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双江口水电站泄洪系统工程抗冲耐磨混凝土施工性能差、稠度大、不易排气等问题,以泄洪系统工程C9050抗冲耐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为基础,针对双江口水电站的原材料体系,开展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对抗冲耐磨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对人工砂8%、10%、12%、14%不同石粉含量对抗冲耐磨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和含气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等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成果表明:人工砂石粉含量在10%左右时,抗冲耐磨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优,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推荐人工砂石粉含量控制在11%~13%范围内,为后续抗冲耐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双江口水电站人工砂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较高水灰比W/C=0.55条件下,对比研究了天然砂与不同石粉含量人工砂普通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并总结了用于配制此类普通混凝土人工砂的适宜石粉含量。结果表明:在此类高水灰比普通混凝土体系中,采用人工砂能增加混凝土浆体数量,增强混凝土的粘聚性,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人工砂混凝土相对于天然砂混凝土泌水率减小达3.4%以上。当人工砂石粉含量为18%时,其28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轴心抗压强度分别比石粉含量为12%时分别提高约13.4%、16.9%、8.3%和26.3%,比天然砂分别提高约34.0%、61.7%、44.4%和48.8%。在此水灰比条件下,人工砂石粉含量在18%左右时,混凝土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工砂细骨料石粉含量较低,必须外掺石粉才能满足工程使用要求的问题,试验探讨了10%、12%、15%、18%、20%不同石粉含量人工砂对碾压混凝土耐久性、拌合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混合砂石粉含量为15%~18%时碾压混凝土综合性能达到最优,可为水利枢纽工程和碾压混凝土方案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原状机制砂高强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按现行建筑用砂标准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需控制Ⅱ类机制砂石粉含量小于5%的规定,选用石粉含量为3%~16%的原状机制砂,通过试验研究了配制C60混凝土的可行性,分析了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能和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原状机制砂石粉含量限值的合理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5.
窦立刚  袁瑞红  胡洪涛  黄仁阔 《人民黄河》2022,(S1):178-179+181
为了研究最有利于水工混凝土性能的人工砂石粉含量的合理范围,开展了人工砂石粉含量对水工常态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强度、极限拉伸值、干缩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通过不同石粉含量的混凝土性能结果计算抗裂指数,结果表明石粉含量控制在10%~14%范围时混凝土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凝灰岩机制砂中合适的石粉含量,依托厦门抽水蓄能电站,通过配制三种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及其混凝土,系统研究了凝灰岩机制砂石粉对水工泵送混凝土流变性能、力学性能、早期抗裂及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凝灰岩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在8%~18%内变化时,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水工泵送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增加、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增大、混凝土干缩变大、早期抗裂性明显变差,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但石粉含量仅8%时混凝土保水性和黏聚性较差;将凝灰岩机制砂石粉含量控制在13%时,水工泵送混凝土综合性能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控制凝灰岩机制砂石粉含量、优化水工泵送混凝土性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光照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在砂石系统已建成的情况下将大坝混凝土全部改为碾压混凝土,而碾压混凝土对砂石的石粉含量要求较高,则光照水电站已建成的砂石系统石粉含量满足不了碾压混凝土对砂的石粉含量的要求。为保证光照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正常施工,施工单位在砂石系统中增加了雷蒙磨制粉生产线,该工艺对石粉的添加和细度调节有一定的作用,是一个解决相应石粉含量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人工砂石粉含量对水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人工砂不同石粉含量对水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当石粉含量为最佳石粉含量时,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最优.人工砂最佳石粉含量随骨料岩性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同种岩性的人工砂,混凝土单位体积的胶凝材料越富余,要求所使用的人工砂最佳石粉含量越低.  相似文献   

9.
通过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开采使用的石灰岩人工砂中不同含量的石粉,对不同类别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找出灰岩人工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最小的含量范围,作为砂石料系统生产加工人工砂的控制性指标,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满足设计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辉绿岩人工砂石粉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松玲  田育功  林洁 《人民长江》2007,38(1):113-116
通过对辉绿岩母岩、辉绿岩人工砂石粉、辉绿岩石粉胶砂性能及其水化产物的试验研究,提出辉绿岩人工砂级配连续性较差,石粉含量大,石粉中微粉颗粒多的原因主要是辉绿岩母岩硬度高、性脆所致,并与母岩矿物中的蚀变物有关.辉绿岩人工砂石粉对碾压混凝土的需水量,凝结时间等工作性能的影响,主要基于石粉浸润吸水和其粗糙的多角形颗粒对试验时测针下沉时的摩阻力.此外,还包括微石粉对水泥早期水化过程的影响.辉绿岩石粉颗粒在胶砂中的作用是微集料填充,其中的微粉颗粒在水化硅酸钙凝胶延伸搭接过程中还起支点作用,对胶砂的长龄期强度无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用部分微石粉等量替代粉煤灰等措施,解决了辉绿岩人工骨料碾压混凝土施工难题,成功地应用于地处亚热带地区百色大坝工程高强度施工.  相似文献   

11.
DL/T5151-2014《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对人工砂石粉含量检测方法进行了修订。为解决人工砂石粉含量检测新方法与设计指标之间的不匹配问题,试验室开展了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常态混凝土用砂的干筛和水洗石粉含量分别为14.1%~20.1%、19.6%~27.1%,水洗结果比干筛结果平均高出6%;碾压混凝土用砂的干筛和水洗石粉含量分别为16.8%~22.4%、19.3%~27.3%,水洗结果比干筛结果平均高出5.7%。根据试验结果,将人工砂石粉含量设计指标调整为常态砂22%~26%、碾压砂23%~27%。  相似文献   

12.
白云岩属于碳酸盐类岩石,白云岩石粉除了具有微集料作用以及颗粒的形貌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晶核作用和活性作用。受母岩特性的影响,坪头水电站采用当地的白云岩加工的人工砂存在着石粉含量偏大的弊端。对不同石粉含量白云岩人工砂混凝土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石粉可以起到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作用。在调整配合比参数情况下,采用石粉含量为15%~24%的白云岩人工砂,可以配制出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碾压混凝土中掺入工业化粉磨加工的石粉代替部分砂,使砂中石粉总含量满足碾压混凝土的要求,从而改善碾压混凝土的性能,保证其质量.从不同石粉含量的碾压棍凝土试验研究结果分析,以及金安桥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结果分析可知,混凝土生产时必须对外掺石粉量进行精确控制,确保掺入代砂石粉后石粉总量不变,才能确保碾压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4.
沐若水电站工程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海外项目之一,地处马来西亚婆罗洲岛的砂捞越州。坝址位于拉让(Rajang)河流域源头沐若河上。受地质条件制约,人工骨料采用砂岩骨料。由于料场砂岩微风化,导致人工砂石粉含量偏高,达到25%左右。为经济有效地解决人工砂石粉含量偏高问题,沐若工程建设部开展了掺石粉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并应用。结合试验结果及实际浇筑情况,阐述了掺石粉混凝土在沐若水电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不同石粉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推荐了适用于沐若水电工程的掺石粉混凝土配合比,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对人工砂质量指标、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与抗压强度的影响,总结出一些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砂中一定比例的石粉含量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为中低强度混凝土选择合理的人工砂石粉含量提供了试验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亭子口水利枢纽左岸天然砂石骨料生产系统生产的砂中石粉含量只有10%左右,无法满足碾压混凝土生产需要,需外掺石粉增加石粉含量.通过试验研究了14%、16%、18%、20%不同石粉含量对碾压混凝土的拌和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并与基准碾压混凝土进行了对比.根据试验研究成果,综合碾压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提出,亭子口水利枢纽大坝碾压混凝土用人工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控制在16%~18%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机制人工砂混凝土中的石粉含量多少,一直以来争议颇多,不同的行业标准对于机制人工砂中石粉的定义及质量技术要求存有差异,为使机制人工砂中石粉在混凝土中合理利用,通过实际工程试验研究认为:随着人工砂中石粉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之提高,在人工砂石粉含量最佳范围内,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的比率最大,为机制人工砂混凝土提供了可参考的石粉的最优含量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8.
刘漫远 《人民长江》2011,42(3):69-71
锦屏一级水电站在采用大理岩轧制混凝土骨料的生产性试验中,发现在不同的破碎设备及不同的试验工况条件下,大理岩轧制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小、石粉含量高、砂的颗粒级配差。为控制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及提高成砂率,分别进行了圆锥破、反击破、立轴破、棒磨机在不同破碎工况下的专项工艺试验。通过试验,所选用的生产工艺为:中碎采用反击破,制砂采用立轴破,人工砂石粉含量控制采用选粉机剔除的全干法生产工艺。系统投产后,成功控制了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细度模数和含水率。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因《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修订更新导致新旧版本试验规程所推荐的石粉含量试验检测方法变化对试验检测结果的影响,结合黄登水电站工程实际,开展了不同试验检测方法对灰岩人工砂石粉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及规律试验研究,试验共检测灰岩人工砂石粉含量535组。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检测方法对灰岩人工砂石粉含量检测结果影响显著,且具有一定规律性;②采用“湿筛水洗法”与“颗粒级配干筛法”得到的石粉含量结果差值和“湿筛水洗法”得到的微粒含量结果数据分布情况基本满足正态分布曲线;③采用2种试验方法检测的常态砂和碾压砂石粉含量结果差值分别为5%~9%和4%~8%,平均差值分别为6.7%和5.2%;④灰岩常态砂和碾压砂微粒含量在石粉含量中所占比例基本相同,约为石粉含量的80.4%。  相似文献   

20.
邹宏超  齐拥军 《人民长江》2013,44(14):78-80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混凝土细骨料是由大理岩加工而成,制砂工艺采用全干法制砂,因大理岩加工性能较差,其加工质量控制尤为关键。通过试验并结合砂石系统实际生产情况,对成品砂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不稳定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原状砂的级配差异、含水率变化、以及开挖运输造成的物料分离是影响成品砂质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此,采取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圆满解决了成品砂质量波动问题。其工程实践,为利用大理岩制砂用于大坝混凝土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