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贫细微含金褐铁矿石硫脲法浸金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钦发  田忠诚 《黄金》1998,19(6):32-35
文中着重研究了浸前中温焙烧对盆细微含金褐铁矿石硫脲法浸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温焙烧不但可提高硫脲浸金速度和金的浸出率,而且可使硫脲的单耗降低5 ̄6倍,使每吨矿石的硫脲用量降至800g/t矿石;同时,对其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含金烧渣采用炭浆法提金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环 《黄金》1995,16(10):35-38
本文主要论述了贵州省丹寨汞矿炼汞后的含金烧渣采用全泥氰化-炭浆法回收黄金铁试验研究。烧渣经氰化浸出后的矿浆采用炭吸附法,金的吸附率可达99.91%。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贵州省丹寨汞矿炼汞后的含金烧渣采用全泥氰化—炭浆法回收黄金的试验研究。烧渣经氰化浸出后的矿浆采用炭吸附法,金的吸附率可达99.91%。  相似文献   

4.
加温硫脲炭浸法提金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清波 《黄金》1993,14(12):23-27
广西龙水金矿浮选金精矿采用加温硫脲炭浸法提金新工艺处理,精矿金品位45.33g/t,硫脲用量6kg/t,金浸出率可达94。26%,金总回收率达90.28%.降低硫脲用量,提高金浸出率的重要条件是适当的温度,氧化剂,保护剂,吸附剂等诸因素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代家冲金矿是一座采选能力50t/d小型炭浆厂,1988年10月建成投产,并一次性试车成功。两年来生产实践证明,对该矿铁帽型含金矿石采用炭浆提金工艺是可行的,选用自磨机代替破碎、筛分作业流程也是合理的,但浸出率较低,经改进后收到一定效果,接近设计指标。 一、矿石性质 该矿石为淋滤富集铁帽型金矿,主要金属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褐铁矿,次为赤铁矿、针铁矿、黄铁矿及铜的硫化物;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玉髓、粘土类矿物等。金粒度极细存在于褐铁矿之中。  相似文献   

6.
氰化一铁盐氧化法从炭质银精矿中提取金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盛明  池汝安 《黄金》2000,21(7):26-29
针对含金17.3g/t、银400g/t的炭质银精矿,提出了氰化浸金-强化提银两同新工艺,并对其浸出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金后银工艺,避免了在以理服人经浸出过程中炭质物对提金过程的影响。在氰化浸出段,金、银的浸出率分别大于92%和70%;而残存在氰化渣中的部分难浸银可在后续的强氧化浸出段予以回收,使银的总浸出率可大于95%。  相似文献   

7.
陈汝璨  郭学益  张磊  雷勋惠  段小阳  秦红 《黄金》2023,(5):37-42+51
黄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氰化法提金,但氰化法生产周期长,所用氰化物剧毒,若管理不善,存在潜在环境污染风险。以某黄金冶炼厂含金酸渣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硫脲体系浸金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强化搅拌硫脲浸出条件下,含金酸渣金浸出率仅83.17%;在超细磨强化硫脲浸出条件下,含金酸渣金浸出率达89%;推荐最优试验方案为强化搅拌浸出+一段超细磨浸出一次+二段超细磨浸出三次+强化搅拌浸出,该方案含金酸渣金浸出率达95.04%,可实现含金酸渣中金的清洁深度提取,为非氰提金工艺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硫脲浸取硫化金精矿及其焙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进善  朱屯 《化工冶金》1993,14(4):311-318
用硫脲法浸取含铜硫化金精矿及其焙砂时,直接浸取硫化矿,硫脲消耗高,过程操作困难,金的浸出率仅为60-70%,且不稳定,采取在浆挂铁板和加活性炭,也仅能达87-91%;而经硫酸化焙烧的焙砂,用烯酸预浸回收铜,再用硫脲浸取金,银,硫脲消耗低,过程易于操作,金,铜和银浸出率分别可达98%,90%和91%且稳定,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含铜金精矿硫代硫酸盐炭浆法提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玲  张文阁 《有色矿冶》1991,(3):31-36,45
本文报道了从含铜的多金属硫化物金精矿(含Au110.84g/T、Ag139.54g/T、Cu2.61%及S36.04%)中用氨性硫代硫酸盐浆法提金新工艺的研究结果。实验室规模的试验结果为浸出率(%):Au96.06±0.56、Ag87.00及Cu31.16±1.48;吸附率(%):Au99.68±0.22、Ag99.50及Cu1.28±1.00。确定了浸出—炭浆吸附提金的基本工艺条件。本工艺的研究成功是对无污染处理含铜多金属硫化物金精矿工艺的一个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刘中君 《有色矿冶》2011,27(2):25-27,40
通过对辽宁排山楼金矿所提供矿石类型和性质的分析,结合长春黄金研究所对该矿提供的矿石进行的单一浮选、磨选、全泥氰化-锌粉置换和全泥氰化-炭浆提金及浮选-精矿氰化等流程的实验研究,最终确定全泥氰化-炭浆提金的选矿工艺为最佳的设计方案。对于提金工艺,锌粉置换和炭浆提金方案工艺指标相同,在技术上均成熟可行,但炭浆提金工艺基建投资和年经营费均低于锌粉置换工艺,故本设计采用了炭浆提金工艺。采用活性炭吸附金,取代传统的用洗涤进行固液分离,流程简单,效果好。设计的选矿工艺指标为:金的浸出率80%,吸附率99%,解析电解率99%,氰化回收率78.41%,尾矿品位0.18%。  相似文献   

11.
薛光 《黄金》1992,13(5):46-49
本文提出了无氰提金新工艺的技术方法,对于含硫矿石经焙烧后,采用氯化钠+硝酸+高锰酸钾浸取金体系,浸取的贵液采用活性炭吸附塔吸附,金的浸取率达到99%以上,新工艺所需设备简单、周期短、成本低、回收率高,不污染环境,对于乡镇企业开发黄金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晶  任金菊 《黄金》2008,29(4):38-41
对某碳质微细粒金矿石研究采用预处理—氰化炭浸工艺,降低了矿石中碳质矿物活性,抑制了碳质矿物对已溶金吸附,使金浸出率达88.49%,活性炭对金的吸附率为99.71%。预处理—氰化炭浸金浸出率比直接氰化炭浸金浸出率提高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简永军  陈玉明  彭晓 《黄金》2016,(10):67-70
针对陕西某含碳高砷微细粒难处理金矿矿石性质,进行了提金工艺探索。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化学预处理—氰化浸出、氧化预处理—氰化浸出工艺,次氯酸钠浸金工艺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回收指标;采用次氯酸钠二段浸出,金总浸出率可达到77.04%。  相似文献   

14.
采用覆膜-铜氨硫代硫酸盐滴淋堆浸提金工艺,原矿自然粒度入堆,金回收率达60.8%;复合固相萃取剂简便、有效地从溶液中回收金,溶液中金回收率大于99%,萃取剂载金量达14g/kg.硫代硫酸盐循环使用,从堆浸到熔铸成金锭的总药剂单位矿耗成本为24.3元/t.该工艺是一种绿色环保提金工艺.  相似文献   

15.
高志明  刘学杰 《黄金》2005,26(4):35-37
应用氨氰浸出,采取综合强化浸出措施,采用炭浆法和炭柱法相结合吸附流程。使含银铅铜难浸金矿石金的回收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王在谦  唐云  张覃  周坤 《黄金》2014,(3):52-55
探讨了某微细粒浸染型碳质双重难处理金矿石的基本工艺学特性,并进行了可浸性试验研究。针对矿石中有碍于后续浸出的有机碳含量较高的特性,进行了碱性热压预处理脱碳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0.025 mm占82%,预处理温度160℃,预处理时间2 h,助氧剂用量300 g/t,氧气压强1.6 MPa,pH值12的条件下,可将原矿中2.51%的有机碳降至0.72%,有机碳脱除率为71.26%。  相似文献   

17.
云南某卡林型金矿石堆浸生物氧化半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红光  陈景河 《黄金》2012,33(1):45-47
云南某金矿矿石,含砷及吸附氰化已溶金碳质物和黏土矿物,金以超显微赋存于其他矿物中,属卡林型金矿石,直接氰化金的浸出率为3.17%-4.7%。采用堆浸生物氧化,经过6个月的预处理后,矿石中金的堆浸氰化浸出率可达65.5%。  相似文献   

18.
根据黄金行业自身特点,模拟黄金提取过程中的氰化浸金环境,研究活性炭吸附金能力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确定活性炭类型为椰壳炭,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条件为活性炭粒度200目,吸附液中氰化钠质量分数为0.05%,体积为150 mL,pH值为11.5,吸附时间为16 h,温度为(25±1)℃,振荡器转速为200 r/min.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81%,准确度为95.20%~99.98%,为黄金行业直接、客观评价活性炭吸附金能力提供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含碳金矿石中提金工艺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定了一种从含碳金矿石中提取金的工艺方法,该方法采用氨水-煤油混合体系对矿样进行预处理,从而使可溶性铜形成铜氨络合物,使矿样中的碳吸附煤油而钝化,以消除碳在氰化过程中对金的吸附。在助浸剂H2O2存在的条件下,分别采用CaO和NaOH为pH值的调整剂进行氰化浸出,使金的氰化浸出率分别达到96.01%和97.79%,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含砷,含碳型金矿石提金工艺流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环 《黄金》1990,11(4):25-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