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探讨了稳定剂对芦笋复合果蔬汁的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单一稳定剂的试验,发现黄原胶、果胶、CMC 3种稳定剂对芦笋复合果蔬汁的稳定效果较好,但是单一稳定剂很难解决芦笋复合果蔬汁长期稳定的问题.采用混合水平正交试验(L18(61×32))设计,对黄原胶、果胶、CMC3种稳定剂进行复配,然后通过6个月的贮藏实验,以相对粘度和浊度为测试指标,确定稳定剂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果胶0.04%,黄原胶0.06%,CMC 0.06 %.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8):197-203
为了研究不同稳定剂对葡萄籽鹰嘴豆复合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到最佳的稳定剂复配方案,以葡萄籽鹰嘴豆复合饮料为原料,通过添加黄原胶、卡拉胶、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海藻酸钠5种不同稳定剂进行单因素考察,以稳定系数、沉淀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出稳定效果较好的3种稳定剂,利用响应面优化法进行复配稳定剂的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籽鹰嘴豆复合饮料中稳定剂添加量为海藻酸钠0.04%、黄原胶0.04%、果胶为0.03%时,产品的稳定性最优,稳定系数为98.877%,平均沉淀率为1.064%,试验得出的复配稳定剂能够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稳定剂、均质工艺对大麦苗饮料稳定性的影响。以TSI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配稳定剂的最佳配方;研究了固定温度下均质次数和均质压力对大麦苗饮料稳定性指数、粒径、Zeta电位、黏度的影响。优化配方为:复配稳定剂为魔芋胶0.11%、黄原胶0.04%、CMC 0.20%、结冷胶0.06%、MCC 0.10%,在65℃、30MPa条件下均质1次,所得样品TSI为0.4、黏度为37.22cP,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南瓜、菠萝、胡萝卜复合饮料的配方;研究了黄原胶、卡拉胶、瓜尔豆胶、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海藻酸钠等6种稳定剂对南瓜、菠萝、胡萝卜复合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饮料的最适稳定剂及其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复合饮料配方为:南瓜汁20%,菠萝汁15%,胡萝卜汁25%,木糖醇1.0%,蛋白糖0.10%;对复合饮料稳定性较好的复合稳定剂及其质量分数为:黄原胶0.10%,CMC 0.08%,卡拉胶0.01%。  相似文献   

5.
发酵型酸乳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酵型酸乳饮料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保健饮料,但稳定性较差。本文研究了不同的稳定剂对酸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酵乳含量为50%时,耐酸CMC和果胶可以使体系稳定:耐酸CMC与瓜儿豆胶复配时,异味较重;CMC与黄原胶、果胶复配会产生微黄色;耐酸CMC0.3%和阿拉伯可尔0.1%时酸乳饮料口感细腻,稳定性也很好,是酸乳饮料的一个很好的稳定剂配方。  相似文献   

6.
在对卡拉胶、CMC(羧甲基纤维素)、瓜尔豆胶3种稳定剂单体影响活性乳酸菌饮料稳定性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稳定剂的复配。试验结果表明,卡拉胶、CMC、瓜尔豆胶3种稳定剂在控制酸乳饮稳定性的单一临界添加量分别为0.12%、0.25%、0.25%(质量分数,下同);复配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54 5%、0.050 3%、0.056 2%,总的添加量为0.161%,此时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离心率得最小值为3.51%。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金银花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和配方,旨在为该饮料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金银花乳酸菌饮料的最佳配方;同时选用耐酸CMC-Na、黄原胶和果胶3种稳定剂进行复配,采用正交试验,以沉淀率为指标,确定3种稳定剂的最佳添加量配比。[结果]金银花乳酸菌饮料最佳配方:酸乳35%、金银花汁15%、蔗糖5%、阿斯巴甜0.025%,此时饮料的口感及综合品质最佳;采用复合稳定剂可大大提高金银花乳酸菌饮料的稳定效果,当耐酸CMC-Na、黄原胶、果胶的添加量分别为0.1%、0.1%、0.15%时,饮料的稳定性最好。[结论]通过以上试验研究,可得到具有独特风味的高质量的金银花乳酸菌饮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对山楂蓝莓果茶复合稳定剂配方进行优化,并进行稳定性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稳定剂配方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02%、黄原胶0.03%、明胶0.03%。  相似文献   

9.
对板栗花饮料中沉淀物成分及成品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最佳稳定剂配方及用量.结果表明,引起板栗花饮料产生沉淀的主要成分是果胶、鞣酸以及茶多酚对板栗花饮料的稳定性,使用复配稳定剂的效果明显好于使用单一的添加剂,其最佳配方是黄原胶与CMC-Na进行复配,并且当复配比例为1∶1,最大添加量为0.1%时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10.
可可粉饮料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露琴  王璋  许时婴 《食品科学》2007,28(3):166-170
可可粉在饮料中很容易产生沉淀,经过酶解的可可粉虽然稳定性有所改善,但是沉淀仍然存在。微晶纤维素(MCC)能将固体颗粒固定到其形成的网络状结构中,从而能很好地稳定可可粉。羧甲基纤维素(CMC)、黄原胶和海藻酸钠三种胶与MCC都有协同作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稳定剂的配方是0.3%MCC+0.03%CMC+0.01%黄原胶。分子蒸馏单甘酯和蔗糖酯复配的HLB值为5的复合乳化剂能很好地控制油脂上浮,确定添加量为0.1%。  相似文献   

11.
食品稳定剂在饮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秋沙 《饮料工业》2011,14(7):8-10
目的:通过对食品稳定剂在饮料中应用的综述,了解不同稳定剂的特点,为选择稳定剂提供初步的依据。方法:对各种常用稳定剂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复合稳定剂的配比问题。结果与结论:在允许的范围内,稳定剂是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在饮料中可加入单一稳定剂亦可加入复合稳定剂。复合稳定剂的配比需要通过实验得到;也有的可通过实验得到一定关系作为理论依据,但不是所有饮料都适用。稳定剂的稳定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黄原胶和瓜尔豆胶的复配胶作为冰淇淋稳定剂对冰淇淋品质和流变性的影响,测定了冰淇淋浆料的粘度,应用小幅振荡测定经硬化后冰淇淋成品的动态粘弹性,以及硬化冰淇淋的硬度和粘结度.结果表明,随复配胶用量的增加,冰淇淋浆料的粘度也随之增加,另外,Power law模型的流动指数和粘度指数、冰淇淋成品储能模量、及硬度、粘结度均呈增加趋势.实验结果还表明,随复配胶用量的增加,冰淇淋的弹性模量和稳定性得以提高.通过测定冰淇淋的膨胀率和抗融性,得出冰淇淋中复配胶的最佳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35%.  相似文献   

13.
稳定剂对2709碱性蛋白酶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稳定剂在不同温度、不同比例下对 2 70 9碱性蛋白酶泥活力的影响 ,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以大豆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稳定剂和其他辅料,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发酵生产酸豆奶布丁的工艺。按此工艺研制出的布丁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南瓜果肉饮料的研制及其稳定性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南瓜、糖、酸、稳定剂为原料,研究南瓜果肉饮料的制作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制出风味独特的南瓜果肉饮料。选择不同的稳定剂,研究南瓜果肉饮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乳化稳定剂功能特性,使用方法及在肉制品中一些使用情况,用乳化稳定剂与一定比例的水和脂肪制作成具有热稳定性的乳化体,添加到肉制品中不仅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改善产品风味,而且还可避免出油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复合乳化稳定剂对SORBET抗融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了以分子蒸馏单甘酯、脂肪酸蔗糖酯为乳化剂的前提下,分别对瓜尔豆胶、海藻酸钠、CMC-Na、亚麻籽胶等12种稳定剂进行单体实验,以制品的膨胀率、融化率、口感等为评判标准,确定了卡拉胶、瓜尔豆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被用胶体,通过正交实验,最终确定了一组最佳的稳定剂组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番茄冰糕的研制,确定了番茄冰糕和冰糕粉的配方,冰糕复合乳化稳定剂的组合与用量,制得番茄冰糕产品组织结构细腻润滑,口感清凉爽口。  相似文献   

19.
文章用不同的稳定剂对溴化聚苯乙烯进行物理改性,通过实验对比,确定最佳稳定剂。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以草莓为主要原料制作凝固型酸奶的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及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确定出草莓酸奶生产配方的整体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