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分子筛负载的MoO3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工业C+9重芳烃轻质化制苯、甲苯和二甲苯(BTX)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采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N2吸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和氨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研究了分子筛载体对其所负载的MoO3催化剂催化C+9重芳烃轻质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筛载体对MoO3催化剂催化C+9重芳烃轻质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较大.分子筛孔道内与B酸位相互作用的Mo物种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反应的BTX选择性;催化剂上B酸的存在、酸量增加以及比表面积增大都可以提高反应的C+9芳烃转化率;一定范围内B酸的存在和酸量的增加均有利于苯、甲苯和二甲苯的生成,但酸量过多将促使二甲苯向苯和甲苯转化.MoO3/HMCM-56催化剂催化C+9重芳烃轻质化反应性能优异,在温度550℃、压力3.0 MPa、重芳烃质量空速(MHSV)3.62 h-1和氢/烃体积比1600的反应条件下,其BTX收率高达67.3%.  相似文献   

2.
重整C10+重芳烃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爱莲 《石化技术》2004,11(4):44-47
介绍了国内外C^ 10重芳烃的深加工工艺及深加工产品,综述了重质芳烃轻质化制取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的工艺技术及催化剂。作为提高重质芳烃利用率、调节苯及二甲苯供需平稳的重要手段,重质芳烃轻质化技术主要有热加氢脱烷基制苯、催化加氢脱烷基制苯、加氢裂解制取轻芳烃、重芳烃非临氢裂解制取轻芳烃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分子筛负载的氧化钼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工业C9+重芳烃轻质化制苯、甲苯和二甲苯(BTX)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采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N2吸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和氨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研究了分子筛载体对其所负载的氧化钼催化剂催化C9+重芳烃轻质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筛载体对氧化钼催化剂催化C9+重芳烃轻质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较大。分子筛孔道内与B酸位相互作用的Mo物种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反应的BTX选择性;催化剂上B酸的存在、酸量增加以及比表面积增大都可以提高反应的C9+芳烃转化率;一定范围内B酸的存在和酸量的增加均有利于苯、甲苯和二甲苯的生成,但酸量过多将促使二甲苯向苯和甲苯转化。MoO3/HMCM-56催化剂催化C9+重芳烃轻质化反应性能优异,在温度550 ℃、压力3.0 MPa、重芳烃质量空速(MHSV)3.62 h-1和氢/烃体积比1600的反应条件下,其BTX收率高达67.3%。  相似文献   

4.
《石油化工》2016,45(1):42
选用独特结构的复合分子筛材料为酸性组元,制备了新型苯与重芳烃烷基转移催化剂。采用该催化剂,以苯和C_9~+重芳烃为原料,经烷基转移反应生产甲苯和C_8芳烃,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能在较高的空速下运行。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70~420℃,反应压力1.5~3.5 MPa,重时空速2.0~3.0 h~(-1),氢烃摩尔比5.0~7.0。在此工艺条件范围内,经过1 000 h的长周期运行考察,催化剂的稳定性良好。稳定性实验的平均结果为:苯转化率为42.97%,重芳烃转化率为59.37%,甲苯及C8芳烃收率为98.20%。  相似文献   

5.
以四氢萘、茚满、十氢萘和3-乙基甲苯4种加氢催化裂化柴油(LCO)关键组分作为模型化合物,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ACE)装置和Y分子筛催化剂进行了系统的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转化深度下,模型化合物均表现出其特有的反应特性,四氢萘以发生氢转移反应为主,茚满更倾向于烷基化/烷基转移和脱氢-缩合生成C9+重芳烃,十氢萘虽具有较高的开环-裂化反应选择性,但芳烃产物选择性较低,3-乙基甲苯轻质化效率主要受到异构化反应的影响;高转化深度更有利于模型化合物转化生成轻质芳烃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合称BTEX),四氢萘、茚满、十氢萘和3-乙基甲苯催化裂化反应的BTEX选择性分别为22.65%,19.66%,15.70%,34.36%;四氢萘和茚满容易发生连续的α位C—C键断裂生成苯,十氢萘由于存在两个叔碳正离子更倾向于生成二甲苯,3-乙基甲苯具有较高的甲苯和乙苯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甲醇制芳烃(MTA)流化床催化剂,采用SEM,27Al NM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对MTA流化床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针对MTA副产轻烃的特点,研制出高性能轻烃芳构化固定床催化剂。将流化床MTA单元和固定床轻烃芳构化单元高效集成,成功开发了高芳烃收率的MTA技术,并完成36 kt/a的工业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甲醇转化率大于99.9%,总芳烃碳基收率为78.69%,苯、甲苯和二甲苯在总芳烃中的含量为83.14%(w),对二甲苯在二甲苯中的质量含量为70.30%。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2015,44(12):1506
介绍了新型BHAT-01催化剂在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芳烃联合装置甲苯歧化单元的工业应用情况。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能以苯和重芳烃为原料生产甲苯和C_8芳烃,具有原料转化率高、甲苯及C_8芳烃收率高的特点,其标定结果为:在反应温度360℃、高压气液分离器压力2.7 MPa、重时空速1.8 h~(-1)、氢油摩尔比7.5的条件下,苯平均转化率为35.99%,重芳烃平均转化率为74.26%,甲苯和C_8芳烃的平均总收率为96.34%;该催化剂也能按照目前工业上的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工艺进行生产,其标定结果为:在反应温度355℃、高压气液分离器压力2.7 MPa、重时空速2.0h~(-1)、氢油摩尔比5.7的条件下,甲苯和重芳烃的平均转化率为47.22%,苯和C_8芳烃的平均总收率为94.98%,其性能优于现有工业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针对甲苯甲醇择形甲基化技术在生产PX过程中具有甲苯利用率高的优势,提出了甲苯择形甲基化和重芳烃轻质化技术组合工艺方案,可替代芳烃联合装置中传统歧化单元.利用PRO/Ⅱ流程模拟软件研究了采用该组合工艺对芳烃联合装置产品产量和各单元装置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该组合工艺进行装置新建时,相对于传统歧化方案,对二甲苯产量增加约14%,苯产量下降约30%;组合工艺方案用于扩能改造时,在新增100 kt/a重芳烃资源的情况下,PX产品增加约22%,苯产量下降约24%;同时,芳烃联合装置中的对二甲苯分离、异构化以及二甲苯分馏等单元的负荷变化不大.该组合工艺结合了石油化工和煤化工技术,增加了芳烃资源,是一种具有良好工业应用前景的芳烃生产新工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H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制得催化裂化C4馏分芳构化制芳烃的催化剂,并采用该催化剂进行了催化裂化C4馏分制芳烃的工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HZSM-5分子筛催化剂能很好地平衡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关系;在反应温度530℃、进料空速0.25 h-1、系统压力0.1 MPa的条件下,催化裂化C4馏分芳构化得到氢气质量分数2.4%、液化石油气质量分数25.6%和轻质芳烃(BTEX)质量分数46.4%的产物.催化裂化C4馏分芳构化制芳烃技术具有原料不需加氢精制、产品分离不需抽提、直接精馏就可以得到苯、甲苯和二甲苯等轻质芳烃等特点,具有流程短、投资少、操作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研制成一种高硅丝光沸石催化剂,适用于甲苯歧化或甲苯与 C_9芳烃烷基转移制苯和二甲苯。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优良的稳定性。此外,催化剂制备的原料水玻璃和铝盐来源容易价格低,制备工艺简单和重演性好。现已完成催化剂的实验室制备和年产5吨的扩大制备试验,并在氢循环和30kg/cm~2压力条件下进行1500小时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RIC-200和RIC-270两种C8芳烃异构化催化剂在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两套采用国内自主技术建设的芳烃联合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通过对比两种催化剂的装填、干燥、投料开车等过程以及装置的运转和标定结果,分析两种催化剂的性能特点.结果表明,与RIC-200催化剂相比,RIC-270催化剂在异构化活性和乙苯...  相似文献   

12.
以C10芳烃中的主要组分四甲苯和二乙苯为模型化合物,用脉冲反应器研究其在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轻质化反应。结果表明:在纳米ZSM-5上,低温时均四甲苯主要进行异构反应,高温时则发生脱烷基反应和烷基转移反应,反应空速对该反应的竞争影响较大;二乙苯主要进行脱烷基反应;若以BTX(苯、甲苯、二甲苯)的生成量最大为目标,则这两类反应物均宜在低温和高催化剂用量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这也可作为工业C10混合芳烃轻质化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3.
芳烃生产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分离技术、反应生成技术、目的产品转移技术、甲基烷基化技术以及组合工艺最大程度增产芳烃技术等国内外芳烃生产技术进展进行分析,总结出近年来芳烃生产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催化剂和吸附剂性能的提高、新型反应及分离工艺的开发与应用、采用组合工艺最大化增产芳烃、单位产品物耗能耗的降低、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等方面,而芳烃生产原料短缺是长期困扰芳烃生产的现实问题。归纳了紧紧围绕拓宽原料来源、开发新型高性能催化剂与吸附剂、应用组合生产工艺和装置大型化等芳烃生产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以建设国产化大型芳烃联合装置为契机,加快开发并形成原料多样化、产品结构调整灵活、物耗能耗更低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芳烃成套生产技术的建议。提出应加快开发LPG、轻烯烃、芳烃抽余油等轻烃芳构化技术,使芳烃副产进一步增值;加强炼油-化工资源的一体化工作,充分利用催化裂化轻循环油、裂解重质汽油、炼厂重质芳烃以及煤焦油用以生产BTX;加大芳烃与煤化工结合的力度,尽快工业化实施甲苯甲基化生产二甲苯技术;进一步拓展生产芳烃的原料,开发并利用甲醇、纤维素等生物质生产芳烃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盐湖相原油和生油岩中芳烃及硫化芳烃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江汉、东濮和晋县第三系盐湖相原油和生油岩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和非芳香族杂环化合物,鉴定出80多种多环芳烃和硫化芳烃.本文讨论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和含硫化合物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法的方法原理和族分离特性,研究建立了一次进样即可完成柴油馏分的非芳烃、一环芳烃、二环芳烃、和三环及以上稠环芳烃的分离、定性和定量。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5.1%~104.6%,对稠环芳烃测定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5.60%,对总芳烃测定的重复性RSD≤1.26%,与ASTMD2425中间馏分烃类组成测定的标准方法(质谱法)测定结果相比,平均相对平均偏差(RAD)≤5.68%。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完成一个实验仅需70min。  相似文献   

16.
国产环丁砜在芳烃抽提装置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州石油化工公司芳烃抽提装置自1990年9月起使用的溶剂全部是该公司生产的、改质后的坏了砜。生产实践证明;国产环丁砜具有优良的溶解性和选择性,对设备腐蚀甚微,完全可以取代进口环丁砜应用于芳烃抽提装置,并且可实现装置的长周期平稳生产。生产中应避免氧进入装置,以免造成环丁砜的氧化降解。操作好溶剂再生塔对避免环丁砜降解产物的沉积、改善运行中环丁砜的使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Heavy aromatics including C4and higher alkyl- aromatics are mainly existing in the cracking gasolineand catalytic reformates as well asby- products of disproportionation and isomeration processes.General-ly speaking,these heavy aromatics were used substaintially as fuels exceptthata very small partof themwas used as solvents.Itis anticipated thatin the nearfuture the outputof heavy aromatics will increase.Therefore,how to utilize the heavy aromatics comprehensively and effectively becomes an i…  相似文献   

18.
SED芳烃抽提工艺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环丁砜抽提蒸馏分离芳烃的专利技术(SED)在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50kt/a芳烃抽提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在原料组成较大程度偏离设计值的情况下,苯产品的纯度为99.96%~99.98%,回收率在99.5%以上;甲苯产品的纯度为99.90%~99.92%,回收率在98.5%以上。装置处于高负荷、稳定运行时,综合能耗水平明显优于设计保证值,环丁砜溶剂、单乙醇胺等的消耗很低。  相似文献   

19.
生物工程用稠环芳烃衍生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应用于生物工程的萘、芴、芘、蒽、苊等稠环芳烃衍生物作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