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南地处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先行区.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经历了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苏南模式到以外向型经济为核心的新苏南模式转变.城乡发展制度也从“城市偏向”逐渐向“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转变.本文将苏南乡村空间转型“嵌入”到苏南新型城乡关系转型趋势中.通过对新型城乡关系内涵的解读,剖析了当前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的趋势与困境,分析基于新型城乡关系的乡村规划思想范式的转变,为苏南乡村空间转型探究一个较好的规划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重要战略,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提高农村发展活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在这之中,发展旅游业又是乡村进行转型发展的路径之一,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持。因此,文章围绕苏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并以苏州西巷村为实例,分析得出西巷村以村集体为主导、村民为辅,发展多元产业、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发展特色多元产业的策略,并围绕乡村人居环境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三方面,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改革驱动下苏南乡村空间与规划转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苏南乡村改革进程及其对乡村发展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实证调查和研究,对以城乡统筹和土地流转为核心的新乡村改革驱动下苏南乡村地区空间转型的特点和内涵进行了全面总结,对转型出现的新的乡村空间现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归纳,对苏南乡村地区规划变革的方向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4年至2021年,党中央连续18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走出一条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特别强调"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振兴战略包括11篇37章,特别是对乡村规划提出了若干新的要求,包括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根据乡村发展演变趋势合理确定村庄分类等.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与乡村空间转型——以苏南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主线,探讨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其对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的影响。通过理顺宏观结构性背景与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认为,"政府——市场——农民"相互间关系对土地产权的制度变迁起着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3次大变迁,与其相对应,苏南乡村空间也发生3次转型。土地产权制度对苏南乡村土地流转和空间转型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苏南地区是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先行者,随着宁锡常接合片区成为国家城乡融合改革试点,苏南以城乡融合发展振兴乡村、重塑新型城乡关系的顶层设计日渐清晰。但从实际发展来看,苏南乡村仍面临土地资源制约较多、村庄发展缺乏统筹等问题。本文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苏南连片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建立“两个层面、六大维度”的规划编制机制,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苏南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间生产的苏南乡村空间转型及规划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李广斌  王传海 《规划师》2012,28(4):110-114
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空间转型驱动机制进行剖析可知,空间生产是推动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的根本动力。根据空间生产的动力,将苏南乡村空间转型划分为乡村自主、市场推动和政府主导三个阶段。而乡村空间生产的内容也由"工业空间生产"向"居住空间生产"转变。针对苏南乡村空间转型面临的多重危机,规划应以"人"的尺度审视、设计空间,并以民主形式推动、实现乡村空间的自我管理,以期减小空间生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全国各地乡村纷纷开始探寻各自的发展路径。文章以树山村、陆巷村及西巷村三个典型苏南乡村为例,对其不同的振兴发展模式进行探究,讨论并总结苏南地区乡村在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时存在的共性特征及影响乡村发展的共性问题,思考苏南乡村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激活乡村活力、获得更好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9.
冯羽 《城市建筑》2014,(11):377-377
乡村转型就是以乡村跨越式发展与城乡统筹为目标,以转变乡村传统空间为核心战略,带动农民、农业以及农村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本文对大都市近郊的乡村转型模式进行了分析、分类和研究,总结出两大类转型模式,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时空分离”的苏南乡村空间转型及其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吉登斯的“时空分离”理论,通过对影响苏南乡村空间形态变迁的历史事件追踪,对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并揭示乡村空间转型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发以来,乡村社会关系大体经历了由村域内时空延伸到城乡间时空延伸,再到跨区域时空延伸三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乡村空间生产、分化和重构的空间转型过程.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两个脱域机制的耦合是推动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的根本力量.乡村空间转型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市场力量的无限扩张将可能对乡村社会造成过度的侵蚀;政府主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将可能导致农民自主性危机;资本与权力的联姻将可能导致空间正义的丧失;自上而下的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将可能导致村庄的终结.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昆明市五华区前所村前期设计方面的内容。重点阐明了建筑创作中设计者对中国传统"风水"理念的贯彻。  相似文献   

12.
"趣城",尝试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带来新的微型趣味空间,解决城市问题并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从字面意思来说,"趣城"首先就是"趣",方案要有趣,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高大上"项目,而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另外一种解读,是一种轻型的空间提案,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空间策略.另外一个就是"城","趣城"项目针对是城市公共空间,尽管它的尺度很小,但是所有的出发点均基于城市角度,又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城市策略.因此,我们认为"趣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城市空间实践项目,它尝试从中间往上下探索,是一种结合了极大尺度与极小尺度创新的实验.因此,有趣(Fun)且有效(Effective),这是我们开始思考"趣城"项目的最原始的出发点,每一个提案都要至少满足这两个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试论“建筑之乡”的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生长在“建筑之乡”东阳,浙江东阳总人口78万,而从事建筑业工作的人员却达11.6万,几乎每户家庭都有从事建筑业的人,建筑成了东阳的支柱产业,建筑与东阳的教育、工艺美术构成了“三乡”(即建筑之乡、教育之乡、工艺美术之乡),东阳现有建筑施工企业158家,因此如何做好建筑之乡的建筑发展研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是在探讨着一个客观存在、又长期被忽视且亟待引起高度重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剥落历史的封存,我们找寻这里的记忆 对“四合院”,我们总有一些印象中的固有记忆:垂花门、照壁、抄手游廊、层层递进的院落,围着院子的家长里短和小生活.而当我踏足水车胡同24号的时候,所有对四合院的幻想都破灭了.  相似文献   

15.
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件的形式与内容。文章从课件制作入手,结合教学团队成功的教学经验总结,针对课堂教学的使用,对课件制作的组织、对表达的结合以及技术细节问题等进行分析,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给出建议。在多媒体已经广泛普及的今天,研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件的形式与内容.文章从课件制作入手,结合教学团队成功的教学经验总结,针对课堂教学的使用,对课件制作的组织、对表达的结合以及技术细节问题等进行分析,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给出建议.在多媒体已经广泛普及的今天,研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析     
郑琦 《华中建筑》2009,27(3):212-214
该文回顾并论述了城“市”的历史源流。“市”最初出现于人类集聚点,其出现为集聚点乃至“城”成为城市提供了可能。早期“市”的规划受到封闭管理理念的影响,布局严谨。唐宋之际,市坊制发展成街巷制,街市逐渐兴起,古人的诗句透露出相关信息。元明以降,专业街发展迅速,城市的地名留下了显著痕迹。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2)
"毛目显"是刘勰对《文心雕龙》下篇的主旨的概括,是指对那些关涉文学创作的细目进行论述。但是长期以来,龙学界忽视了下篇的"毛目"属性,将其概括为"剖情析采"或者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等,有的甚至在此基础上调整《文心雕龙》的篇章结构。这些做法欠妥当。将"毛目"概括为"剖情析采"是建立在对"剖情析采"与"笼圈条贯"的误解之上的;将"毛目"概括为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把"毛目"变成了"纲领",是今人文学观的投射,也不符合刘勰的本意。  相似文献   

19.
2000年7月13日下午3时许,一股特大龙卷风袭击了江苏北部地区,造成近1000人受伤,20余人死亡,约4000户房屋倒塌,数十万亩农作物受损,通信、交通一度中断。 这一惨景,使人联想起历史上许多怪异龙卷风导致的灾祸。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建筑学"和"哲学"的各自概念进行分析,论证了"建筑学"与"哲学"交互的可能性,并指出产生交互的两个原因。另一方面,通过审视"建筑学"与"哲学"交互实践的两种类型,引伸出"哲学"介入"建筑学"的角色定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