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新型耐磨齿板成分设计、热处理试验、力学性能试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新型齿板材质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新型耐磨齿板材料的AC1温度为700℃,AC3温度为850℃;耐磨性能较好的淬火热处理温度范围为860~920℃;材料的硬度随着回火温度先升高后降低,250℃回火硬度出现最高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冷却介质对贝氏体耐磨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低温回火及热轧后奥氏体化空冷低温回火耐磨板的组织为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油冷、水冷热处理耐磨板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经轧制、低温回火及奥氏体化空冷低温回火,新型贝氏体耐磨钢板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热轧后用控制奥氏体化介质冷却可以获得不同力学性能的耐磨钢板.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固溶温度及冷却速度对Ti3510钛合金锻件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固溶后空冷的合金相组成主要为α相及β相,固溶后水冷的合金相主要为α'相及β相,且有少量的α'相析出。显微组织表明,合金微观组织形貌对冷却速度十分敏感,固溶后空冷的合金主要为细小的针状或点状析出物,固溶后水冷的合金主要为板条状次生相。室温拉伸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空冷后的合金强度及塑性总体上缓慢提高,至800℃处理时强度达到最高,抗拉强度达到998 MPa,伸长率为10%。水冷处理后合金强度下降,但塑性提高。850℃固溶后水冷,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812 MPa,伸长率为25%。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冷却方式对1Cr13Ni马氏体不锈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别对经过钎焊热循环后的试样进行水冷、油冷、空冷和炉冷处理,研究钎焊热循环后不同冷却速度对1Cr13Ni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Cr13Ni马氏体不锈钢水冷淬火组织主要是马氏体、铁素体以及残余奥氏体。冷却速度越快,马氏体晶粒越细小,数量越多;试样的强度与硬度均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伸长率与断面收缩率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冷却速度较慢(炉冷)时,大量碳化物和部分铁素体沿奥氏体晶界析出,马氏体数量较少,材料的硬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均较低。水淬后抗拉强度最大,为1638 MPa。空冷后的伸长率最大,为22.48%。  相似文献   

5.
将汽车用含B钢板材22MnB5-10V(简称Y222)和26MnB5-5V(Y371)加热至960℃后进行不同冷却试验,通过金相组织分析、SEM形貌观察、XRD物相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不同冷却速度对含B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含B钢板材的热处理组织由随炉冷得到的沿轧制方向呈带状分布的珠光体、铁素体组织和开炉冷却得到的等轴状珠光体和铁素体组织逐步转变为空冷后以粒状和板条状贝氏体为主的组织;在风冷条件下得到马氏体组织;在油冷条件和水冷条件下得到单一的板条马氏体组织,且淬火的冷却速度越快,板条马氏体的板条束越细。因此,材料中微量的B可有效提高材料的淬透性,材料的硬度随冷却速度的提高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6.
冷速对TC11合金β加工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曾卫东  周义刚 《金属学报》2002,38(12):1273-1276
研究了TC11钛合金β加工后不同冷却速度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冷可以减少晶界α的析出,晶内得到短、细、无规则排列的针状α组织,采用空冷(尤其是炉冷),晶界α连续完整,晶内α粗大,平直,并有大块α出现,β锻造后快速冷却在提高强度的同时改善了塑性,水冷的强度比空冷的强度约高出30MPa,而塑性明显同于空冷,可见,β锻后采用水冷是提高合金塑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将铁素体基体球墨铸铁加热到930℃保温2 h,分别采用炉冷、空冷、喷雾冷却和水冷,对试样进行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冷却方式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到930℃保温2 h,点状石墨略有减少,球状石墨尺寸有所增加且圆整度提高,并出现脱碳现象,个别球墨消失,留下黑色凹坑;冷却方式对石墨球无明显影响,而基体组织改变较为明显,炉冷时为铁素体基体,空冷和喷雾冷却时为铁素体和珠光体混合基体,而水冷时出现了马氏体。同时,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球墨铸铁的硬度呈现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20CrMn2Si2Mo耐磨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材料经轧制 300℃回火和轧制 920℃空冷 300℃回火态的组织由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属新型贝氏体组织;轧制 920℃油冷(或水冷) 300℃回火后的组织由板条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与轧制态相比,轧制 300℃回火可显著提高材料的韧性,轧制及920℃奥氏体化后,分别采用不同介质冷却的试验结果表明,材料在轧制 920℃空冷 300℃回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拉伸试验,结合金相、SEM、EDS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在线淬火冷却速度对6061、6005铝合金型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在线淬火冷却速度的增大,6061铝合金型材的抗拉强度由空冷的223.27 MPa提高到水冷的279.67MPa,6005铝合金型材则由260.56 MPa提高到298.66 MPa,而伸长率下降均不到1%;冷却速度对型材组织的影响不明显;6061铝合金较6005铝合金对淬火冷却速度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王巍  王洪海 《热处理》2007,22(3):17-18,23
采用普通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研究了多元合金耐磨铸铁经40%热变形并以不同速度冷却后的耐磨性,结果表明,热变形后的冷却速度对该耐磨铸铁的组织和耐磨性有明显的影响,热变形后空冷可使之获得较高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不同冷却方式对新型D2钢硬度及组织的影响。讨论了不同淬火温度下新型D2钢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在水冷、油冷、雾冷、风冷等冷却方式下,试样的硬度值都大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时试样的硬度峰值出现在不同的淬火温度,水冷的硬度峰值在980 ℃。油冷的硬度峰值出现在980 ℃和1020 ℃。而雾冷和风冷,获得硬度峰值的淬火温度出现在980 ℃和1040 ℃左右,在1040 ℃淬火其峰值硬度达到61 HRC。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不同冷却制度对锻造退火后X70级管线钢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冷试样组织由较粗大的多边形铁素体、准多边形铁素体和少量粒状贝氏体组成;空冷试样组织由细小的准多边形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水冷试样组织由大量的粒状、板条状贝氏体及少量马氏体和铁素体组成。水冷淬火处理试样的显微硬度可达到229.24 HV,明显高于另外两种实验钢。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心浇铸制备外层为碳钢Q235,内层为高铬铸铁的双金属复合管。在不同温度(950、980℃)及不同冷却方式(空冷、水冷、风冷)下对复合管进行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温度下,空冷、水冷、风冷方式都可消除Q235钢铸态组织中的魏氏组织;水冷可提高复合管的硬度,但复合管出现严重畸变甚至开裂。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为950℃×1 h,空冷+450℃×3.5 h回火+350℃×3.5 h回火,可使复合管达到较高的硬度(60~63 HRC),满足标准DL/T 680—1999《耐磨管道技术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铸造技术》2016,(6):1182-1185
干式排渣机系统中,传统滚齿板容易受磨损,其服役寿命很短。本文研究了滚齿板滚齿的形状、尺寸和滚齿分布对碎渣机的工作效果和服役寿命的影响;通过优化滚齿板的结构,设计出新型高效耐磨的滚齿板。采用高铬铸铁材料制造了新型结构滚齿板,并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显微组织、冲击韧度、硬度、磨损性能的影响,获得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使得新型滚齿板的服役寿命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5.
系统研究了不同变形状态(锻造φ38 mm和热轧φ17 mm、φ13 mm)及固溶冷却方式(水冷、空冷)对新型β钛合金固溶+时效热处理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锻态合金变形量小,固溶时效处理后次生α析出相较轧态合金的细小致密,析出相体积分数更高,因此强度比轧态高90 MPa。固溶水冷+时效合金因其冷却速度较空冷快,晶界更清晰、晶内干净,但存在析出不均匀现象,固溶后冷却方式(水冷或空冷)对热轧态合金强度影响不显著。研究固溶冷却方式的影响时应综合考虑试样尺寸和合金元素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常规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的耐磨球力学性能和耐磨性差的特点,采用铬铁矿砂代替石英砂可提高金属液的冷却速度,增强激冷能力,改善基体组织,从而提高耐磨球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心浇铸制备外层为碳钢Q235,内层为高铬铸铁的双金属复合管。在不同温度(950、980℃)及不同冷却方式(空冷、水冷、风冷)下对复合管进行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温度下,空冷、水冷、风冷方式都可消除Q235钢铸态组织中的魏氏组织;水冷可提高复合管的硬度,但复合管出现严重畸变甚至开裂。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为950℃×1 h,空冷+450℃×3.5 h回火+350℃×3.5 h回火,可使复合管达到较高的硬度(60~63 HRC),满足标准DL/T 680—1999《耐磨管道技术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TB3钛合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热处理冷却速度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对TB3合金性能影响不大,但水冷试样的性能稍优;经固溶处理,晶粒等轴化并进一步长大,水冷试样组织的尺寸大小及均匀性稍好于空冷试样的。  相似文献   

19.
板料高频感应热应力成形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分析水火成形和激光热应力成形研究工作基础上,选择了钛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己设计的试验装置对高频感应热应力成形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感应加热工艺参数、冷却方式和材料性能等因素对板料弯曲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板料弯曲角度随着电流的增大或线圈移动速度的提高而先增后减;采用水冷方式能够比空冷方式获得更大的弯曲角度;板料弯曲角度随着电流频率的提高增大.  相似文献   

20.
冷却速度对Ti-45Al-5Nb和Ti-45Al-5Nb-0.3Y合金连续冷却相变有较大的影响.炉冷形成全层片组织,空冷下层片形成被α→γm块状反应抑制,油冷形成了极细小的层片组织,水冷主要发生了α→α2有序化转变.空冷导致了羽毛状组织消失和α2相的增加,水冷导致α2晶界的细小层片晶团尺寸较小、数量较多.Y添加对Ti-45Al-5Nb合金连续冷却相变有较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