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轿车车门内饰板的结构特点,根据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共混物在注射成型过程中所显示的特性,采用正交试验法,选用了合理的注塑工艺参数,解决了车门内饰板注塑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缺料、亮斑、变形、开裂等缺陷,提高了制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利用Moldflow分析软件对汽车车门内饰板进行注塑成型模拟,分析了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等对注塑件翘曲变形的影响,找出了可以降低车门内饰板翘曲变形量的最佳工艺参数,并通过实际生产验证了所选工艺参数的正确性。当模具温度为35℃、保压时间为18 s、保压压力为60MPa、熔体温度为220℃、注射时间为7 s时,车门内饰板的翘曲变形量最小,Moldflow软件模拟出的最小值为8.33 mm;而采用优选工艺参数进行实际注塑得到的车门内饰板翘曲变形量为8.85 mm,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PC/ABS共混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综述了PC/ABS共混体系相结构的分析结果、增容技术以及影响PC/ABS合金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PC/ABS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分析了有关PC/ABS共混物的文献,重点介绍了PC/ABS共混物的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以及改进性能的途径。同时介绍了共混的可能性、共混方法和成型加工要点等。  相似文献   

5.
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合金采用使用不同的注塑工艺注塑后电镀。研究了注塑工艺对PC/ABS合金粗化性能和镀层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塑工艺对PC/ABS合金的粗化性能和镀层结合力影响较大,注塑温度过低、压力和速度过高以及模具温度过低都会降低PC/ABS合金的粗化性能和镀层结合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注塑工艺对哑光级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混合物进行注塑成型,通过改变不同的注塑条件(注塑温度、模具温度、注塑压力、注塑速度),研究不同的注塑工艺对哑光PC/ABS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塑工艺变化,会引起材料冲击性能变化。其中注塑温度与模具温度对结果影响较大,注塑温度240℃,模具温度80℃时,哑光PC/ABS的冲击强度最高;在合适的注塑压力范围内,压力变化对材料冲击影响不大;合适的注塑速度范围内,注塑速度变化对材料冲击影响不大。工艺选择注塑温度240℃,模具温度80℃,注塑压力2.6~6.1 MPa,注塑速度13.9~32.3 g/s时,哑光PC/ABS冲击性能最好。因此,选用合适的注塑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作为相容剂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共混体系相容性、力学性能、形态结构以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BS添加量的增加,PC/ABS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都呈下降趋势;加入MBS后,PC/ABS的分散相粒径明显减小,PC与ABS两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互靠拢,因而PC/ABS的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以汽车内饰板为研究对象,设计合适的浇注系统,优化填充时间、模具温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冷却时间等工艺参数,利用CAE技术和Taguchi正交试验法,通过模拟实验得出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下的翘曲变形量。通过均值分析、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各个工艺参数对翘曲变形量的影响,得到一组较为理想的工艺参数组合,使得翘曲变形量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9.
《塑料科技》2016,(6):39-43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的共混物,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和SEM分析手段考察了丙烯酸油漆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的增加,PC/A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都随之下降;另外,随着ABS和相容剂含量的增加,PC/ABS共混物抗溶蚀能力均逐渐提高,其中ABS含量达到50%时,共混物力学性能保持率最佳。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量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融共混挤出注塑的方法,在PC/CF共混体系中添加ABS对其进行增韧改性,实验对共混体系加工过程中的流变行为进行了分析,分别研究了碳纤维及ABS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黏度与力学性能变化的机理,最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拉伸及冲击破坏的试样断面形态。结果表明,当CF含量为2%时,PC/CF复合材料假塑性最强,熔融状态下易于流动加工,力学性能也最为优异;CF含量不变,当ABS含量为30% ~ 35%时,PC/CF/ABS三元共混物同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力学性能。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拉伸破坏的主要破坏方式为界面脱胶,而冲击破坏的主要破坏方式为纤维断裂;PC/CF/ABS三元共混物试样断裂面韧性断裂成份要明显多于PC/CF二元共混物,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C/ABS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PC/ABS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ABS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AB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表观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增加;加入相容剂使PC/ABS共混物更易加工成型。  相似文献   

12.
ABS/PC共混合金组成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两种不同牌号的ABS树脂与PC共混,并对其组成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ABS的组成不同,ABS PC混合物的相容性、力学性能以及流变行为都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塑料科技》2017,(7):66-70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BS/PMMA)共混物为研究对象,以注塑成型加工工艺条件为主要研究内容,考察了工艺条件的改变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的加工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注射温度对ABS/PMMA共混物的弯曲强度有较大的影响,而对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不明显;注射压力对共混物的冲击性能有所影响,而对其拉伸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螺杆熔融挤出加工工艺,以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基础树脂,研究了阻燃剂、相容剂及抗氧剂等对PC/ABS阻燃合金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ABS阻燃合金材料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阻燃剂、相容剂质量分数分别为18%,2.0%~3.0%时,该材料使用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PC/ABS共混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建立了共混合金组成与性能之间相互关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PC/ABS共混体系在0水平时各组分及组分间交互作用对共混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体系中,PC含量是决定共混物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PC、ABS的种类及其交互作用对体系的耐热性和强度等性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塑料科技》2017,(3):66-71
以某轿车门内饰板为例,对汽车门内饰板成型的翘曲变形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Moldflow,对其浇注系统进行了改进,使翘曲降低9.23%;采用Minitab对其工艺参数进行正交优化,得到各参数对翘曲变形影响的重要性为:保压时间熔体温度保压压力模具温度。模具温度30℃,熔体温度230℃,保压时间10 s,保压压力40 MPa为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可使汽车门饰板翘曲降低8.5%。采用改进的浇注系统和优化的工艺参数,可使汽车门饰板的翘曲降低17.73%。  相似文献   

17.
采用以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接枝粉料,将其与PVC、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备PVC/SAN/ABS共混物。恒定共混物中ABS含量,改变体系中SAN与PVC的比例从70.5/17.5至18/70。TEM分析表明,当共混物中SAN含量较多时,可以观察到银纹的存在;当共混物中PVC含量较多,可以观察到剪切屈服的发生;SEM分析发现,当共混物中PVC含量较多时,断裂表面出现了大量的空洞并伴随着基体的塑性流动;SAXS分析表明,当共混物中SAN的含量较多时,散射强度的增加是银纹的贡献能力增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测和降低翘曲风险,在模具设计及制造前,先利用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对产品的翘曲变形进行分析及预测。针对翘曲变形产生的三个主要因素(取向效应、冷却不均、收缩不均)逐一进行优化。通过调整模具浇口位置、优化冷却系统、调整注塑时的保压参数,使产品的翘曲变形量逐渐减小,最终达到质量要求。结果表明,采用PC/ABS共混物注塑制备汽车后视镜外壳的最优方案是:扇形侧浇口;凹模2条水路、抽芯1条水路、凸模3条水路的优化冷却;保压压力85 MPa,保压时间分10,5 s两段。最优方案条件下,翘曲变形量降低约35.0%,并依据最终方案进行了模具设计。  相似文献   

19.
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比例对PC/ABS合金的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当PC与ABS质量比为1∶1时,加工性能最佳.对比了不同增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有机硅增韧剂和高胶粉)对PC/ABS(0215A)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BS对提高合金的增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PC热分解机理及PC、PC/ABS的阻燃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和讨论了芳香族磷酸酯阻燃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硅化合物和硫化合物阻燃PC的阻燃机理以及PC的热分解机理。涉及的反应有碳酸酯基的重排、羟基化合物与PC的作用、Fries重排、异亚丙基键的断裂及PC的热氧化等。今后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应取得更多证据支持已提出的机理,使其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