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美藤果及其果油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对美藤果及其果油中主要营养成分和风险成分(塑化 剂及多环芳烃)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对美藤果油的主要质量指标和特征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 地的8 个美藤果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为0.543~1.695 mg/kg、多环芳烃含量为111.65~282.21 μg/kg; 2 个美藤果样品的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44.70%和48.00%,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31.50%和29.46%;4 个美藤 果油样品中甾醇、VE含量分别为190.16~225.51 mg/100 g和177.99~208.14 mg/100 g;10 个美藤果油样品中塑 化剂含量为0.94~130.97 mg/kg、多环芳烃含量为207.92~1 139.47 μg/kg;4 个美藤果油样品酸价、过氧化值、 碘值、皂化值、磷脂质量分数分别为0.45~2.70 mg KOH/100 g、0.57~3.05 mmol/kg、189.98~193.39 g/100 g、 189.71~195.10 mg KOH/g及0.00%~0.10%;美藤果油主要由6 种脂肪酸组成,其中亚麻酸质量分数最高,占总脂 肪酸的44.28%~46.45%,亚油酸质量分数次之,占37.88%~40.19%,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92%以上。总的 来看,美藤果油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但不同的美藤果油样品中塑化剂及多环芳烃含量情况差异很大,个别油样中 塑化剂含量明显超出国标限量,因而油脂加工厂应加强对美藤果油生产中塑化剂的风险监控。  相似文献   

2.
以燕麦切粒为原料,进行超临界CO_2萃取燕麦油工艺研究及燕麦油品质分析。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各因素对燕麦油萃取率的影响;其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燕麦油的工艺参数;最后用GC-MS分析燕麦油的脂肪酸组成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燕麦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装料量50 g、静态萃取时间74 min、动态萃取时间160 min、萃取压力45MPa、萃取温度50℃,在此工艺条件下燕麦油萃取率可达56.99%;超临界CO_2萃取的燕麦油澄清透明,呈金黄色,具有特殊的麦香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7.49%。  相似文献   

3.
《粮食与油脂》2013,(6):4-6
该文概述美藤果起源及国内外资源分布情况,介绍美藤果油制备工艺及理化性质,并分析其安全性和营养作用,为美藤果油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美藤果及美藤果油的理化性质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藤果粗蛋白质、粗纤维素、总糖及淀粉含量分别为28.87%、24.92%、6.33%和4.15%;美藤果油相对密度(d2020)为0.928 6,折光指数(n20d)为1.482 2,酸值(KOH)为0.46 mg/g,皂化值(KOH)为191.4 mg/g,碘值(I)为191 g/100 g,过氧化值为2.45 mmol/kg;美藤果油中共检出7种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3.83%)、硬脂酸(3.09%)、油酸(8.39%)、亚油酸(38.11%)、亚麻酸(45.6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46%。  相似文献   

5.
旷春桃  吴斌  唐宏伟  向舒  贺剑扬 《食品与机械》2016,32(11):154-157,228
为了充分利用山桐子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山桐子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山桐子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山桐子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147min,萃取温度53℃,萃取压力24 MPa;在该条件下,山桐子油得率为(38.25±0.41)%。山桐子油得率和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极显著(P=0.000 9)。GC—MS结果表明,山桐子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1.33%,亚油酸含量为71.43%。山桐子油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资源,超临界CO_2可以高效萃取山桐子油。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压榨法、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水代法3种制油方法对枸杞籽油的脂肪酸组成、酸价、过氧化值、VE以及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制油方法中,水代法制取的油脂,其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制油方法;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取的油脂,其亚麻酸、油酸、VE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制油方法;3种制油方法所得油脂过氧化值及酸价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压榨法制取的油脂(压榨油)为最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压榨法、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水代法3种制油方法对枸杞籽油的脂肪酸组成、酸价、过氧化值、VE以及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制油方法中,水代法制取的油脂,其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制油方法;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取的油脂,其亚麻酸、油酸、VE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制油方法;3种制油方法所得油脂过氧化值及酸价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压榨法制取的油脂(压榨油)为最高。   相似文献   

8.
牛延菲 《中国油脂》2021,46(7):109-113
以酸值、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脂肪酸组成、22种无机元素含量为品质评价指标,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抗氧化活性评价指标,对比研究中国云南普洱、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泰国、秘鲁4个不同产地美藤果油的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中国云南普洱、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泰国、秘鲁的美藤果油酸值(KOH)分别为0.98、0.84、1.02、1.15 mg/g,过氧化值分别为0.07、0.06、0.10、0.11 g/100 g,碘值(I)分别为194、190、191、194 g/100 g,皂化值(KOH)分别为192、190、194、193 mg/g,均在我国粮食行业标准LS/T 3264—2019规定的范围内;不同产地美藤果油主要脂肪酸组成均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其中亚麻酸含量最高,亚油酸含量次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1%以上;不同产地美藤果油中Al、Co、Ni、As、Mo、Ag、Cd、Sb、Ba、Hg、Tl、Pb重金属元素含量极低,均含对人体有益的Na、Mg、K、Ca、Mn、Zn元素,产地为中国云南普洱的美藤果油含有较高的Fe元素;当美藤果油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4个产地的美藤果油DPPH 自由基清除率均大于80%,其中中国云南普洱的美藤果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以稳定化小麦胚芽为原料,分别采用亚临界丁烷、超临界CO2和有机溶剂萃取小麦胚芽油,通过对比分析小麦胚芽油得率、水分含量、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脂肪酸组成、VE以及氧化稳定性指数(OSI),研究萃取方式对小麦胚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萃取方式中,超临界CO2萃取的小麦胚芽油水分含量最高,为4.32%;亚临界丁烷萃取的小麦胚芽油的得率(9.24%)、OSI(2.55 h)、VE含量(3 749.79 mg/kg)最高,而有机溶剂萃取的小麦胚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最高;萃取方式对小麦胚芽油的脂肪酸组成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小麦胚芽油的品质受萃取方式的影响,亚临界丁烷萃取的小麦胚芽油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0.
应用高压匀质法制备美藤果油水包油型乳液。以乳液的平均粒径和分散系数(PDI)为指标,探究Tween乳化剂类型、油质量分数、乳化剂添加量、剪切速率及均质压力对乳液的平均粒径以及PDI的影响。通过测量储藏期内乳液的粒径变化、油相氧化程度(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含量)、液滴的自扩散系数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进一步探究储藏期内乳液的物理、氧化以及水解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乳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Tween60添加量1%、油质量分数10%、剪切速率16 000 r/min、均质压力40 MPa,此条件下制备的乳液平均粒径为(218. 27±2. 21) nm,PDI为0. 118±0. 002;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美藤果油乳液在14 d的储藏期间内具有较好的耐受pH、盐离子的物理稳定性和较高的氧化稳定性,并且未发生明显的水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析进口美藤果油中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脂肪酸甲酯(fatty acid methyl esters,FAMEs)、生育酚以及多酚等常见的植物油成分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结合光电二极管阵列(photo-diode array,PDA)、荧光成像(?uorescence,FR)、常压化学解离器(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APCI)、电喷雾电离器(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气相色谱火焰离子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以及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技术,对冷榨获得的美藤果油中的TAG、多酚、生育酚以及FAMEs等主要化学成分特征进行解析。结果: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大约占FAMEs总量的93%。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亚油酸(linoleic,L)和亚麻酸(linolenic,Ln),含量分别达到了50%和36%。主要的TAG类型包含LLnL、LnLnLn和LnLLn三类,LnLLn型约为22.2%。生育酚中,γ-生育酚的含量最高,超过了生育酚总量的50%。多酚成分中,21种类型的多酚通过PDA和MS质谱信息被完整地解析出来。结论:美藤果油富含的L和Ln以及大量生育酚等营养物质,是一种优质食用油。  相似文献   

12.
印加果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印加果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测定了印加果种子在12个生长时期中的脂肪酸组成,并利用荧光显微技术对印加果种子发育过程中种仁细胞内油体进行了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印加果种子在发育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渐增趋势,至成熟时含量达92.15%,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二者含量达85.32%;饱和脂肪酸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种子成熟时棕榈酸和硬脂酸总含量仅7.06%;结合细胞学观察,从样品9~样品11时期为印加果种子油转化高峰期,最佳采摘期为开花后120 d之后。  相似文献   

13.
绿色新资源食品——美藤果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藤果是从厄瓜多尔引种于云南普洱的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美藤果是一种高油脂、高蛋白、高维生素E含量的油料植物.直接冷榨提取的美藤果油理化指标可达到国家食用油标准,不需精炼,且食用安全无毒.与其他食用植物油脂肪酸比较,美藤果油的脂肪酸组成合理,不饱和程度高,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食用植物油.由于美藤果的种植周期短、营养丰富,在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和药用工业方面的开发利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4.
3种方法提取的玉米油品质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酶法、超临界CO2法和索氏抽提法分别提取玉米油,对得到的玉米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磷脂含量、不皂化物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从提取率和操作的安全环保性考虑,超临界CO2法提取更可取;从对健康危害低的角度看,水酶法提取的油脂酸值过大而索氏抽提法提取的油脂过氧化值过高,都不可取;从脂肪酸组成的角度看,3种方法提取的玉米油没有明显区别;从营养价值考虑,水酶法提取的玉米油品质高一些。3种提取方法各有优缺点,综合考虑超临界CO2提取法占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美藤果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脂肪酸、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并与常见食用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橄榄油)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方法基于国家标准与文献报道的方法对植物油中的脂肪酸、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进行检测。结果美藤果油的亚麻酸含量(43.62%)高于常见食用植物油,不饱和程度高,脂肪酸组成合理。植物甾醇含量为265.61 mg/100 g,高于花生油和橄榄油,且豆甾醇、维生素E含量都明显高于其他常见食用植物油。维生素E总含量为122.73 mg/100 g,其中δ-生育酚含量最高(59.69 mg/100 g)。结论美藤果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富含亚麻酸、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与常见食用植物油相比,美藤果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好的营养保健价值,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油。  相似文献   

16.
大豆胚芽油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波强化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分别提取大豆胚芽油。在对提取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将3种方法的萃取效率及所得胚芽油的理化性质、磷脂、不皂化物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萃取方法与油品的关系,全面评价萃取方法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的出油率最高,但提取时间长;超声波强化法的出油率次之,提取时间最短,但溶剂用量大;超临界CO2萃取法出油率较低,但时间较短,流程简单无溶剂残留。超临界CO2萃取法所得胚芽油的磷脂含量低,不皂化物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综合考虑,超临界CO2萃取法是提取大豆胚芽油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亚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CO2萃取、超声波提取和压榨4种方法对茶油提取率、感官品质、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临界萃取和超临界CO2萃取两种方法的提油率高,超过96%;提取的茶油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基本符合国标一级压榨成品油质量指标,可以省去现有的精炼工序;并更好的保留了茶油中VE、多酚、黄酮、甾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而亚临界萃取比超临界CO2萃取具有压力低、设备投入相对较小的优势,是一种高效益、高品质的茶油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