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嵌入式模块工业以太网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荣  徐江华  邵惠鹤 《计算机工程》2003,29(2):70-71,278
在工业以太网技术发展现象的基础上介绍了工业以太网的构成方法,给出了一种利用嵌入式智能模块实现现场级工业以太网的可行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嵌入式模块实现RS-485与工业以太网的通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以太网技术在确定性,速度和信息优先级等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因而把以太网技术从商业应用领域引入到现场控制领域将是工业控制系统发展的最佳选择。本基于一种全新的嵌入式以太网控制模块,提供一种将原先使用RS-485通信的传感器等自动化元件便捷接入工业以太网的解决方案,并列举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概述 对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大量的智能设备可通过各种途径连到Internet上,通过网络相互传递信息和数据,实现智能化现场设备的功能自治性、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以及监管控一体化。工业以太网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控制技术。 在所有的网络技术中,以太网技术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它能满足如下要求: 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具有高传输速率,目前可达100Mbps。 高传输安全性和可靠性,集线器技术的确定性。 几乎不需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 传输物理介质: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 集线器的应用不需考虑网络的扩展。 …  相似文献   

4.
基于嵌入式模块实现串行元件与工业以太网的数据网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荣  邵惠鹤 《自动化仪表》2003,24(12):42-44
基于一种全新的嵌入式以太网控制模块 ,设计了一种简易而实用的数据网关 ,实现了串行元件与工业以太网之间的数据交换。介绍了RCM2 2 0 0嵌入式以太网控制模块和软件开发平台 ,分析了实时操作系统内核 ,叙述了用Socket实现通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压电器产品的通信方式各异、难于集成于同一网络的缺点,设计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低压电器网络监控模块,实现了将不同低压电器产品接入到工业以太网的功能。同时,采用该网络监控模块构建了低压电器网络测控系统。授权用户可通过Internet网络在远端登录,并实时监控低压电器网络。该低压电器系统可将多种传统的具有不同通信接口的低压电器连接到工业以太网中,这为原有低压电器的系统改造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常广晖  张亚超  苏攀 《测控技术》2021,40(10):43-49
为了满足舰船推进监控报警系统扁平化、网络化的发展要求,基于Modbus/TCP工业以太网协议,设计了一种多通道高精度热电偶温度测量模块.模块硬件采用核心板+底板结构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方案,核心板在STM32基础上集成了DM9000以太网通信电路和Flash存储电路,底板通过AD7793实现了高精度多通道热电偶测量电路.模块软件采用μC/OS-Ⅱ嵌入式实时系统进行多线程设计,网络核心通信线程通过裁剪LwIP+ FreeModbus协议栈进行开发,冷端温度补偿算法和热电偶非线性校正算法都采用高精度最小二乘分段拟合实现.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模块运行稳定且上位机网络通信稳定可靠,各通道温度测量精度高,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随着工业以太网的开发、应用越发广泛,有效改善了工业领域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管控方式,大幅提高了各项监控、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实现了不同管控层次的无缝信息集成,从根本上保障了工业运行的安全、稳定.就工业以太网控制网络的设计与实现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NAT是一项专门用于网络互联的技术,可以用来解决工业控制网络的互联及远程访问的问题。探讨了利用NAT技术实现基于以太网的远程访问的实现,并给出了具体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正在兴起的分布式控制工业以太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迅  张志彬 《自动化博览》2003,20(4):15-16,20
▲以太网从办公自动化走向工业控制自动化▼ Ethernet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使其从办公自动化走向工业自动化。首先是通信速率的提高,Ethernet从10M、100M到现在的1000M、10G,速率提高意味着网络负荷减轻和传输延时减少,网络碰撞几率下降;其次采用双工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和Ethernet交换技术,使以太网交换机的各端口之间数据帧的输入和输出不再受CSMA/CD机制的制约,避免了冲突;再加上全双工通信方式使端口间两对双绞线(或两根光纤)上分别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而不发生冲突。这样,全双工交换式Ethernet能避免因碰撞而引起的通信响应不确定性,保…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网络   总被引:94,自引:5,他引:89  
应用传统现场总线的工业控制网络无法实现办 公室自动化与工业自动化的无缝结合.由于以太网在确定性、速度和优先法则等方面性能的 提高,阻碍以太网应用于实时控制环境的难点已被解决.以太网早已成为商业管理网络的首 要选择,那么它应用于企业现场设备控制层是控制网络发展的趋势,将极大地促进信息从传 感器到管理层的集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实时控制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太网应用于工业网络控制系统是控制网络的发展方向,但它采用的CSMA/CD媒体访问机理,对于一些时间要求严格的控制过程会造成响应时间的不确定性。在工业网络中采用交换以太网可以消除传统共享以太网中存在的网络操作的不确定性,从而有效提高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该文从理论上分析并计算工业以太网的最大通信延时,通过伺服二阶PID数字网络控制系统实例,定量分析网络协议和网络负载对网络控制性能参数的影响,为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以太网应用于测控系统的原因,阐述了基于TCP/IP的嵌入式网络测控系统的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实现例子,介绍了网络测控系统具体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嵌入式以太网数据的操作精度,减少数据运行时间,增加数据运行灵活性以及稳定性,方便对嵌入式以太网数据进行的有效管理,需要对嵌入式以太网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当前的嵌入式以太网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对以太网数据进行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时,因为无法对其进行灵活、高效、全面地采集和控制,存在数据运行盲区较多,成本较大的问题,所以提出一种基于LonWorks的嵌入式以太网采集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即采用局部网格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使嵌入式以太网进行自维护、自组织、自控制的操作;该方法先利用μC/OSⅡ平台完成对嵌入式以太网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然后依据互式数据迁移技术对嵌入式以太网进行数据采集,以采集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模糊关联空间理论对采集得到的以太网数据进行过滤,最后以上述过程为依据,利用OPC服务器程序对过滤后的嵌入式以太网数据进行控制,由此完成了嵌入式以太网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以全面精确地对嵌入式以太网数据进行采集和控制,提高以太网运行速度,增强网络使用寿命,为该领域研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工业以太网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简要介绍了以太网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应用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着重讨论了以太网的确定性和实时性问题,展示了工业以太网应用于控制系统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建立在交换式以太网和IEEE802.1Q/P技术基础上用于过程控制的以太网通信模型REPC,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工业以太网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业以太网技术是当前工业控制的一个热点.分析了以太网技术应用于工业控制网络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通信的确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统一的应用层协议,并论述了目前市场上4个典型的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系统结构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工业以太网中流量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博  方彦军 《自动化仪表》2006,27(10):36-38
工业以太网技术应用于工业网络是网络控制技术的一大发展趋势。针对工业以太网络通信中存在的数据实时性、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工业以太网的网络流量控制策略,同时利用数学模型和仿真测试验证了该算法,并将其成功应用在设计的网络流量控制器中。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流量控制策略后,工业以太网的网络数据拥塞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可以满足工业现场应用以太网技术进行实时数据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以太网监控系统的架构,通过主控计算机以及工业以太网,可以把设计的各种网络化的电动执行机构按照要求来形成一个系统.通过自定义的通信协议,保证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实时性.  相似文献   

19.
某型船舶控制系统在信号调试、设备互联及检测维修过程中,需要对其以太网数据总线进行监测,从而对发生的故障准确定位,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网络嗅探技术及数据帧聚类分析方法,对该系统以太网总线数据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为其它类似控制系统的网络数据分析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