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脱皮制粉中,影响1B磨研磨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磨棍技术参数,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加工硬质小麦时,磨齿角度选用40°/70°、磨辊排列采用D-D、磨辊轧距为0.7mm;加工软质小麦时,选用磨齿角度为30°/70°、磨辊排列为D-D、磨辊轧距为0.7mm,其工艺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M Q.6气压磨粉机为例,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用有限差分法求得磨辊工作时的挠曲变形曲线上点的挠度,再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用挠曲线代替辊面曲线,最后给出适合目前磨粉机使用的磨辊辊面.全部计算和绘图过程均由计算机辅助完成.  相似文献   

3.
一、MDDK型磨粉机 MDDK型磨粉机是瑞士布勒公司最新产品。这种产品与以往的相比,在结构和控制方式上都有较大的改进,外形见图1。 MDDK型为气动器辊磨粉机,它具有磨辊呈水平排列、磨辊部装本身自成一体,从轧距区吸风、气动伺服控制、刮刀装置可以调节、噪音小及容易清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间歇式实验制粉系统上,采用气压磨粉机研磨制粉,收集每道磨粉机的磨下物,测定不同剥刮率下的在制品分布,探究黑小麦的制粉工艺。结果表明:黑小麦经前两道皮磨系统研磨后,粗粒和粗粉含量达到61. 3%。经过四道皮磨、一道刷麸和打麸可将胚乳取净。前三道皮磨的剥刮率分别设置为30. 4%、52. 2%、43. 4%,对应磨粉机的轧距为0. 45、0. 35、0. 30mm。经皮磨系统研磨后,黑小麦的麦渣含量最多,麦芯含量较少,且粒度差异较大,麦渣的灰分含量随着研磨道数增加而增加。在完整的制粉工艺中,需要渣磨系统和清粉系统对黑小麦粉进一步提纯。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生产中对八辊磨粉机的光辊心磨系统C1A/C2A进行不同轧距下的研磨试验,探索在流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光辊心磨与撞击松粉机的粉碎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1A的取粉率控制在35%左右时,八辊磨C1A与C2A的负荷比较均衡.撞击松粉机的取粉率可达到20%~22%.  相似文献   

6.
研究辊式磨粉机IB磨制粉时的工作特性,对制粉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需标定小麦籽粒与磨辊的力学参数和接触参数。使用质构仪对润麦后小麦籽粒进行力学参数的标定,得到了制粉时小麦籽粒的泊松比、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采用润麦后小麦籽粒和磨辊材料平板标定小麦与磨辊的静摩擦系数和碰撞恢复系数。对于不易测量的参数,使用EDEM进行虚拟标定获得,以休止角为响应值,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得到影响小麦休止角的回归方程。以实际休止角为响应面目标,根据回归方程和响应曲面求解最优参数。研究表明:最优参数为小麦-小麦静摩擦系数0.3,小麦-小麦滚动摩擦系数0.04,小麦-磨辊静摩擦系数0.554,最优参数仿真得到的休止角与实际值相对误差率为1.12%。研究结果证明了参数标定的可靠性,可用于小麦IB磨制粉过程中仿真参数的设定。  相似文献   

7.
料层挤压粉磨数学模型构建及参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现行3种料层挤压粉碎设备粉磨过程的共性特征入手,建立了挤压通道数学模型;推导出这3种设备的临界钳入角只跟通道与物料间的磨擦系数有关的结果,据此计算得到:当物料与挤压通道摩擦系数不变时,筒辊磨承压面压力角θ3是筒径、辊径之比值k的函数;理论分析与试验表明:工业生产中的筒辊磨,k值不宜大于2;筒辊磨有着比立磨、辊压磨大得多的承压面压力角,因而比辊压磨、立磨有较高的抗冲击振动性和粉磨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巧克力五辊精磨机轧距调节精度高、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高等特点,设计出控制系统回路并建立功率键合图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主泵压力和流量、电液比例换向阀的放大系数及补油泵压力等因素是影响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不同脱皮率的情况下,对1B磨的剥刮率、取粉率及粒度曲线的影响.脱皮率越高,小麦的表面硬度越低,在1B磨磨辊技术参数和轧距不变的前提下,研磨后物料呈现出麸片变小,中、小粗粒的麦渣、麦心增多的现象.反之,麸片变大,麦渣、麦心减少.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制粉工艺为长粉路工艺,包括6一8道皮磨,6道松粉,1分一18道心磨,并且磨粉机磨辊间隙中压力高,摩擦力小。新的短粉路工艺总共包括12—16道,且碾磨区压力低,摩擦力大。据称这种磨粉工艺可减省动力2*一50%。 (钛口1%叫三《国仆粮汕抖拄文-;J》洋四叹)有前途的短粉路制粉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矫直机在连续矫直时对微细铝丝材料的损害.文中根据矫直原理,通过分析原始曲率、反弯曲率及残留曲率对铝丝矫直的影响,利用辊式矫直的工艺参数设计了微细铝丝矫直机构.实验结果表明:在辊式矫直中采取辊数为9,辊径为15mm,辊距为17mm时,微细铝丝的矫直截面直径为0.35mm的精度可以满足≤5mm/20cm.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不同脱皮率的情况下,对1B磨的剥刮率、取粉率及粒度曲线的影响,脱皮率越高,小麦的表面硬度越低,在1B磨磨辊技术参数和轧距不变的前提下,研磨后物料呈现出鼓片变小,中、小粗粒的麦渣、麦心增多的现象.反之,鼓片变大,麦渣、麦心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高压辊磨机出料的粒度分布及其粉磨速率,采用分形理论方法,建立并验证了高压辊磨机出料粒度分布的数学模型,考察了高压辊磨机操作因素对该数学模型中唯一参数分形维数的影响,最后得到高压辊磨机粉磨速率的一般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所得结果与试验值的最大误差为6.64%,最佳预测区间为0~5mm;高压辊磨机的工作压力与分形维数是非线性关系,分形维数随液压油缸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并在液压油缸工作压力达到临界点10MPa时停止增加;与此对应的是高压辊磨机的辊面转速对分形维数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小麦机械性质和研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制粉流程中研磨效率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产率、流程中各种设备的效率和系统流量平衡。选用与被研磨物料特性相适应的磨辊表面技术参数是获得理想研磨效果的关键。研究小麦的力学性质,对于选择合理的磨辊磨齿技术参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外制粉界加强了对小麦力学性质和研磨机理方面的研究,以解决在选择磨齿技术参数时存在着相当大的盲目性的问题。本文就有关小麦力学性质和研磨机理方面的一些基本研究成果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在粮油和饲料工业中,国外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较早,也较为广泛。二十年代发明的伺服装置,为制粉技术开拓了新的途径。三十年代出现了辊式液压磨粉机,它利用液压伺服装置,控制两磨辊自动松开与合拢以及喂料活门的启闭。此后,又出现了液压榨油机、液压油料轧坯机和液压砻谷机等粮油机械。国内虽然应用液压技术较晚,但发展甚快。六十年代初开始生产带伺服装置的液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GMφ1.6—2液压辊式磨机的构造与粉磨方法,以及辊轮压力、磨盘转速、设备产量、主机功率、选粉器功率主要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连退炉导向辊热凸度对辊形及带钢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连退炉内导向辊热凸度和改善带钢的跑偏及瓢曲变形,以单锥度辊为研究对象,运用MARC有限元软件,定量计算了在加热段和快冷段不同导向辊温差时的导向辊热凸度及其对导向辊辊形和带钢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导向辊热凸度随导向辊温差增大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在加热段,随着导向辊温差的增大,导向辊产生热凸度后的形状分别为双锥度辊、单锥度辊和“M”型辊,带钢张应力和带钢最大应力分布随着导向辊温差的增大而改变;在快冷段,导向辊产生热凸度后变为双锥度辊,导向辊热凸度会影响带钢张应力值和最大应力值,但不影响其分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辊式磨粉机齿辊表面技术参数对制粉功率的影响研究仍有空缺,不利于企业降耗增效。设计Box-Behnken四因素三水平试验,以单轴压缩试验实际临界载荷作为响应目标,采用离散单元法,基于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模型对小麦Bond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再分别对齿角、前角、齿顶宽、齿数以及齿斜度开展Box-Behnken五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仿真试验,研究表面技术参数对制粉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回归方程得到最优参数为单位面积法向刚度3.61×109 N/m2、单位面积切向刚度1×109 N/m2、临界法向应力1×107 Pa、临界切向应力1×108 Pa;验证离散元仿真临界载荷和回归方程误差率为1.6%,证明了参数标定的可靠性;仿真试验功率的变化趋势与实测功率变化趋势相同,且功率相对误差在13.5%内,证明了仿真分析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表面技术参数对制粉影响以及其优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以宝钢2050热连轧机工作辊轴承座热变形故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轴承系统的内热源,确认轴承内部的摩擦热是轴承升温的主要热源。本提出一种通用的计算思路:建立由工件→轧辊→轴承→轴承座的热传导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和三维有限元温度场程序,研究分析了轴承座的温度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研磨强度下小麦粉粒度及品质差异,以前路心磨系统(1M1、1M2、1M3、2M1)磨上物为原料,在线调节磨辊轧距得到不同研磨强度小麦粉,分析小麦粉粒度分布、基本指标、糊化特性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 表明:心磨研磨的物料经撞击松粉后取粉率提高,平均粒径减小,水分含量降低,灰分含量无明显变化.各系统小麦粉平均粒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