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草浆黑液水热炭化法碱回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浆造纸黑液经水热炭化法两级处理,黑液COD去除率可达95%,脱硅率超过80%,色度降低80%。水热炭化液经预蒸发、石灰乳苛化,碱回收率介于77%~81%。水热炭化料经炭化、水蒸汽物理活化可制备活性炭产品,其吸附性能达到商品级活性炭。水热炭化法处理造纸黑液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木材炭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木材炭化技术的定义、木材炭化的方法、炭化木的特点及应用领域.详细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迅速增多,随之产生的城市污水厂污泥量也迅猛增加。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污泥固化工艺和污水厂现场实验的介绍,寻找出经济、合理的污泥固化途径。  相似文献   

4.
5.
《黑龙江造纸》2015,(4):27-31
城市污泥的处理与处置问题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传统的污泥处理方式(诸如卫生填埋、焚烧等传统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已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污泥的资源化技术成为污泥最终处置的有效途径。研究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污泥资源化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并指出了应科学合理、因泥制宜地开展污泥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6.
造纸污泥灰渣的水热固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千华 《国际造纸》2009,28(2):7-10
介绍了造纸污泥灰渣(PS灰)的利用情况。通过对PS灰的造粒和水热固化技术所得产品可作为水泥的替代材料用于道路基材、土壤改良材、家用调湿铺垫材等方面,为造纸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污泥堆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肥化技术是使污水厂污泥达到稳定化和无害化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手段。本文介绍了城市污水污泥堆肥技术,以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并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造纸污泥的近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新兴且非常有效的有机废物处理方法.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造纸污泥处理 研究中的应用、SCWO的流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9.
制革污泥机械堆肥技术及腐熟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菊  何迎春 《西部皮革》2002,24(10):42-45
本试验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强制通风对制革污泥进行堆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强制通风堆肥技术可使污泥堆在30天内基本达到腐熟,温度,通气完全满足要求,堆肥结束后,其中有机质,N等养分含量均能达到堆肥的成品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甘木林 《福建轻纺》2013,(12):38-43
分析利用造纸污泥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组成结构特点,研究采用向造纸污泥添加棉短绒纤维进行补强,生产中密度污泥纸板,使造纸污泥资源化利用,解决造纸污泥二次污染问题,实现造纸污泥的综合利用,将废物转化成为产品,解决了环保只投入无产出的矛盾,不但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而且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该文使用喷射蒸煮水热反应器进行大豆蛋白糖基化反应,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蛋白质与小分子单糖及双糖进行Mailard反应,生成共价复合物.结果显示生成的复合物比大豆蛋白乳化活性有所提升,其在高温、高盐的条件下乳化活性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提高豆渣蛋白质的提取率,对豆渣进行了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实验。考察了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液固比及p H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工艺条件进行了响应曲面实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豆渣蛋白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最佳工艺条件是:超声时间30min、微波时间5min、液固比10.30∶1、p H9.5,微波功率440W,超声功率400W,在该条件下豆渣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94.14%,此时实测提取率为93.43%,与预测值高度拟合,所得的蛋白质分子量介于13.427×103~338.96×103u,质地均匀,感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4.
富硒大豆豆渣和豆浆中硒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微波消解后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富硒大豆磨浆后所得的豆浆和豆渣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豆渣中的硒含量很高,可以达到18.287μg/g,因此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豆浆中的硒含量相对也较高,可以达到0.401μg/mL,使其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酶制剂在豆渣面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烘焙实验,研究了添加豆渣粉、戊聚糖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酶制剂的加入,极大地改善了豆渣面包的品质,并使豆渣粉替代面粉的量由4%提高到8%以上;复合酶的效果好于单一酶,酶的复配比例与豆渣添加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在可溶性膳食纤维超声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响应法优化超声波提取膳食纤维的工艺,在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液料比、酶添加量、超声功率5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膳食纤维得率为响应值,考查各因素对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液料比16:1、超声时间25min、超声温度50℃、酶添加量0.5%、超声功率450W时,膳食纤维的得率达到23.83%。  相似文献   

17.
以豆渣为原料制取二水合草酸,研究了硫酸质量分数、干豆渣浸泡时间、硝酸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催化剂五氧化二矾-三氯化铁(质量比1∶1)用量对草酸收率的影响,并对产品进行了质量测定。结果表明,豆渣制取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70%,干豆渣浸泡时间3 h,硝酸、干豆渣、催化剂质量比2. 1∶1∶0. 002,反应时间5~6 h,反应温度65~7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母液套用的方法连续操作9批物料,二水合草酸收率平均可达76. 5%,纯度99. 5%。产品经红外光谱确定为草酸,熔点101. 5℃,铁盐和硫酸盐含量分别为0. 002%和0. 04%,850℃灼烧残渣为0. 07%。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不同蛋白酶酶解黑豆蛋白,根据水解度选择最佳用酶为碱性蛋白酶,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黑豆肽;分析超声波处理时间、功率、加酶量、pH、酶解时间及底物浓度对水解度及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 DPPH·)清除能力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依据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029.27 W、酶解pH 8.64、底...  相似文献   

19.
刘鹏  谢梦姣  罗德仪  周喜 《中国油脂》2022,47(9):108-113
为了促进豆渣的资源化利用,以豆渣为原料,通过同步炭化磺化法制备豆渣基固体酸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合成环氧大豆油,考察了磺化剂种类、磺化剂用量、磺化温度及磺化时间对豆渣基固体酸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硫酸为磺化剂,在硫酸与豆渣质量比2∶1、磺化温度190℃和磺化时间10 h的条件下,制备的豆渣基固体酸BD-1-2对大豆油的环氧化反应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达到6.30%;BD-1-2在200℃以内可保持热力学性质稳定;扫描电镜结果显示,BD-1-2结构中包含表面光滑的微球结构以及表面粗糙的无规则片状结构;BD-1-2经4次使用后仍保持较好的催化性能。综上,所制备的BD-1-2可应用于环氧大豆油的高效合成。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Peptide and protein damage contributes to the loss of quality and value in protein‐based food and textile products as well as to the degeneration of biological tissues such as hair and skin.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temperature on such substrat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are, however, relatively unknow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sponse of peptides and proteins to hydrothermal damage using mass spectrometry and reports the lo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of hydrothermal damage within wool proteins. RESULTS: The hydrothermal exposure of model peptides containing the oxidatively sensitive residues tryptophan and tyrosine revealed the formation of a number of products such as hydroxytryptophan and dihydrophenylalanine. A variety of degradation products were also observed in intermediate filament proteins, including products arising from deamidation and from oxidation of histidine, tyrosine and tryptophan residues. CONCLUSION: The products observed to form during hydrothermal exposure indicated the involvement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olecular markers were identified within a proteinaceous system to allow the evaluation of damage type or severity. 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thermal processing of foods and textiles. Copyright © 201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