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混合物为壁材,牡丹籽油为芯材,采用响应面法研究牡丹籽油微胶囊喷雾干燥制备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牡丹籽油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壁材配比3.28∶1、芯材与壁材比1∶6、均质压力42.09 MPa、进风温度213.82℃、进料速度8.89 m L/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可达在90.93%;且微胶囊产品气味纯正,颗粒表面平整光滑,细小均匀,具有良好的流散性,牡丹籽油含量为13.52%,包埋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月见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月见草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β-环糊精与月见草油的投料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月见草油包合物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经红外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进行包合物形成的验证。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与月见草油投料比为5∶1 m L/g、包合温度55℃、包合时间1.8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月见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分别为81.56%和92.28%。实验证明月见草油可与β-环糊精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为月见草油的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优化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包合物的形成进行验证为研究目的,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包合率和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白藜芦醇投料比(摩尔比)2∶1、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63min。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结果显示白藜芦醇β环糊精包合物已形成。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牡丹籽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对牡丹籽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料液比1∶5.4、酶解温度52℃、酶解pH 10.3、加酶量550 U/g为较优工艺参数,该条件下牡丹籽出油率为23.25%。牡丹籽油主要含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4种脂肪酸,其相对含量分别为58.16%、24.05%、12.33%和3.56%。  相似文献   

5.
袁超  金征宇 《食品科学》2007,28(3):147-151
对β-环糊精碱性条件下与环氧丙烷反应制备羟丙基-β-环糊精的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透析时间三个试验因素的取值范围,并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反应时间16.05h,反应温度31.06℃,透析时间7.41h。据此工艺参数制得羟丙基-β-环糊精的取代度达到4.10,得率61.80%。  相似文献   

6.
对八角茴香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包合率(%)为响应值,主客比(mg∶mg)、包合时间(h)、包合温度(℃)为自变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确定了最佳包合工艺为:主客比(mg∶mg)49.6,包合时间98.03h,包合温度33.1℃,此时包合率为72.29%。而且包合时间与包合温度的交互作用显著。UV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体系中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后,八角茴香精油的最大吸收波长由258nm移至257nm,且E带吸收和B带吸收均出现了蓝移,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橡胶籽油的溶剂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乙醚提取橡胶籽油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为自变量,橡胶籽油得率为因变量建立数学模型,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6℃,提取时间1.5 h,液固比16.9∶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橡胶籽油的得率为41.60%。橡胶籽油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之和占脂肪酸总量的81.93%。  相似文献   

8.
为增加花椒籽油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稳定性,采用β-环糊精对花椒籽油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包合研究.结果表明: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最适反应条件为β-CD:PUFA=6:1、水:β-CD=4.4:1,此条件下包合28 min,包合率达47.3%.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干燥的包合物色泽、流散性最好,芯材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程度最低,用β-环糊精包合后,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苹果籽油脱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苹果籽油的酸价,以压榨法毛油为试材,进行碱炼脱酸工艺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碱炼脱酸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OH质量分数21%,中和温度50.5℃,中和时间39min,搅拌速度30r/min,在此条件下,苹果籽油酸价可达到0.91mgKOH/g。碱炼后的苹果籽油在脱胶、脱色、脱蜡精炼过程中,脱胶处理对苹果籽油的酸价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牡丹籽为原料,优化牡丹籽油的微波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出油率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液料比、微波功率和处理时间)进行考察。以出油率为指标,对三因素进行中心复合设计,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微波提取牡丹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正己烷、液料比9:1(ml/g)、微波功率825W、提取时间8min。在该工艺条件下,牡丹籽油的出油率为24.52%。GC-MS 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分别为24.57% 和67.13%。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优化沙棘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方法 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选择均质压力、进风温度、进样速率3三个因素,采用Box-Behnken方法设计因素、水平,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沙棘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最佳条件。结果 沙棘籽油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为:进风温度174℃、均质压力34.8 MPa、进风温度174℃、进样速率17 mL/min。在此条件下进行3三次重复实验试验,测得沙棘籽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平均值为93.25%,与预测值93.59%接近,响应面试验模型可靠性高具有较好重现性。沙棘籽油微胶囊后可以减缓沙棘籽油的氧化速率。结论 进风温度174℃、均质压力34.8 MPa、进样速率17 mL/min经最优工艺制备出的沙棘籽油微胶囊可以有效阻隔沙棘籽油与空气的接触,提升沙棘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可为改善沙棘籽油加工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高速剪切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薄荷挥发油的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对比冷冻干燥与真空干燥,高速剪切与搅拌法对包合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β-CD与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温度和β-CD的质量分数为影响因素,以含油率和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的包合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包合物中的胡薄荷酮含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包合物收率更高,平均收率为97.6%。高速剪切法制备的含油率和包合率较高,与搅拌法相比分别高出约3%和19%;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β-CD与挥发油比例为9:1(g/mL),包合温度为55℃,β-CD的质量分数为17%。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含油率为10.9%,挥发油包合率为97.6%,综合评分为99.7,RSD值为1.59%,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通过HPLC测得包合...  相似文献   

13.
利用响应面法对拟南芥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拟南芥籽油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确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拟南芥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时间55 min,超声功率400 W,提取温度55℃。在最佳条件下,拟南芥籽油提取率为38.01%。  相似文献   

14.
以樟树籽油(Camphor seed oil,CSO)为原料,优化脂肪酶水解CSO制备二酰甘油(diacylglycerol,DAG)的工艺.通过丙酮和叔丁醇对脂肪酶进行预处理,对3种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Hpozyme TL IM、Novozym 435)进行筛选.以反应产物DAG质量分数和三酰甘油(TAG)质量分数为响应值,含水量(加酶量的30%~ 50%)、加酶量(油质量的8%~ 10%)和温度(55 ~75℃)作为变量,利用响应面法(RSM)优化CSO制备DAG工艺.结果表明,Lipozyme RM IM经过预处理后,重复使用次数可达到11次,RSM法优化CSO制备DAG的最优工艺条件:加酶量10%,含水量40%,温度65℃.在此优化条件下,DAG质量分数和TAG质量分数分别为50.38%和40.68%.此工艺为樟树籽油工业化生产中链DAG油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分别考察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液料比20∶1,超声时间98 min,乙醇体积分数80%,超声温度5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牡丹籽粕中多酚提取量为17.42 mg/g。  相似文献   

16.
李超  肖佰惠 《食品科学》2011,32(18):39-43
以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超声法制备苘麻籽油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75W、包埋温度62.3℃、包埋时间88min,在此条件下实际包埋率为81.35%,与模型预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在3个因素中,包埋温度和包埋时间对包埋率的影响极显著,超声功率影响显著。该方法简单可行,是一种制备苘麻籽油微胶囊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黄秋葵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黄秋葵籽油得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黄秋葵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粒度80目、料液比1∶8、超声功率120 W、提取时间45 min、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2次;对优化的工艺条件进行验证,黄秋葵籽油的得率为17.27%,与预测值接近。  相似文献   

18.
以牡丹籽为原料,应用超声辅助法对牡丹籽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以牡丹籽油得率为响应值,对影响牡丹籽油得率的3个主要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处理时间)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超声辅助法最佳工艺条件:超声功率400 W,超声温度40℃,处理时间45 min。在最优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可达2.02%±0.05%。对比水酶法(得率20.34%)、溶剂法(得率24.58%)与超声辅助水酶法(得率22.13%)提取的牡丹籽油,发现超声辅助法不仅提高牡丹籽油提油效率,且所提取的牡丹籽油的酸值低、游离脂肪酸少,油脂品质高。   相似文献   

19.
以紫苏籽油萃取率为参考,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工艺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显著。超临界CO2萃取紫苏籽油的较佳工艺参数是: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1℃,紫苏籽粒度20目,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11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紫苏籽油萃取率达到88.63%。GC-MS分析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的紫苏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1.94%,主要成分是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  相似文献   

20.
以脱脂牡丹籽粕主要原料,在碱溶酸沉法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辅助酶解法提取其中蛋白质。研究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糖化酶剂量对蛋白质得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牡丹籽粕蛋白质提取工艺条件,并将提取的牡丹籽粕蛋白功能性质与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取牡丹籽粕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 (g/mL)、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120 min、糖化酶添加量2%;影响因素大小按顺序排列为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糖化酶剂量>料液比;最优工艺条件下的牡丹籽蛋白质得率为26.65%,其蛋白质含量为91.02%;牡丹籽粕蛋白的持水性、泡沫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比大豆分离蛋白强,但其吸油性、乳化性和起泡性弱于大豆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