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自然的关系,曾是文学作品中具有恒久探讨价值的主题,无论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怡然宁静的田园生活,还是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对自然的虔诚膜拜,都是体现艺术家美妙构想的经典文本。但随着人类欲望的膨胀和掌控能力的增强,自然界的纯美与神秘及其带给人们的灵魂涤荡之感,已日渐远去。我们已没有  相似文献   

2.
张白羽 《网友世界》2014,(20):92-92
D.H.劳伦斯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英国文坛也极其活跃闪耀。劳伦斯的作品具有很多的特性与争议:以人类精神生态为视角分析性爱关系和两性和谐;在自然生态批评视角下,寻找自然生态和现代工行业文明的不和谐因素;从社会生态批评角度入手,论述心灵畸变与人性的扭曲。本文对于劳伦斯的自然生态批评,即生态文学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与反思,而后通过解读他的“恋自然情结”,试图找出“人性异化”、“自然恶化”以及“性爱美化”的源头,进而对他的传统理论做出了批评,并且重新认识他的小说中的自然生态批评视角。  相似文献   

3.
马黎 《计算机科学》2010,(6):754-756
以生态批评角度全新诠释了美国当代小说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自然生态现象来反思文化生态从而 成就了一种对自然和人类关系思辨的跨学科的生态自然观,突出了现代人的焦虑和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以探求生态危机根源为契 机,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显性层面分析,以文学的眼光研究生态问题并触发将自然生态观引入人文价值领域的生态批评意识,深入挖 掘了人类的情感、思维、理念等隐性层面,将批评的视角向人的心理延伸。在人类精神生态失衡的情况下,发挥文学的审美功用,以文 学研究促进人重新回归自然,进而最终回归本我。通过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让绿色的人性价值得到终极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美学的视域下分析"为人造物"观,可见其在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的范畴中,过分强调"人类"的中心性地位。应该将"人"的概念纳入到社会生态系统中去,在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中寻求一个契合点,人文关怀应建立在生态关怀的整体基点上,以生态关怀为导向,以人文关怀为轴心,使人文关怀中体现着生态精神,生态关怀中贯穿着人类价值。  相似文献   

5.
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文明阶段产生的一种有关人类生存状态的崭新的美学观,它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生活中充斥的大量工业产品将人与自然隔离,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将生态美学思想引入产品设计领域不仅是对产品设计学科在美学领域的拓展,更能在形式、技术和意境等各个层面唤醒人的自然意识,使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自觉地完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问题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6.
袁仕萍 《网友世界》2013,(22):33-34
生态主义有别于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的价值与自然的价值的价值均衡发展。生态主义审美观是全新的审美观。本文从全新的生态审美观重新审视中国古代诗画中人与自然精神融合的过程之美。  相似文献   

7.
恢复生态学作为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与当代园林设计的结合越发频繁和广泛。恢复生态学是关于生态恢复的一门科学, 它运用生态系统演替理论,研究退化或受损的生态系统的恢复或重建,是生态恢复实践的产物,恢复与重建在自然灾变和人类活动 压力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工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包括土壤的生态处理、水体净化与循环利用、植被的生态设计和场地废弃 材料的处理等措施。在工业废弃地改造中应变废为宝,重新发现工业遗迹之美;设计结合自然,尊重场地自然过程,实现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产生于工业文明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和昌盛,但同时也导致了生态问题,使人类文明在发展进程中遇到严峻的挑战,影响和制约了现代体育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现代体育发展要抓住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契机,积极探索人、体育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体育建构路径,实现生态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决定了人类要幸福生存下去,必须与自然相和谐,关爱他人,尊重一切生命,和合共生。人类在生态文明时代必须克服把自己身体或仅仅自己身体的狭隘延伸-家庭,视为生命全部的错误观点。我们必须放眼全球乃至宇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健康生态城市建设与乡村生态农耕文化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要条件。农业物流是城乡之间经济交流的大动脉。它即是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状况的现实反映,又是重要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0.
陈旺  吴玉屏 《网友世界》2014,(14):40-41
人类历史发展中艺术设计与自然环保的关系一直是历代艺术创作者们重视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设计们常常在艺术作品中涉及的一个话题。受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及思想背景的影响,艺术设计也在不断变换自己的角度和角色,艺术设计与环保的关系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已渗透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当代美术设计是自然物化形态的审美意识,美术设计与人类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和世界理想的内在欲望直接关联。中国当代美术设计正面临这样一个新的视觉审美时代,加强视觉审美价值观,使艺术设计生态与环境和谐相处,引领受众去追求一种自然美、一个诗意的意境,真正实现环保主义设计是对人的终极艺术的创作,特别是人类生存美学是未来艺术创作的重要研究方向,使得艺术设计作品服务于人的同时更注重环保,从而拉近人与自然共生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以生态女性主义为理论关照,以“露西”组诗等为研究范例,探讨了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与女性的关系:自然与女性在幻境中交 融并汇,均作为梦幻中的他者得以呈现,女性之死与自然之生分别代表了诗人梦幻的破灭和希望的续存。由此来看,华兹华斯的自然 观仍然浸淫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然而,重回他所生活的时代语境,其自然观仍具不可估量的时代意义,因为他以自己的方式不彻底 地拒绝了现代工业文明。  相似文献   

12.
虽然处于生物链的顶端,经过千百年的进化,人类的身体和精神却一直都不是整个自然界最强的,而活着,却又恰恰是人类各类追求中永恒不变的话题之一。在面对自然以及人类自身时,活着显得那么的无助、凄凉甚至是难以追求。好在,人类利用其聪明而独有的想象力,在电影、文学和游戏领域不断的描绘未来可能会经历的灾难甚至是毁灭。在探寻活着这个永...  相似文献   

13.
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主管的北京中医生态文化研究会第一届会员大会,于日前在中国地质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该会是在人类面临生态危机、资源危机和健康危机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主要成员来自北京地区从事中医文化、生态文明以及自然国学等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企事业机构的学者、企业家与管理干部,是一个新型的跨学科组织。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城市空间日益扩张,与此同时生态系统也遭受着严重破坏,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中去关注生态关系,合理利用生态文化,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景观设计理论研究中对于造园艺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问题的认识上,提倡生态学的思想与观点,构建新型的生态文化设计理念,将是我们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地关系的全新课题。如何把这一理念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去寻求自身的平衡,这将是人们对自然认识的进步,也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正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并为技术的聚集、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增加就业、教育、保健和社会服务等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不可替代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城市化的聚集效应造成了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和持续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强烈干预使自然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形成特殊的人工环境和城市系统独特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并带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国际社会中环境保护思潮涌现,揭开了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生态觉醒"  相似文献   

16.
生态承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区域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尤其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更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探讨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变化,以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IS平台,研究疏勒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定量分析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对其时空演变的影...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决定了人类要幸福生存下去,必须与自然相和谐,关爱他人,尊重一切生命,和合共生。人类在生态文明时代必须克服把自己身体或仅仅自己身体的狭隘延伸-家庭,视为生命全部的错误观点。我们必须放眼全球乃至宇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18.
正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主管的北京中医生态文化研究会第一届会员大会,于日前在中国地质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该会是在人类面临生态危机、资源危机和健康危机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主要成员来自北京地区从事中医文化、生态文明以及自然国学等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企事业机构的学者、企业家与管理干部,是一个新型的跨学科组织。会员们普遍学养丰富,具有多学科知识,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中华科学传统研究与普及等  相似文献   

19.
城市发展与城市河流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河流健康是指河流的自然状态健康以及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 服务功能,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最终形成人类对河流的开发与保护保持平衡的良性循环。河流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 自然载体,其健康与否关系到城市布局,环境、文化、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河流又受人 口增长和工业扩张带来的水体污染、水源短缺与河道淤积等健康问题的威胁。做到城市与河流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人与河 流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社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河流健康为依托,在进行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进行工程建设的同时,重视水 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配置,并注意维系良好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树立人与河流和谐共存的核心价值观,将是城市与河流健康与繁 荣、自然与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并为技术的聚集、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增加就业、教育、保健和社会服务等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不可替代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城市化的聚集效应造成了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和持续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强烈干预使自然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形成特殊的人工环境和城市系统独特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并带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国际社会中环境保护思潮涌现,揭开了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生态觉醒”的一页。人们积极寻求一条人口、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道路,探求更加理想的人类住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