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灞桥热电厂原清洁水系统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在原系统中采用变声速升压换热器的改造措施,经实际运行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采暖能耗,而且能完全代替升压泵,节约电能,提高电厂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分频输电系统实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力系统动态模拟设备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分频输电系统。将发电机转速降为额定转速的三分之一,发出50/3Hz电力,将原升压变压器改接为三倍频变压器,在实验室条件下第一次实现了分频输电系统,初步验证了分频输电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直流升压式电源的设计,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分立元件,按所需的功能单元进行设计并构成系统,这种传统的设计存在电源体积大,结构复杂,输出功率不足,可靠性不高等问题。运用新的设计思想,利用模块串联升压原理,采用高可靠的DC/DC模块完成了24转75V升压电源的设计。整个电源体积小效率高,外围元件少,输出功率大。与原方案相比,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升压变换器通常应用在彩色监视器中,为提高开关电源的效率,设计必须选择低开关损耗的MOSFET,在升压变换器中,利用QFET新型MOSFET能够有效地减少系统损耗。  相似文献   

5.
该文研究采用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技术,用抽汽对凝结水进行加热并逐级升压自流到除氧器,以代替火电厂热力系统低压加热器。这种系统从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其循环效率与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装置的性能有关,一般可比现有机组的循环效率提高0.3%。该系统完全解决了面式低压加热器的换热管引起的凝结水含铜的问题,还具有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节省空间,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茂名热电厂循环水改造工程中,对升压泵房热控部分原设计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设计上存在的若干漏洞,经过优化设计,消除了原设计中存在的事故隐患,保证了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国华准电采暖回收系统在设计理念和升压泵启停方式等方面存在缺陷,容易造成凝汽器真空泄漏。针对此问题,在对采暖回收装置不做任何改动的前提下,只在采暖回收器出口母管至凝汽器一次门前加装1个多级水封筒,在升压泵出口母管至水封筒前加装一次门,原出口母管至凝汽器一次门改为二次门,即可保证凝汽器真空度不下降。  相似文献   

8.
陈荣 《电气应用》2011,(20):32-35
在风速较低时,直驱风电系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很低,为保证后接逆变器正常工作,需要在整流后加上升压斩波电路升压。为了提高变换电路的容量,采用两支升压斩波电路并联结构。阐述了直驱风电系统并联升压变换器的构成,分析了其电路的原理与设计方法,完成了实验系统设计和制作。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并联变换电路能够实现并联升压变换及并联分支电路的均流控制,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500kV伊冯大输变电系统零起升压无功补偿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500kV伊冯大输变电系统的实际参数,对零起升压过程中系统各处电压及无功补偿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并对一些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作了分析,提出了防范措施,使该系统零起升压试验安全平稳进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产引进型300MW汽轮机组的主要辅机(循环水泵、电动给水泵、凝结水升压泵)耗电高的现象,以双辽发电厂为例分析了耗电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缩短民动给水泵、凝结水升压泵的投入时间等措施,以提高整个机组运行的经济性,降低发电厂厂用电率。  相似文献   

11.
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器用于除盐水加热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理论上研究了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器的出口流量调节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建立了由4台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器及再循环管并联组成的除盐水加热系统,该系统可以在(60~360)t/h的出口流量范围内将除盐水加热到给定温度,并具有升压能力。实际运行试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火电厂生产过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电机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一种具有单级升压和容错功能的开绕组感应电机驱动系统。驱动系统运行的拓扑由阻抗源网络和3-H桥逆变器结合而成,既能实现单级升压又能在变流器发生故障下容错运行。根据直通零矢量插入原则以及3-H桥逆变器的调制策略,详细分析了单级升压3-H桥逆变器正常运行以及容错运行时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最后通过搭建的开绕组感应电机实验平台,验证了单级升压3-H桥逆变器调制策略的正确性以及开绕组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具有升压和容错功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直流保护技术的发展,光伏电站直流汇集方式逐步得到研究与应用。光伏电站直流升压汇集接入系统由高变比DC/DC换流器、DC/AC换流器及直流线路构成,但光伏直流升压汇集接入系统接地方式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基于含多类型换流器的直流系统,结合直流升压汇集接入系统拓扑结构,分析了高频变压器、双端直流输电单元中性点、滤波器及升压隔离变压器接地的特性,继而提出了一种光伏直流升压汇集接入系统接地方式选择与确定的方法,并利用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校验了接地方案,通过分析故障特性,提高了接地方式选择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直流升压变换器动态响应特性。运用小信号的分析方法建立了直流升压变换器的动态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时间与各个器件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升压变换器反馈控制回路的补偿函数,从而提高变换器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验证了该动态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UCC3857具有隔离式Boost升压功率因数校正器所需的全部功能,该变换器的优点是用变压器隔离原边与逼边,使输出直流电压低于输入电压,它用单级功率处理即可实现PFC与降压(或升压)变换,在要求高效率,高密度,高性能应用时,UCC3857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传统电流源型逆变器采用相量脉宽调制后即可实现升压逆变器,且升压比较高。为了实现升压逆变器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推广,对升压逆变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建模分析。首先,理论推导了升压逆变器的大信号模型和小信号模型,以及对应的dq等效电路。然后,基于实验室小功率升压逆变器样机对所建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试验验证。最后,基于升压逆变器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升压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重点分析发电厂采用特高压升压变的技术经济性。介绍特高压升压变的主要技术参数,分析特高压一级升压方式和二级升压方式对电源送出能力的影响。采用不同升压方式时,配合发变组组合方式,进行电源送出工程的投资比较,探讨提高工程经济性的措施。研究有助于合理确定电源送出工程方案,提高发电厂和电网的运行效益。对比分析表明,大型电源基地直接接入特高压输电系统,可提高特高压线路输电能力,电源开发达到较大规模时工程经济性更优。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存在的问题,应用一种连续型开关升压逆变器,通过应用预测控制方法提高PMSM控制性能。拓扑电路在逆变电路和输入直流电源之间加入一个开关升压电路,以达到提高系统电压增益和消除死区的目的,同时可使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此外,采用预测电流控制(PCC)方法对PMSM进行控制,与传统的矢量控制技术相比,PCC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并减少了电流脉动。最终,通过试验验证了基于开关升压变换器的PMSM PCC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上风电场远海化、大规模大容量化发展,由直流风电机组构建的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凭借其可以避免使用笨重的工频交流变压器,解决因交流电缆导致的无功充电电流问题等特点,已成为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首先根据升压方式的不同将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方案分为升压装置升压型和串联升压型两大类;其次根据系统结构的不同,进一步将升压装置升压型系统方案分为集中升压型、两级升压型、机端升压型升压站直流并联型以及升压站直流串联型五种系统方案,将串联升压型系统方案分为直接串联型、串-并联型、并-串联型以及矩阵型四种系统方案;然后介绍了各种方案的系统结构及其优缺点,并对各种方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合各种方案特点指出其适用场景;最后就目前风电全直流输电系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单相小功率光伏并网往往采用先升压再逆变的两级式结构,效率进一步提升受到限制且输出电压电平数较少。研究了一种新型9电平升压逆变器,采用投切电容的方式实现升压和逆变——投切电容式9电平逆变器,可同时完成升压和逆变,为提高系统效率提供有效途径。在分析投切电容式9电平逆变器拓扑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采用低次谐波最小原则的阶梯波调制算法。该升压逆变系统具有开关频率低、电压阶梯多、电流质量较好等优点。最后通过软件仿真及硬件实验验证了新型逆变器的可行性及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