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l—18%Si合金的温度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高低温金属熔体相混合的Al-18%Si合金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结果发现,高低温金属熔体相混合的Al-18%Si合金的微观组织明显改善。σb特别是δ5大幅度提高。其中初生硅尺寸从处理前的80μm以上减小到20μm左右,σb从处理前的138MPa提高到183MPa。δ5由处理前的1.25%提高到3.83%。高低温金属熔体相混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与Al-Si合金中各原子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退火工艺对Al-Mg-Sc-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含微量Sc和Zr的Al5Mg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在热轧—冷轧后130℃,3h退火处理可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σ0.2=308MPa,σb=406MPa,δ=15%;退火过程中,由于Al3(Sc,Zr)第二相对位错和亚晶界的钉扎作用,合金中依次发生不同程度的回复和部分再结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双重时效的低温形变热处理(LTHT)对AlMgSiRE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双重时效的低温形变热处理使AlMgSiRE合金获得抗拉强度σb=350MPa,σ0.2=291MPa和延伸率δ=6%的最佳综合力学性能。显然用这种处理工艺比用固溶淬火+时效的普通热处理工艺优越。研究表明,双重时效的低温形变热处理是有效提高REAl合金强度的一种值得推广的工艺。  相似文献   

4.
复合变质对AlSi7M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铸造AlSi7Mg合金中加入一种新型复合变质剂,研究其对合金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此新型变质剂可有效提高铸造AlSi7Mg合金的力学性能。合金经535℃×6h固溶化处理和150℃×6h时效处理后,其σb达到351.7MPa,δ达7.79%。经TEM分析,采用此变质剂处理的铸造AlSi7Mg合金在时效过程中不仅会产生Mg2Si相,而且发现了一种新的时效强化相。通过分析,认为该相的析出过程与Mg2Si相似,且其析出温度要较Mg2Si相略低。由于此新强化相的析出使得合金在较低温度时效时即可获得较好的强化效果,使合金在T5状态下即可获得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ZL210A高强度铸造铝合金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Al-Cu系高强度铸造合金材料。通过对合金元素及含量的优化设计、晶粒细化剂、SMT熔炼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使合金获得优良的机械性能(σb=400 ̄500MPa,δ=3% ̄6%)。新合金放宽了对Fe,Si有害杂质的限量,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5052合金H32板材稳定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冶金工作者们全面研究了镁含量大于3.5%的高镁铝合金的稳定化处理,但对镁含量小于3.5%的低镁铝合金这一热处理制度涉及甚少。本文即是这一方面的研究结果。通过稳定化温度与时间选择、敏化处理试验和组织性能检测表明,5052合金H32状态板材,经过130℃/16h稳定化处理,可获得满足技术条件,σ_b达到2l7MPa;δ为12.3%,无晶间腐蚀和β相晶间连续网膜,经敏化处理后组织性能稳定。文中还对Al-Mg合金稳定化处理时组织性能变化的机理进行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7.
粉末热锻Al-Si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l-Si合金粉末热锻密实工艺和合金性能。结果表明,当合金含硅量不超过30%时,锻坯的密度可达到理论密度的99%以上。合金组织中初晶硅分布均匀,没有针状或大块片状组织出现。添加Cu、Mg的Al-10Si-2Cu-1Mg和Al-15Si-2Cu-1Mg合金性能比相应的Al-Si二元合金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分别达到284~324MPa和304~333MPa,布氏硬氏124~128和122~124  相似文献   

8.
用磷(P)和混合稀土(RE)对Al-20%Si合金进行细化变质处理。处理后的合金,初晶硅颗粒变细,其等效直径平衡为20μm左右,同时共硅得变质。此外,合金的抗拉强度有所提高,在常温下达到200-240MPa,300℃下达到150MPa左右。本文还叙述Al-20%Si合金的细化变质工艺过程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利用XRD、DSC以及TEM方法研究了快速凝固Al-20Si-5Fe合金退火态的微观组织、弥散相结构和相转变。结果表明,快凝Al-20Si-5Fe合金组织中存在两种弥散相,δ-Al4FeSi2和初生Si相,退火温度低于310℃时,δ-Al4FeSi2相未明显粗化;当退火温度高于310℃时,亚稳相δ-Al4FeSi2转变成稳定相β-Al5FeSi,β-Al5FeSi相随退火温度的提高而明显粗化。高温  相似文献   

10.
高弹性Cu—20Ni—20Mn合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合金中Ni和Mn的各自含量不低于15%,另加少量的Al和Ti。中频或高频炉熔炼,石墨坩埚,熔炼温度1250~1350℃,浇注温度1100~1200℃,800~850℃热轧,650~700℃中间退火,冷加工率达80%。淬火温度650℃,时效温度400~450℃。最佳性能σb=1470MPa,σ02=1372MPa,HV=480,δ≥2%,E=153GPa,ρ=54×10-6Ω·cm。在400℃温度下σb=1000MPa,σ02=882MPa,E=143GPa,δ≥2%。弹性后效小于铍铜QBe2。时效时进行“Spinodal”分解,形成调幅结构。经定量分析,析出是属于原子由低浓度区间向高浓度区间的上坡扩散过程。因此,析出相难以聚集长大,故不易产生过时效,解释合金耐高温工作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崔传勇  郭建亭 《金属学报》1999,35(5):477-481
研究了铸造和HIP处理NiAl-28Cr-5Mo-1Hf(原子分数,%,下)金属间化合物的显微组织,铸造合金是由NiAl,Cr(Mo)和Ni2AlHf相组成,经1250℃,200MPa,4.5hHIP处理后。  相似文献   

12.
周向阳  阴世河 《铸造》1995,(10):29-32
对含硅量6-10%的Fe-Cr-Ni-Si-Mn合金进行了研究。阐述了Si,Cr,Ni,Mn等元素对其力学性能和耐硫酸腐蚀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一种综合性能良好,含硅7-8.5%的节镍铬耐硫酸腐蚀合金,简称ACR合金。试验结果表明,ACR合金力学性能能满足一般耐腐件要求,σ>500MPaδ>3%,αk(无缺口)>50J/cm^2;在50℃50%硫酸介质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其均匀腐蚀经达到一级,比0  相似文献   

13.
利用熔铸法(I/M)生产出一种过共晶Al-Si合金变质剂,并对其进行了金相显微镜观察和SEM观察,试验结果表明,该变质剂在制备过程中直接生成了大量AlP化合物,在熔融铝中熔化速度很快,对过共晶Al-Si合金初晶Si有良好的变质效果,对Al-18%Si二元合金而言,P添加量控制在20ppm~80ppm,初晶硅平均尺寸可减小到25μm~40μm。  相似文献   

14.
用磷和硫细化变质Al—26%Si合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和S对Al-26%Si合金进行了细化变质处理。经过细化变质处理后的Al-26%Si合金,初晶硅粒度达到20μm以下,机械强度达到160~170MPa。研究表明,含P和S复合细化变质剂是细化变质过共晶铝硅合金的有效细化变质剂之一。  相似文献   

15.
Al—Si合金熔体电阻率及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强  贾均 《铸造》1998,(3):7-10
利用稳压恒流四电极测试了含硅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8、12.7、8的3种Al-Si合金熔体在不同温度下保温时,其电阻率与保温时间的关系,并结合对Al-Si合金熔化机制的探讨。研制了Al-Si合金熔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熔铸法制备了TiB2和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评价了TiB2/Al和SiC/Al复合材料的硬度,研究了增强剂的加入方式和体积分数对TiB2/Al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TiB2颗粒对Al基体的增强效果比SiC颗粒好,Ti,B化合物的增强效果优于TiB2粉末,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TiB2体积分数增加而提高;用含Ti,B化合物的混合物增强的1.5%TiB2/Al(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热轧退火态性能为σb160.4MPa,δ13.1%,铸态HB451MPa。SEM观察结果表明,在铝基体中添加Ti、B化合物的混合物能在基体中原位生成TiB2颗粒。  相似文献   

17.
在ZL107的基础上,采用Mg、Zn、Cd、Ti、B、Be等微量合金化元素对其强化,制成铸造高强铝合金ZL107A。通过系统试验,确定高强铸造铝合金ZL107A的成分(%)如下:6.5~7.5Si,3.5~4.5Cu,0.1~0.2Mg,0.1~0.2Cd,0.1~0.2Ti,0.01~0.05B,0.04~0.1Be。该合金金属型浇注、经T5处理后的性能为:σb420~470MPa,σ0.2325~390MPa,δ54%~6%,HBS145。  相似文献   

18.
Zn,Al对Mn—Cu减振合金减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合金元素Zn、Al对新型减振降噪(高阻尼)铸造MnCu合金Ms点、减振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合金成分与减振性能SDC及力学性能的关系。开发了高阻尼、高强度锰铜基阻尼合金ZMnD1J,最优成分为Mn50%、Zn5%、Al2%、余量Cu。典型性能:SDC=44.5%,σb=678MPa,δ=24.1%。MnCu系新型高阻尼功能材料的减振能力很高,同时力学性能可达ZGD345570的水平,可做结构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淬火保温时间对60Si2Mn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零保温淬火、回火工艺60Si2Mn的σb提高了35MPa,提高70MPa,σb提高70MPa,Ψ提高5%。  相似文献   

20.
原位SiC颗粒增强MoSi_2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原位 SiC颗粒增强 MoSi2基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组织为t-MoSi2基体上均匀分布 β-SiC等轴颗粒,数量很少的球形小孔隙主要分布在 SiC颗粒内, SiC颗粒尺寸为 2-5 μm.复合材料界面为直接的原子结合,无非晶层存在.复合材料的室温维氏硬度、断裂韧性、抗压强度及高温流变应力明显高于单一MoSi2,随着SiC体积分数的增加,维氏硬度、断裂韧性及高温流变应力提高,而抗压强度先增加后减少. SiC体积分数从 10%增加到 45%,KIC从 4.34提高到 5.71 MPa·m1/2;与单一 MoSi2相比提高了 25%-46%; 1400℃时,σ0.2从 20%SiC的 230提高到 45%SiC的 285 MPa,比单一 MoSi2提高了 98%-1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