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中国建筑史写作中“厅堂”之建筑和构架类型双重涵义出发,回顾与梳理现代研究及古代文献中“厅堂”的意涵及其渊源,提出作为构架类型的厅堂并非《营造法式》的原意,而是来自现代建筑史学者的诠释;并指出,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知识体系转型为条件发展起来的关于中国建筑的“结构”话语,使作为构架类型的“厅堂”成为可能;也正是这一新的知识生产条件与《营造法式》时代间的断裂,及两者被容纳于同一词语中的状态,造成了词语的“分裂”. 相似文献
3.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防灾减灾策略——值此汶川“5·12”巨灾三周年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的《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一书中,有一篇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2008年7月23日在世界遗产大讲堂上所作来自文化遗产保护抗震救灾前线的报告。文中说,截止2008年7月下旬,我国共有7省(市)的169处国家重 相似文献
4.
《时代建筑》杂志自创刊30年以来,始终记录并参与中国建筑的当代叙事。《时代建筑》聚焦当代中国,以批判性的媒体内核、多层次多角度的选题策略、高水准的学术品质、多元的传媒平台与当代中国建筑形成了良性互动,推动了当代中国建筑学科的繁荣与发展。文章对《时代建筑》30年历程进行总结和剖析,并勾画未来发展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5.
“物质观”是人类对客观存在世界的最基础性的认识,只是迄今看来,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人类,所形成的“物质观”认识是不同的;而不同的物质观认识,会支配着人类作出不同的生存活动的行为动作,这也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
主要源于西方文明的现代科学,其“物质观”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并以近现代以来发展的高速演变而令人目不暇接,甚至有点眼花缭乱了.带有“量子”特性的现代科学所形成的“物质观”概念认为,一切物质都因具有一定的“能量”,使“能量子”成为物质的最基本单元的微粒.或者说,现代科学给予了物质的“量子化”概念.而后,“能量”便被认为是物质的最基本属性,且还有两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能量状态的不同微粒区别,一种是连续的“流体态”能量子,一种是游离的“刚体态”能量子(参见图30.1).自然界的任何物质,便都是由这两种能量子来构成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9)
费孝通教授在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写成了《乡土中国》一书,本书中关于中国社会的描述堪称经典,虽然本书的成书背景离我们已经久远,但是书中的观念依然适用于现在的中国社会。本文主要是从差序格局这一中国传统社会的格局出发,探讨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私"的问题,并总结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具有相对性,以及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道德标准也是私人的道德的观点,之所以做这方面的工作,是因为笔者认为,千百年来的"私"文化,在不断变迁的现代的中国社会中仍然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安藤忠雄建筑中三个突出侧面的分析,发掘出隐藏于安藤忠雄建筑作品独特建筑美学表象下,西方现代建筑、日本的传统美学,以及根植于日本特殊风土思想相综合而成的建筑美学追求,从而更好的理解安藤建筑的创作实质。 相似文献
8.
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几个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设计使用年限的起源与作用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建设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开始标注设计使用年限。这一概念起源于1997年4月1日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第六十条:建筑物在合理使用寿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以"组构"作为切入点,将坂本一成及其合作者的《建筑构成学—建筑设计的方法》置于后维特鲁威时代建筑"组构"理论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理解,提出该书不仅是"组构"理论的最新发展,而且也是坂本一成"日常的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指出,在当下建筑实践越发热衷"非组构"性的"强形式"再分的情况下,该书的意义恰恰在于它提供了一条基于"组构"的"弱形式"建筑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