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醋酸乙烯酯(VAc)为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3-巯基丙酰氧基乙酯(MMPOE)为链转移剂单体,45%硫氰酸钠(NaSCN)水溶液为溶剂,进行常规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支化聚丙烯腈(BPAN);研究了链转移剂单体含量对聚合物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GC)、核磁共振氢谱(1H-NMR)、三检测凝胶渗透色谱(TD-GPC)、旋转流变仪分别对聚合反应过程和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NaSCN水溶液体系中,以MMPOE为链转移剂单体制得了较高支化程度的支化PAN,其支化程度随MMPOE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分子量随MMPOE含量的增加而降低;25℃下,15.7%固体含量的支化PAN溶液的零剪切黏度(η0=3.52 Pa·s)仅为其同分子量的线型聚合物溶液黏度(η0=27.7 Pa·s)的12.7%。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工业级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与水杨酸钠(NaSal)在乙二醇-水中形成胶束水溶液的黏度特性.分别考察了CTAC和NaSal浓度、乙二醇体积分数以及温度对形成胶束水溶液黏度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二醇-水介质中,在一定NaSal浓度下,随CTAC质量浓度增大,胶束溶液的相对黏度将提高并出现最大值.乙二醇可弱化胶束结构强度,胶束溶液黏度随乙二醇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乙二醇体积分数低于15%时可形成黏度较大具有黏弹性的胶束体系;当乙二醇体积分数达到20%时,胶束水溶液黏度接近于溶剂黏度.在298 K~333 K内,CTAC与NaSal胶束溶液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壳聚糖-海藻酸钠/聚丙烯腈(CS-SA/PAN)聚离子复合膜,将此膜用于渗透汽化分离乙酸乙酯水溶液.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CS、SA、CS/SA均质膜.研究CS-SA/PAN聚离子复合膜的溶胀性、料液浓度和SA质量分数、操作温度对乙酸乙酯水溶液脱水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CS/SA聚离子均质膜在乙酸乙酯水溶液中的溶胀度随溶液中水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随SA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小,40℃、SA质量分数为2.0%时,CS/SA聚离子均质膜在乙酸乙酯质量分数为97%的水溶液中溶胀度可达51%.随着SA质量分数的增加,CS-SA/PAN聚离子复合膜的渗透通量减小,分离因子增大,40℃、SA质量分数为2.0%时,分离乙酸乙酯质量分数为97%的水溶液,CS-SA/PAN聚离子复合膜渗透通量可达348g/(m^2.h),分离因子为7245.随着料液中水含量的增加和料液温度的升高,膜渗透通量增大,分离系数减小,渗透通量与料液温度的关系能较好地吻合Ar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4.
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水溶液(NMMO·H_2O)为溶剂,溶解棉浆粕制成棉浆粕/NMMO·H_2O溶液,在此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钛(TiO_2),制得TiO_2/棉浆粕/NMMO·H_2O溶液;研究了TiO_2质量分数0~4.0%、棉浆粕质量分数5%~7%的TiO_2/棉浆粕/NMMO·H_2O溶液在80~100℃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少量TiO_2使棉浆粕/NMMO·H_2O溶液体系零剪切黏度(η0)增大,随着TiO_2含量增加,溶液的η0下降,TiO_2质量分数为4.0%时,溶液的η0低于未添加TiO_2的溶液的η0;TiO_2/棉浆粕/NMMO·H_2O溶液在80~100℃的非牛顿指数(n)小于1,溶液n随着TiO_2含量增加而增大,随着棉浆粕浓度增加而减小;溶液的黏流活化能(Eη)随着TiO_2含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棉浆粕浓度增加而减小,在TiO_2质量分数为2.0%时,Eη较大。  相似文献   

5.
疏水改性羟丙基胍胶(Hm-HPG)水溶液黏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疏水改性羟丙基胍胶(Hm-HPG)水溶液的黏度行为。结果表明:当Hm-HPG水溶液浓度超过临界缔合浓度cac后,溶液表观黏度(ηa)会迅速增加;水溶液中Hm-HPG质量分数为0.4%时,ηa随温度的升高经历升高-降低-平衡的变化过程,在20℃附近出现最大值;水溶液的ηa随NaCl、KCl和CaCl2加入量的增大不断增加,NaCl对溶液ηa增加的贡献最大,KCl次之,CaCl2最弱。当水溶液中Hm-HPG-R16和Hm-HPG-R12质量分数分别高于0.2%和0.3%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疏水聚合物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崔洁  郑晓园  金余其  马晓军  郑耀根 《化工学报》2015,66(11):4380-4387
利用HAKKE VT550旋转黏度计对罐底油泥的黏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合适的黏度模型,分析比较了加热(20~60℃)、添加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水溶液(质量分数为0.5%)和添加溶剂(正戊醇和120#溶剂油)对油泥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罐底油泥包含大量固体颗粒,在0~600 s-1剪切速率范围内,具有塑性流体和假塑性流体的双重特性,Casson模型为最适合的黏度模型,拟合决定系数为0.986。在3种降黏措施中,将样品加热至50℃与20℃下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均可使油泥黏度下降50%,样品流型向假塑型转变。掺入溶剂的降黏效果优于前两者,最佳效果为在20℃、300 s-1剪速下,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120#溶剂油,黏度下降达90%,样品流型向牛顿型转变。  相似文献   

7.
《合成纤维工业》2016,(1):35-38
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的水溶液(NMMO·H_2O)为溶剂溶解棉浆粕制成棉浆粕/NMMO·H_2O溶液,研究了棉浆粕质量分数为4%~8%的棉浆粕/NMMO·H_2O溶液在85~100℃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在低剪切速率(γ)下,棉浆粕/NMMO·H_2O溶液的表观黏度(ηa)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一定温度时γ达到一定值后,ηa出现转折点呈急速下降趋势,且随着温度的升高,ηa出现转折点的γ增大;棉浆粕/NMMO·H_2O溶液体系为切力变稀的假塑性流体,一定γ下,棉浆粕浓度越高,体系黏度越大,但γ达到一定值后,体系黏度出现转折点呈急剧下降趋势,且随着浓度的增大,ηa出现转折点的γ减小;溶液体系在85~100℃内,其非牛顿指数小于1,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着棉浆粕浓度的增加,溶液体系的黏流活化能减小,溶液体系的黏-温敏感性减小。  相似文献   

8.
耿同谋  吴文辉 《精细化工》2005,22(9):671-674
研究了胶束共聚法制备的孪尾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P(AM/NaAA/D iC8AM)的水溶液的黏度行为。当疏水单元摩尔分数为0.05%~0.40%时,P(AM/NaAA/D iC8AM)在30℃、c(NaC l)=1.000 mol/L水溶液中的特性黏数[η]为2 149~367 mL/g、Huggins常数KH为0.220~3.90;随疏水单元摩尔分数增加,特性黏数[η]减少、KH增加。在矿化度为19 334μg/g的盐水溶液中,P(AM/NaAA/D iC8AM)的表观黏度随疏水单元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疏水单元摩尔分数的增加,临界缔合质量浓度降低;与后加的SDS[ρ(SDS)=0~6.0 g/mL]的疏水缔合作用增强,黏度增加的幅度增大。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变化也与疏水单元摩尔分数有关,当x(H)=0.3%、温度升至45℃左右时,出现最大值。在NaC l、CaC l2的离子强度分别为1.26×10-3~4.88×10-3mol/kg、1.07×10-4~5.28×10-4mol/kg的水溶液中,出现盐增黏现象。  相似文献   

9.
以N,N二甲基乙酰胺/无水氯化锂(DMAc/LiCl)为溶剂配置聚丙烯腈(PAN)和棉纤维素溶液,采用旋涂法制备不同比例的PAN/棉纤维素薄膜。通过旋转黏度计对PAN/棉纤维素共混溶液的表观黏度进行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电子万能试验机以及吸水性能测试对PAN/棉纤维素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溶液的表观黏度随着纤维素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DMAc/LiCl溶剂对PAN和棉纤维素的溶解为直接溶解,没有发生衍生化反应;PAN和棉纤维素均保持各自结晶结构不变;当棉纤维素含量为2.0 %(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棉纤维素含量越高,复合薄膜的吸水性越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3,4-二硝基吡唑(DNP)/HMX悬浮液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流变行为,采用Brookfield R/S Plus流变仪对其流变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HMX含量、粒度、颗粒级配、体系温度以及不同添加剂对悬浮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NP单质为牛顿流体,表观黏度约为16.4mPa·s,比TNT高82%,比DNAN高140%;同一剪切速率下,DNP/HMX悬浮液表观黏度随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HMX质量分数为30%时,悬浮液近似牛顿流体;HMX质量分数高于30%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呈指数型下降的趋势愈发明显;悬浮液表观黏度随颗粒粒径的增大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温度从95℃升到105℃时,黏流活化能(E)从29211J/mol增至38458J/mol;固含量为60%时,平均粒径(d50)分别为16.6μm和575.6μm的HMX颗粒的最佳质量比为1∶5,此时悬浮液表观黏度最小。N-甲基-4-硝基苯胺(MNA)降低了悬浮液的表观黏度,乙酸丁酸纤维素(CAB)和微晶蜡-80(MV80)增加了悬浮液的表观黏度。  相似文献   

11.
《合成纤维工业》2016,(3):34-37
以二甲基亚砜(DMSO)和质量分数为51%的硫氰酸钠(Na SCN)水溶液为溶剂,分别配制质量分数为12%的PAN原液,对应为D原液、N原液,采用旋转流变仪对D原液、N原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原液和D原液相比,N原液的黏度比较高,不存在零切黏度,结构比较复杂,稳定性比较差,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形变比较高;N原液和D原液的线性粘弹区范围宽泛;N原液为粘性和弹性相当的流体,D原液为粘性大于弹性的流体。  相似文献   

12.
耐高温降黏剂对河南特稠油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制耐高温降黏剂SP对河南特稠油进行乳化降黏,研究了SP降黏的操作条件、促进剂对降黏的影响、SP的普适性及现场加剂方式对其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P在乳化剂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05%、乳化温度70℃~80℃、m(水)∶m(油)=30∶70~40∶60、乳化时间3 min~9 min的条件下,25℃时使河南特稠油1#黏度由202.7 Pa.s降至其乳状液黏度低于34.2 mPa.s,降黏率均达99%以上。实验还表明,高温(260℃~300℃)处理前后SP对河南特稠油的降黏效果比较稳定,降黏率都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孔祥平  王娟  武侠 《应用化工》2012,41(5):791-793
通过测定聚丙烯酰胺(PAM)水溶液不同状态下的表观黏度,研究了质量浓度、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AM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范围1.0~4.0 g/L时,PAM溶液表观黏度随浓度的增加呈线性递增。在浓度范围2.0~4.0 g/L时,PAM溶液表现为假塑性流体特性,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升高而降低,且两者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非牛顿指数n随稠度系数K的增加而降低;溶液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黏流活化能约为10 kJ/mol。PAM溶液表现为明显的正触变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溶液的固体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温度对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溶液的流变性能受溶液固体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温度的影响明显,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溶液固体质量分数增加均使溶液表观黏度增大,温度升高使溶液表观黏度减小,溶液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幅度较小。试验结果表明:适合干法纺丝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溶液的固体质量分数为31%35%,特性黏度为1.6 dL/g左右,纺丝时原液温度范围为5035%,特性黏度为1.6 dL/g左右,纺丝时原液温度范围为50120℃。  相似文献   

15.
《合成纤维工业》2017,(5):47-50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丙烯腈(GO/PAN)聚合物,采用水相成膜法制得GO/PAN复合膜,探讨了聚合过程中GO用量对PAN的单体转化率(Y)和增比黏度(ηsp)的影响,研究了GO/PAN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GO的加入使PAN的ηsp和Y都有所提高;当加入GO质量分数为2%时,相对于PAN,其Y提高了13.4%,ηsp提高了77.3%;GO片层均匀地分布在GO/PAN复合膜基体当中,并且GO与PAN之间存在一定的作用力;与纯PAN相比,GO/PAN复合膜的结晶度、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都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当GO质量分数为2%时,所制得的GO/PAN复合膜的结晶度为47.9%,最大分解温度304℃,600℃时质量保持率为49.8%,强度为6.0 MPa。  相似文献   

16.
疏水缔合淀粉制备及其水溶液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祥义  徐晓军 《精细化工》2006,23(3):238-241
利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技术,合成了疏水缔合淀粉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其溶液性质。结果表明,在m(淀粉)∶m(丙烯酰胺)∶m(丙烯酸十八酯)=4∶7.4∶0.6时,40℃反应3 h,单体转化率达94.6%,接枝率53.8%,黏均相对分子质量2.23×106;在试样质量浓度为0.3 g/L时,30℃,在去离子水及c(NaC l)=0.20 mol/L盐水溶液中,表观黏度为21.0 mPa.s及25.6 mPa.s,表面张力为56.4 mN/m及48.4 mN/m;在70℃时黏度保持率69%;在剪切速率1/50 s-1时,黏度降低60%。  相似文献   

17.
用双筒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丁苯共聚物支链含量不同的3种接枝1,2-聚丁二烯的流变性能,并与线型1,2-聚丁二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丁苯共聚物的接枝使得1,2-聚丁二烯的数均分子量减小,重均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变宽;接枝前后1,2-聚丁二烯的1,2-结构摩尔分数均大于80%,都属于高乙烯基聚丁二烯。在80~120℃内,接枝前后1,2-聚丁二烯的表观黏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接枝后的黏流活化能明显增大;随丁苯共聚物接枝量的增加,接枝橡胶的黏流活化能逐渐减小,黏温敏感性减弱。丁苯共聚物的接枝对1,2-聚丁二烯黏度剪切敏感性的影响比较复杂,在150~3 000 s-1的剪切速率内,接枝前后1,2-聚丁二烯的表观黏度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线型及接枝质量分数为5%的1,2-聚丁二烯的非牛顿指数明显降低,接枝质量分数为1%的非牛顿指数增大,更接近牛顿流体行为,而接枝质量分数为7%的非牛顿指数基本不变。在温度为80℃和100℃时,于相同的剪切速率下,随着丁苯共聚物接枝量的增加,3种接枝橡胶的表观黏度有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接枝质量分数为7%的1,2-聚丁二烯的表观黏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氢氧化钠(NaOH)对聚丙烯腈(PAN)进行水解,测试PAN的水解产物的吸湿性能,得到PAN水解条件。结果表明:PAN水解最佳条件为水解时间3 h、水解温度100℃、PAN与NaOH的质量比1.0∶1.0,NaOH溶液质量分数8%;PAN水解产物中含有大量羧基等亲水基团,具有明显放热效应,吸湿积分热随着水解产物吸湿性的增大而增大;在回潮率为0时,水解产物的吸湿微分热达4.5 kJ/g。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配制不同共混比的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醚酰亚胺(PEI)共混溶液,用锥板式黏度计研究了PVDF/PEI共混溶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VDF/PEI共混溶液表观黏度与剪切速率呈线性相关;当PVDF/PEI质量比为9/1时,共混溶液的零切黏度明显降低,非牛顿指数和黏流活化能出现极值;随着PEI含量的增加,黏流活化能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新型碱复合溶剂NaOH/硫脲/尿素水溶液作为溶剂溶解纤维素,对纤维素溶液的流变性能进行探索,从而为纤维素/NaOH/硫脲/尿素溶液纺丝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溶液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的性质,溶液的粘流活化能随纤维素质量分数以及剪切速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纤维素溶液的结构黏度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5~25℃是所测的纤维素溶液纺丝的适宜温度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凝胶点开始出现,且凝胶点随着温度的升高向高频率的方向移动。随着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增大,纤维素溶液凝胶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