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趋势,作为西部重要城市,成都也在积极探索建筑工业化的实施和发展。文章介绍了成都市首个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绿地东村幼儿园在建筑设计、构件预制、现场吊装、BIM应用等方面进行的建筑工业化探索。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1995年,建设部下发了《建筑工业化发展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工业化建筑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因此,尽快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就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有关工业化建筑在我国落地实践的相关论著文章中,有一个问题始终无法回避,那就是建筑大规模工厂生  相似文献   

3.
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施工高效的优点,已然成为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代表,但其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运用现状,在装配式建筑中引入BIM技术。主要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内各阶段的BIM技术应用情况,BIM技术的引入能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各阶段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建筑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建筑业数字化发展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设信息》2015,(6):34-37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不知不觉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内的流行语。"建筑工业化"对很多人来说仍比较陌生,但这种生产模式正为我国建筑业带来革命性变化。建筑工业化是以技术集成型的规模化工厂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的手工生产方式,以工业化制品现场装配取代现场湿作业施工模式,实现住宅部品部件生产的工厂化、施工现场的装配化的绿色建造模式。当然建筑工业化并不是简单地搭积木,而是集设计、制造、施工为一体的运行模式,每个部分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托,相互关联。其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业化得到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某些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首先讲述了我国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我国应该在结构装配化施工、取消或减少湿作业、扩大工厂预制范围、设备安装工程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从而有效加速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最后提出建筑工业化进程中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俞建华 《建筑》2012,(23):31-33
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传统建筑业借鉴工业化的管理模式,向新型工业化转变,是现代建筑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筑业走新型工业化管理的道路,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建筑施工领域的工厂化生产,不是将建筑结构件工厂化预制、现场组装之类的狭义上的工业化,更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工业化、机械化,而是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现场现浇的主体抗震结构和预制楼板的抗震设计方法及其他抗震措施,提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指出主体抗震结构现场现浇、楼板和其他辅助构件工厂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建筑工业化推广应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为推广建筑工业化新技术,促进建筑业科学发展、绿色发展,2013年6月26-27日,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建筑新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推广应用技术交流与现场观摩会在天津召开。会议由中建协科技推广部与建筑技术分会承办。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徐义屏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建筑技术分会会长王俊、天津市建筑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黑金山致辞。中建协副秘书长刘宇林、天津住宅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庆年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区、有关行业建筑业(建设)协会及建筑业企业参会代表近200人。会议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许杰峰主持。中国建筑业协会徐义屏副会长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领会并贯彻执行"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建筑业发展的指导方针,用  相似文献   

9.
建筑业进入转型和创新发展关键期,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重要部分,其发展新业态正在构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业采用现场制造较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为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实现建筑工业化,本文通过分析国外以及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是建筑业的发展方向,但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理清制约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制定政策、推进建筑工业化,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支撑环境引入到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中,提出了建筑工业化支撑环境的基本概念,对其一般构成进行简要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理论,建立了支撑环境关键因素的因果关系—— 反馈模型,通过回路分析,研究了支撑环境内在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崔愷 《建筑》2023,(7):45-46
当前,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成为行业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智能建造是新时代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引领着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通过推行工厂化生产、装配化安装,我国建筑品质和质量均逐步提升。在推行建筑工业化的过程中,如何克服设计乏味和建造样式单一的问题,这需要全行业在探索和实践中找出最佳答案。下面,我从建筑师视角谈谈如何用工业化思维做设计。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我国开始探索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之路,通过标准化住宅建设实践,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建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建筑》2016,(8)
正建筑工业化到底是什么?当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五化":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结构装修一体化、过程管理信息化。"在工厂里生产出来房子的梁、柱、墙、板等部件,然后把它们运输到施工现场,像积木一样搭建成房子",这种"搭积木建房子"的观点只是人们对"现场施工装配化"这一环节的直观理解。透过这一表象,建筑工业化给传统建筑业带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内目前工业化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现代设计集团组织课题组开展了针对国内外工业化建筑技术进展的调研。本文介绍了课题组对台湾地区的工业化建筑进展的现场考察、技术交流和调研的成果汇总,通过对台湾地区不同类型的工业化建筑以及工厂生产流水线进行参观考察,与工业化建筑的相关设计和管理人员沟通交流,总结了台湾地区工业化建筑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业"十四五"规划出台和"双碳"相关政策推动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新建游客服务中心采用模块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形式,从模数组合选取、构造措施、节点防水、信息化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技术攻关.采用工厂装配与现场基础施工信息共享,同步进行,缩短了工期.基于BIM技术和信息共享,模块化钢结构采用工厂化定制和预组装...  相似文献   

15.
装修、机电工程用工量大、品种多、现场工作量大,实行工厂预制装配化的难度较大。在装修施工阶段施工项目众多,各工种须互相配合;且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量日益增多,日趋复杂。结合装修、机电工程特点,分析其建筑工业化推行要点,以加快建筑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记者日前从津洽会暨PECC博览会签约仪式上获悉,天津市北辰区政府与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投资框架协议",后者将投资20亿元人民币在北辰区兴建世界级的绿色建筑研发制造基地,以工业化的技术和施工方式对建筑业进行改革,推动建筑业从手工建造时代进入工厂制造时代。建筑工业化的核心技术是指预制构件装配式集成建筑技术,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要想加快建筑工业化发展步伐,还需要针对行业弊病进行深入技术研究,不断推进我国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发展。笔者通过对我国建筑生产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中建科技多年PC构件工厂运营和装配式建筑施工经验,针对工厂智能制造和现场智能建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创新需求,为实现我国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及转型升级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部分地方主管部门误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目标就是预制装配化,把建筑产业现代化狭隘地理解为"像造汽车一样在工厂里造房子","像搭积木一样在现场造房子"。预制装配化是建筑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我国的建筑业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可能相差几十年,不能对照国外的工业化水平来要求我们。我国的建筑技术进步较慢,科技贡献率可能在诸多产业中仅略高于农业,技术人员和工人还有许多方面要更新知识,现在少数城市的装配率只有约15%左右,要提高到中等城市30%的目标,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19.
建筑工业化说起来并不新鲜,有好几千年历史了.秦砖汉瓦难道不是在工厂——窑厂里生产出来的吗?只不过工业化率不高,在施工现场还有大量的铺砌工作.再说,古代的砖瓦建筑也未普及,农舍中就有大量的夯土墙、茅草屋顶等. 现代的建筑工业化在施工现场劳动量大为减少的同时,还要增加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施工图除了要指导现场安装外,还要向上游的生产环节延伸,指导工厂制作.  相似文献   

20.
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美国建筑工业化进展迅速,这不仅反映在主体结构件的通用化上,而且特别反映在各类制品和设备的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上。除工厂生产的活动房屋和成套供应的木框架结构的预制构配件外,其它混凝土构件与制品、轻质板材、室内外装修以及设备等产品十分丰富,种类达数万,用户可根据产品目录,从市场上自由买到所需产品。美国发展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特点是基本消除现场湿作业,同时具有较为配套的拖工机具。轻质板材、装饰制品、以及设备组合件,花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