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能值理论及其统一的衡量标准,将决定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的主要指标——灌溉用水量与灌溉设施投入转化为同一的量纲,可克服传统方法计算农业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时,无法衡量自然环境对农作物生产影响的缺陷,定义农业灌溉总能值投入量和生产过程总能值投入量的比值为效益分摊系数,为农业灌溉效益的准确计算提出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位山灌区灌溉效益分摊系数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确定分摊系数是计算灌区灌溉效益的关键。由于灌区灌溉效益是灌溉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综合作用的成果,因此,分摊系数的计算有其复杂性。通过分析位山灌区建成后的灌溉历史,把灌区的发展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从作物产量或产值的变化着手,探讨了分摊系数的计算方法,实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态供水系统中供水效益的影响,弥补传统间接计算法不能全面考虑所有效益的缺点,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将生态生产系统的投入和产出转化为同一量纲,对生态供水效益进行量化研究,绘制生态生产系统能量图并建立能值分析表,计算生态供水效益分摊系数,从而计算生态供水总效益和单方水供水总效益。以南水北调东线应急供水受水区——京津冀地区为例,利用2015年的数据,计算得出该地区的生态供水效益分摊系数为4.08%,单方水供水效益为5.48元/m~3。  相似文献   

4.
农业灌溉效益计算,通常采用“分摊系数法”.该法的主要缺点是分摊系数不易准确确定.本文提出计算农业灌溉效益的一种新方法——结构净效益法,即把灌溉前、后灌区的作物种植结构状况及作物产量进行对比,两种状况下作物净效益之差即为农业灌溉效益.文中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和数学模型,讨论了模型适用的普遍性,并以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粮食生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确定各个因子的贡献率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文中仅仅从宏观经济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是评价灌溉工程经济效益和进行灌溉工程投资决策的重要参数,将C-D生产函数应用于省区尺度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计算,得出的是一个多年平均值。通过计算与分析发现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并与降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是分析计算灌溉效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本文对当前经常采用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试验方法及试验数据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现在的试验设计实质是两个因素、两个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且现有的试验结果计算公式在理论上不够严密。而正交试验方法是安排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科学方法,在进行灌溉效益分摊系数试验时,应统一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连行。采用这种方法还便于对农业技术的各项措施与灌溉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雪野水库灌区自1964年开灌以来,在防洪、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灌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本文运用历年统计、典型调查资料,提出了灌溉工程投入、灌溉效益、单方水经济效益、灌区其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8.
淠史杭灌区水稻灌溉效益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家先 《水利学报》2001,32(9):0035-0040
水稻是淠史杭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现代农田灌溉和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产量不断提高,其增产效益显然是水利和农业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水利工程的经济分析,制定合理的水价标准,淠史杭灌区灌溉试验站按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和特别干旱年4个典型降雨年型试验分析灌区供水的灌溉效益。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并根据灌区历年降雨和粮食产量资料,按降雨频率测算各年灌溉效益分摊系数,计算出灌区的农业供水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9.
农业增产是包括水利因素在内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要确定水利因素在农业增产中起多大作用,每立方米水灌溉后增加多少产量,创造多少产值,这必须要对每个水利工程作具体分析.本文根据星星哨灌区的实际统计资料,用产量对比法和效益系数分摊法,分析星星哨灌区的灌溉效益,借以证明灌溉在农业增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由于本文主要分析灌溉效益,所以对粮食价格、副产品、以及时间价值未作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水库工程是否兴建,必须计算效益,进行经济分析.但是,水库只是工、农业供水系统的一部分,它是供水系统中的水源工程,在计算效益时只能计算水库应分摊的部分.计算效益时,必须对水库供水范围内的工、农业用户及配套工程进行详细调查分析,计算水库工程应分摊的效益分摊系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评价灌溉效益的众多指标,其中包括很多不能量化的非经济指标,基于投入—产出的思想将评价灌溉效益的诸指标分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两大类,对灌溉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二阶段法进行求解,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农田灌溉效益估算只考虑经济效益,不利于处理好农田灌溉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构建现代化农田灌溉体系应充分考虑农田灌溉生态效益。采用水量平衡相关理论和能值理论方法构建农田灌溉气候调节效益模型,并以陕西省为例核算出2008-2018年不同区域的气候调节效益值,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地区气候调节效益最大,陕北地区气候调节效益最小,陕南、关中和陕北气候调节单方水效益分别约为0.011 0、0.035 0、0.006 9元/m3;经济发展水平程度是影响气候调节效益高低的关键要素;三大典型区域的农田气候调节单方水效益随时间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注水灌机理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对注水灌抗旱保墒机理所进行的试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干旱综合指标和注水灌的基本技术参数以及注水灌的效益分摊系数。  相似文献   

14.
杨丽  朱启林  孙静  杜勇  申碧峰 《人民长江》2017,48(10):44-46
采用分摊系数法、开采损失法、影子价格法以及替代工程法,计算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京供水的效益。计算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所产生的供水效益为311.76亿元,其中经济效益为295.75亿元,生态环境效益为16.01亿元;同时,该工程投入运行以后,还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计算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制定调水方案以及实施水资源优化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相保成 《中国水利》2007,(17):28-29,41
山西省运城市尊村引黄工程是一座大型多级提水工程。经过30年的运行,水源脱流、渠道淤积、工程设施老化失修等问题日渐突出,致使泵站装置效率逐年下降,渠系利用系数越来越低,严重制约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和灌区经济的发展。通过国家对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灌区整体实力增强,水源条件有所改善,机电设备改造效益巨大,取得了明显的效益,灌区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以陕西省西安市天福和园小区为例,基于SWMM原理构建了水质水量计算模型,借鉴国内外相似地区相关模型参数的选取并结合实测数据确定模型参数。设计了9种重现期和5种雨峰系数条件的45场降雨,以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研究区域的径流控制率与非点源污染负荷削减率的协同关系。结果表明:相同雨峰系数降雨条件下,径流控制率与非点源污染负荷削减率呈线性关系,COD、TN、TP和TSS 4种污染物的拟合函数曲线的协同系数均大于0.989;雨峰系数对拟合函数曲线的斜率与截距影响不大;建筑小区尺度下径流控制率与非点源污染负荷削减率存在高度的线性关系,可根据径流控制率推算出污染负荷削减率。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灌区农业需水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暖不仅影响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的变化,而且也会使农作物蒸发蒸腾量增加,从而加剧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需水量的影响对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陕西省宝鸡峡灌区11个气象站28 a的气象资料,分析了灌区气候变化特征;计算了主要作物需水量和农田灌溉需水量;利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农业需水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区年平均气温显著上升,降水量持续下降,蒸发量明显增大,大部分地区相对湿度和风速显著下降,而日照时数有所增加;冬小麦、玉米、棉花和油菜生育期需水量明显增加;各气候因素对农田灌溉需水量影响顺序为:降水量>相对湿度>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平均气温>风速,气温的上升、相对湿度的下降、降水量的减少以及日照时数的增大使作物需水量明显增大,而灌溉面积减小使农业需水量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制定灌溉计划、进行灌溉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的有效工具。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也是一种生产函数,根据经济学中生产函数的一般特性,分析了几种常用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结构形式、代表性及相关参数的经济学意义和可能的变化范围,为深入研究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提供了经济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