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除O_2的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_2SO_4以及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Cl溶液中,用恒电位法在低碳钢电极表面制备腐蚀产物,并原位监测低碳钢的开路电位,用SEM观察腐蚀形貌,用XRD确定腐蚀产物的相组成.结果表明.在0.1 mol/L NaHCO_3溶液中,低碳钢的开路电位最终处于再钝化区间,其表面未观察到明显的腐蚀现象;在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_2SO4溶液中,低碳钢的开路电位最终处于再活化区间,其表面发生均匀腐蚀;在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Cl溶液中,低碳钢的开路电位最终亦处于再活化区间,而其表面却发生局部腐蚀,XRD结果表明,低碳钢表面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_3O_4和α-FeOOH.  相似文献   

2.
《铸造技术》2015,(7):1764-1766
将排水管道用Q235低碳钢,在无氧条件下浸泡在NaHCO3溶液中,研究NaHCO3浓度对其极化曲线、开电位、电化学阻抗谱、腐蚀产物及其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酸氢钠溶液浓度高于0.02 mol/L时,Q235低碳钢表面被钝化,低于这个值时,Q235低碳钢将处于活性溶解状态。  相似文献   

3.
对Ni Cu低合金钢在模拟深层地下水环境,即除氧0.1 mol/L Na HCO3+0.1 mol/L Na Cl溶液中,原位监测其在长时间浸泡条件下的开路电位变化曲线及阻抗谱的演化,研究电极表面的腐蚀演化规律,并与相同条件下低碳钢的腐蚀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i Cu低合金钢在本实验溶液中的耐蚀性要显著优于低碳钢,尤其是其耐局部腐蚀的能力更优.合金元素Ni富集在内锈层中,可能以Ni Fe2O4的形式存在,而合金元素Cu的富集不明显,可能的存在形式为Cu Fe O2.  相似文献   

4.
阳靖峰  董俊华  柯伟  陈楠 《金属学报》2011,47(2):152-156
研究了在pH值分别为8,9和10的除氧硼酸缓冲溶液中,低碳钢腐蚀产物对其活化/钝化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8时,低碳钢一直处于活性溶解状态,不受腐蚀产物影响;在pH值为9和10时,表面腐蚀产物使低碳钢钝化,其腐蚀电位最后稳定于钝化区间.XPS和XRD等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由FeB(OH)12B4O7和γ...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纯金和铂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阳极行为。循环动电位法研究表明,金电极极化时会出现2个氧化峰和1个还原峰,而铂电极只有1个析氧反应峰出现。将硫酸浓度从0.5 mol/L增加到1mol/L时,金电极的峰电流密度增加2倍。动电位法研究表明,增加搅拌速度会提高金的钝化区域,而对铂电极无影响。2 h的恒电位法研究表明,在1mol/L硫酸溶液中,在3个不同的阳极电位极化下,1.4 V时金电极的腐蚀速率最低。电化学噪音技术测试研究表明,在16 h的电位衰退中,在恒电位极化时所形成的钝化膜已经溶解。  相似文献   

6.
通过浸泡法、动电位极化法、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X)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Zr_(56)Cu_(19)Ni_(11)Al_9Nb_5非晶合金分别在3.5%的NaCl、1mol/L的NaOH和1mol/L的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试样在3.5%的NaCl、1mol/L的NaOH和1mol/L的H_2SO_4溶液中浸泡2 256h后,肉眼未发现明显腐蚀。SEM观察发现试样发生局部腐蚀,耐腐蚀性在3.5%的NaCl溶液中最差,在1mol/L的NaOH溶液中次之,在1mol/L的H_2SO_4溶液中最好。动电位极化测试结果表明,在3.5%的NaCl溶液中未发生钝化,由于Cl~-的破坏作用,钝化膜发生局部溶解,腐蚀电流密度最大,耐腐蚀性最差。在1mol/L的NaOH和1mol/L的H_2SO_4溶液中发生钝化,生成致密而稳定的钝化膜,且在1mol/L的H_2SO_4溶液中自腐蚀电位和点蚀电位更高,腐蚀电流密度更小,钝化区更宽,钝化膜的稳定性和保护性能更好,耐腐蚀性更好。EDX和XPS分析表明,试样在3.5%的NaCl、1mol/L的NaOH和1mol/L的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产物主要为ZrO_2、Cu_2O、Al_2O_3、NiO和Nb_2O_5。  相似文献   

7.
吴群  刘玉  杜荣归  林昌健 《金属学报》2008,44(3):346-350
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以及Mott-Schottky曲线的测试,研究了预钝化电位对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钢筋的钝化作用及氯离子对钢筋钝性的影响.结果表日月,在室温下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电位为-0.200-0.200 V范围于不同电位分别预钝化4800 s后,钢筋表面均处于钝态;钝化膜内浅层施主浓度随预钝化电位的升高而减少,深层施主浓度则增加;预钝化电位为0.200 V时,钢筋钝化膜的电荷转移电阻最大;预钝化后的钢筋在含氯离子0.01-0.08 mol/L,pH值为1250的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浸泡24 h后,其表面钝化膜表现为高掺杂的n型半导体,在015-0.47 V电位区间内表现为一种类型的施主浓度,施主浓度随氯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浸泡法和动电位极化法研究了锆基非晶合金(Zr_(0.55)Cu_(0.30)Al_(0.10)Ni_(0.05))_(99)Y_1的腐蚀行为。试样在3.5%的NaCl溶液中浸泡49h后肉眼观察到点蚀,在1mol/L的H_2SO_4和1mol/L的NaOH溶液中浸泡434.5h后肉眼未观察到明显腐蚀。在3种腐蚀介质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均显示了钝化区,耐腐蚀性较好。在3.5%的NaCl溶液中自腐蚀电位最低,为-0.323V_(SCE),腐蚀电流密度最高,为7.6×10~(-5 )A/cm~2,钝化区范围最窄,为0.438V,耐腐蚀性最差。其次是在1mol/L的NaOH溶液中,在1mol/L的H_2SO_4溶液中耐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表面膜组成与腐蚀行为的关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XPS分析钢筋经模拟混凝土孔隙液浸泡后表面膜的化学组成,结合线性极化法和动电位扫描阳极极化曲线测试,研究钢筋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表面膜化学组成与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关联.结果表明:钢筋在纯模拟液中处于钝化状态.在含Cl和不同pH值的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随着Cl~-浓度的增加和pH值的降低,钢筋的腐蚀电位负移,电流密度增大;钢筋表面钝化膜Fe~(2+)的含量增加,Fe~(3+)的含量减少.当模拟液中外加Cl~-浓度达0.6mol/L或pH值降至11.31时,钢筋表面不发生钝化,但加入0.24mol/L NaNO_2缓蚀剂后又可使钢筋钝化从而抑制腐蚀.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化学技术(动电位极化曲线,自腐蚀电位,EIS,Mott-Schottcky(MS)曲线及循环伏安曲线)和表面分析方法(SEM和原位Raman光谱)研究了空冷20SiMn钢在pH值均为10.64的3种浓度的碳酸盐缓冲液和浓度恒定为0.437×10-3mol/L的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0SiMn钢在NaOH溶液中发生了均匀腐蚀,经Fe(OH)2转变为最终产物a-Fe2O3和g-FeOOH;在低浓度碳酸盐缓冲液中发生了局部腐蚀,经绿锈GRs得到最终腐蚀产物a-Fe2O3和bFeOOH;在高浓度碳酸盐缓冲液中发生了钝化,并且受可溶性离子Fe(CO3)22-的影响,钝化膜的耐蚀性随碳酸盐总浓度的升高存在极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动电位电化学阻抗谱(DEIS)和SEM研究了X80管线钢在NaHCO_3溶液中的阳极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随着HCO_3~-浓度增加,X80管线钢腐蚀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X80管线钢钝化的临界HCO_3~-浓度为0.009 mol/L.随着HCO_3~-浓度增加,极化曲线阳极电流峰发生变化,当HCO_3~-浓度低于0.009 mol/L时,无阳极电流峰;当浓度在0.009—0.05 mol/L时,有一个阳极电流峰;当浓度增加到0.1 mol/L时,出现两个明显的阳极电流峰,且第1峰与第2峰的峰值电流比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DEIS结果与动电位极化曲线完全对应,二者相结合可以很好地研究在不同电位下NaHCO_3溶液中X80管线钢的腐蚀行为,同时对其腐蚀产物和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开路电位、循环极化法和腐蚀形貌表征研究了微量Cl~-与温度对7150-T76超高强度铝合金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低Cl~-浓度的溶液中,铝合金主要发生点蚀;温度升高、Cl~-浓度增大,晶间腐蚀的倾向逐渐变大。微量Cl~-(20 mmol/L)致使开路电位(OCP)显著负移;温度升高OCP逐渐降低,且在60~70℃温度范围内发生突变,表明腐蚀机理发生变化。还分析了循环极化曲线的各个电位和电流密度参数随Cl~-浓度和温度的变化。点蚀转换电位Eptp的出现表明被侵蚀后的铝合金表面的钝化是分步进行的,Eptp随Cl~-浓度的增大逐渐负移。自腐蚀电流密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再减小,而自腐蚀电位逐渐负移,均可归因于高温溶液中溶解氧减少的缘故。此外,也论证了自腐蚀电位和再钝化电位的差值ΔE3(Ecorr-Erep)作为评价局部腐蚀发展程度标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化学测量技术、表面表征技术和失重实验研究了Q235低碳钢在同一溶解氧不同浓度NaHCO3溶液中的活化/钝化行为。研究表明,Q235钢在浸泡初期和后期,腐蚀行为显著不同,尤其是在低浓度NaHCO3溶液中,这与样品表面覆盖的腐蚀产物有关。在高溶解氧条件下,HCO3-浓度影响低碳钢的腐蚀动力学。当HCO3-浓度较低时,低碳钢腐蚀反应主要受电荷转移过程控制;而在高浓度NaHCO3溶液中,腐蚀反应则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HCO3-通过影响 Q235 钢表面腐蚀产物形态及致密度进而影响 Q235 钢的腐蚀速率。随HCO3-浓度的增加,腐蚀产物致密度增加,保护性增强,Q235钢腐蚀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面扫描与线性扫描技术相结合,研究了HR-2不锈钢在0.5 mol/L H2SO4+0.1 mol/L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HR-2不锈钢在该溶液中的开路电位、活化电位及钝化区电位分别为:-0.4 V、-0.23 V、0.0 V ~ 0.8 V,基底保持开路电位和活化电位时,探头最大电流为9.5 nA和35.2 nA,基底形成钝化膜后探头电流明显减小;当探头电位为-0.2 V时能有效氧化基底产生的H2,0.6 V时能有效氧化基底反应产生的Fe2+,探头-基底间距为20 μm时,可较好地表征基底活性;当溶液中硫脲浓度为0.75 mmol/L时,有最佳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化学方法测量316L不锈钢在不同浓度磷酸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恒电位极化曲线和M-S 曲线,利用 XPS 技术对钝化膜的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16L 不锈钢在空气中和磷酸溶液中形成的钝化膜均具有双层结构,内层主要含Cr2O3,在空气中形成的钝化膜外层为Fe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在磷酸溶液中形成的钝化膜外层则为Fe的氧化物和磷酸盐。当磷酸浓度小于1 mol/L时,316L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受到的破坏较小,其依旧维持较好的耐腐蚀性,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钝化膜会由致密变疏松;当磷酸浓度大于1 mol/L时,表面钝化膜受到的破坏较为严重,耐腐蚀性明显降低,钝化膜变薄且疏松,但是难溶腐蚀产物的生成相对减缓了钝化膜被破坏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浸泡法、动电位极化法、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研究了Zr_(56)Cu_(19)Ni_(11)Al_9Nb_5非晶合金试样在不同浓度HCl溶液中的腐蚀和电化学性能。浸泡试验结果表明,非晶合金试样分别在0.01、0.1和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2 256h以及在2mol/L HCl溶液中浸泡720h后均未发现明显腐蚀,显示良好的耐腐蚀性。随着HCl溶液浓度进一步增加,非晶合金耐腐蚀性变差。在5mol/L HCl溶液中浸泡168h后腐蚀严重。动电位极化测试表明,随着HCl浓度增加,自腐蚀电位逐渐降低,从0.402V(vs.SCE)逐渐降低到-0.245V(vs.SCE),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增大,从5.212×10~(-8 )A/cm~2增加至6.095×10~(-5 )A/cm~2,耐腐蚀性逐渐变差,与浸泡试验结果一致。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表明腐蚀产物主要为ZrO_2、Cu_2O等氧化物。  相似文献   

17.
采用质量损失法、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在0.2 mol/L Na Cl溶液中不同浸泡时间及温度条件下HCO-3对X80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 Cl溶液中,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X80管线钢自腐蚀电流密度的变化趋势为快速增大→急剧减小→缓慢增大,HCO-3对X80管线钢的腐蚀作用由抑制转为促进,钢基体表面以全面腐蚀为主转为以局部腐蚀为主;随着腐蚀温度的增加,X80钢腐蚀速率增大;X80管线钢的耐蚀性及腐蚀形态与试样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膜的完整性和致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在硼酸缓冲溶液中,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半导体电容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Clˉ浓度(0.5-2 mol/L)和溶液温度(25-80℃)对690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并结合AFM,XPS及电位-pH图分析了钝化膜层的腐蚀产物.结果表明,不同Clˉ浓度和温度的溶液中,690合金均表现出沿晶腐蚀和二次钝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2008年南京长干寺出土的北宋七宝阿育王塔鎏金银基体及其腐蚀产物成分,并根据银基体成分按传统工艺自行冶炼、加工出模拟的银试样.用电化学、OM、XRD、XRF、SEM-EDS技术研究并比较了银试样在不同浓度Na2S溶液中的腐蚀电位与电流、腐蚀产物成分、形貌、晶粒度等.结果表明,Na2S浓度由20 mg/L升高到5.0×104mg/L(5%Na2S)时,自腐蚀电位Ecorr负移0.70V,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从0.274μA/cm2升高至1.056μA/cm2,腐蚀倾向和速度大幅度增加.在20 mg/L Na2S溶液中-0.31 V~1.8 V范围内极化,银试样始终处于活化溶解状态.在5%Na2S溶液中,腐蚀活化区电流密度从1.056μA/cm2迅速升高至1.56×104μA/cm2,并以较大的腐蚀电流密度(约1.56×104μA/cm2)进入钝化区并维持钝态;分别在20 mg/L和5%Na2S溶液中活化区恒电位+0.3 V、-0.8 V极化不同时间后,腐蚀产物主要为Ag2S.随着Na2S溶液浓度的增大,试样表面S2-腐蚀活性中心增多,Ag2S晶体成核速率增大,而腐蚀产物的晶粒度则由20μm减小到1.86~5.10 nm.  相似文献   

20.
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chottky方法研究了溶液浓度和Cl~-对X70钢母材及其焊缝在Na_2CO_3+NaHCO_3溶液中电化学腐蚀行为影响。结果表明,X70钢母材和焊缝在0.1~1.0 mol/L(Na_2CO_3+NaHCO_3)溶液中都能形成稳定的钝化区间。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钝化膜的稳定性增加。X70管线钢母材和焊缝的钝化膜均呈现出n型半导体特征,且施主密度与维钝电流密度的变化趋势相同。Cl~-在1.0 mol/L(Na_2CO_3+NaHCO_3)溶液中,对焊缝组织的吸附现象存在显著特征,主要吸附于氧空位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