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了优化五味子中木脂素提取工艺,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固比及其交互作用对3种主要木脂素提取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并通过岭脊分析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 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85%、超声时间34min、溶媒比146mL/g。该条件下3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总提取率为1.16%。结论 该方法为提取五味子木脂素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五味子藤茎木脂素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以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AHP-EWM)计算的7种木脂素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以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设计优化五味子藤茎木脂素的超声提取工艺,并考察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响应面优化结果显示,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对木脂素综合评分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影响强度依次为: 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五味子藤茎木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 液料比20 (mL/g),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的综合评分为99.21,与模型预测数值相差较小,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结论 在最优条件下,五味子藤茎木脂素提取率较高且具有抗氧化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3.
张丙云  孙莉  黄艳  郭涛  王雅 《食品工业科技》2014,(7):198-201,206
目的:优化竹叶椒总木脂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竹叶椒总木脂素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对影响木脂素得率的乙醇质量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进行优化。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79.6%,料液比20∶1,功率为150W,温度为67.0℃时,总木脂素提取率为3.406%,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结果可靠,得到竹叶椒木脂素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荷花粉中的总黄酮,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方法优化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液固比、乙醇浓度、超声处理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功率250 W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荷花粉总黄酮最佳工艺参数为液固比18.5(m L/g),乙醇浓度82%,提取温度74℃,提取时间53 min,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1.658 2%。  相似文献   

5.
以五味子种子为原料,提取溶剂为乙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设计正交实验,优化得到了最佳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然后以提取的五味子木脂素浸膏为原料,研究了吐温80、聚甘油辛癸酸酯、亲水性辛癸酸甘油酯对木脂素浸膏的乳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五味子木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0%,料液比(m:v)为1:8,提取时间为每次50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五味子木脂素的提取率为3.06%;木脂素乳化回填的最佳工艺为:每100mL乳液添加29.2mg木脂素浸膏,三种乳化剂用量分别为:吐温80,16.7mg;聚甘油辛癸酸酯,41.7mg;亲水性辛癸酸甘油酯,41.7mg。木脂素乳化回填后的溶液有较好的澄清度,并且在常温下存放60d未出现破乳现象,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苦荞壳中总黄酮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探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液固比4个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实验结果表明,苦荞壳中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0 W,超声时间26 min,温度53℃,液固比49 mL/g,提取次数2次。总黄酮提取率为2.02%。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可靠,为开发利用苦荞壳黄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对提取蒜台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旨在获得更高的提取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蒜台中总黄酮工艺的响应面优化,以乙醇浓度(%)、料液比(m L·g~(-1))、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min)四个参数为自变量,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相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蒜台中总黄酮的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1%的乙醇浓度、51 m L·g~(-1)的料液比、61℃的超声温度、105 min的超声时间,此条件下蒜苔总黄酮提取率为0.6799%,影响提取的因素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响应面方法建立的模型有效,超声波辅助提高了提取率,为蒜台中总黄酮的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黑豆中总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黑豆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提取率,根据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体系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固比、提取次数以及水浴温度对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液固比9∶1(mL/g),提取2次,提取时间1 h、水浴温度85℃,总皂苷提取率为3.33%;响应面法优化黑豆总皂苷提取工艺预测性好,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9.
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北化五味子多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对北五味子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技术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X1)=54.7%、料液比(X2)=1∶25、提取温度(X3)=58℃;其他条件为:超声功率200W,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北五味子多糖相对提取率为87.12%(n=3),优于传统的水提法和醇提法。北五味子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响应面优化法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超声辅助浸提工艺,以原花青素提取率为指标,在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对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方案,利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优化超声辅助浸提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乙醇浓度。响应面优化最佳工艺为室温(20℃)下超声处理20 min,水浴热回流提取时间1.0 h,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60%,液料比15∶1(mL/g)。在此条件下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率为4.68%,与模型预测值4.71%接近,相对标准偏差为1.22%,响应面法优化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有良好的重现性,可为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工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五味子红色素最优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以红色素提取率为指标,测定红色素的吸光度。pH为3的乙醇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影响五味子红色素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为料液比,其次为乙醇浓度和超声时间,最后为超声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pH 3的75%乙醇,料液比1∶50g/mL,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40℃。对比两种提取方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比浸提法所用温度低,且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色素提取率。结论:该方法提取率高,简单易行,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率可达到1.5520%。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温度、乙醇浓度对木脂素得率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樟叶木脂素的最佳条件为微波时间5min、料液比1∶26(g/mL)、乙醇浓度80%、微波温度60℃,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樟叶中木脂素得率为42.69mg/g,回归模型预测得率理论值达42.95 mg/g,实际值比理论值低0.61%,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樟树叶中木脂素的热回流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次数以及提取温度对总木脂素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设计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7%、料液比1:11 g/mL、回流3次、提取温度70℃,此条件下木脂素实际提取量为(43.39±4.91)mg/g,与理论预测值44.27 mg/g的偏差较小,即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拟合度较好,说明响应面法对樟树叶中木脂素热回流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和液固比对千年健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黄酮提取率影响的次序为液固比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微波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73.8 W、微波时间5min、乙醇浓度50%、液固比30∶1(mL/g),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0.5881%。  相似文献   

15.
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对紫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紫苏叶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紫苏叶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9∶1(V∶m)、超声时间40min、乙醇浓度45%、提取温度51℃,该条件下紫苏叶中总黄酮的实际提取率为5.41%。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氧化钙用量、乙醇溶液浓度、超声辅助时间对胡杨叶水杨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筛选出的显著因素氧化钙用量、超声辅助时间、乙醇浓度为自变量,水杨苷提取率为响应,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响应面及综合分析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9min、CaO加入量1.02:10(w/w)、乙醇浓度71.4%、温度75℃、料液比1:25、提取时间60min,上述条件下水杨苷的实际提取率可达86.3%。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植物多酚由于兼有营养功能和生物活性,其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水蜜桃核多酚的提取工艺,建立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对水蜜桃核多酚提取的数学模型,优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料液比、超声时间对水蜜桃核多酚的提取影响显著,而乙醇浓度不显著;这3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和超声时间3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水蜜桃核多酚的提取影响不显著;最佳提取参数为乙醇浓度59%、料液比42 g/m L和超声时间64 min,在此条件下水蜜桃核多酚的提取率为5.33 mg/g(n=3),与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姜黄中姜黄素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姜黄粒径、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姜黄素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总姜黄素的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粒径、液料比、乙醇浓度对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影响显著(P0.05),而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利用响应面分析拟合总姜黄素提取率的回归方程,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粒径0.18 mm,液料比76.05(mL/g),乙醇浓度68.15%,在此条件下得到最佳提取率为1.062%,验证试验得到提取率实测值为1.017%,与预测值基本吻合,说明响应面模型与优化条件准确可靠。结论本研究为姜黄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用响应面方法优化酸枣仁异牡荆素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和液固比对异牡荆素得率的影响,以这些因素为自变量,异牡荆素得率为响应值,设计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方法。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条件:超声功率419 W,液固比16∶1 mL/g,超声时间61 min,乙醇体积分数73.70%,各因素的影响重要性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液固比超声功率。预测最佳得率0.236%与实际得率0.241%相比,相对误差为2.075%,证明模型理论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效果良好。本研究优化了提取异牡荆素的超声辅助技术,为超声辅助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了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车前草中的熊果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车前草中的熊果酸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以熊果酸的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回归分析各工艺参数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并由此预测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5℃、乙醇体积分数90%、功率480W、液固比5:1(mL/g)、提取时间25min,该条件下提取3次,熊果酸的提取率达到0.144%。结论: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车前草中熊果酸的预测准确、方便,所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高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