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魏红艳 《中国油脂》2022,47(3):38-40
分别向双低菜籽油添加0.2 g/kg的维生素E、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茶多酚棕榈酸酯,采用Schaal烘箱法进行13 d的贮藏试验,测定贮藏过程中酸值、碘值、硫代巴比妥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的变化,研究3种天然抗氧化剂对双低菜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贮藏期间添加抗氧化剂组双低菜籽油酸值、硫代巴比妥酸值、茴香胺值及过氧化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均较未添加抗氧化剂的低,且添加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组的4个指标上升速度低于添加茶多酚棕榈酸酯和维生素E组的,贮藏13 d时其过氧化值(0.23 g/100 g)未超过国标限量(0.25 g/100 g);此外,在贮藏13 d期间,添加茶多酚棕榈酸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维生素E的双低菜籽油碘值分别降低了6934%、55.00%、73.02%,较未添加抗氧化剂的(75.83%)低。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得知,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抑制双低菜籽油氧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室温储存的亚麻籽油氧化变质时间为90 d左右,为了提高室温储存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了合成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剂与复合抗氧化剂对室温储存亚麻籽油过氧化值变化的影响,并运用感官评价探讨复合抗氧化剂对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 2 g/kg TBHQ和0. 2 g/kg VE复合添加并室温储存的亚麻籽油的氧化变质时间(以过氧化值约为6 mmol/kg为判定依据)由90 d延长到230 d,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添加此组复合抗氧化剂不影响亚麻籽油的感官评分。  相似文献   

3.
以亚麻籽油为研究对象,在60℃加速氧化条件下探讨天然复合抗氧化剂联合作用提高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的作用机理。通过测定过氧化值、酸值、p-茴香胺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指标研究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变化趋势,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研究复合抗氧化剂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运用感官评价探讨最优复合抗氧化剂对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07%粉状迷迭香提取物和0.07%油状迷迭香提取物联合0.01%V_E添加的亚麻籽油过氧化值由0 d的0.23 meq/kg增加到24 d的3.18 meq/kg,酸值(KOH)由0 d的0.40 mg/g增加到24 d的0.66 mg/g;和对照组相比,其p-茴香胺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在贮藏期内显著降低(P0.05);在24 d加速氧化实验中,亚麻酸含量仅下降0.82%,亚油酸、油酸含量增加;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添加此组复合抗氧化剂后氧化的亚麻籽油稍有天然提取物的风味,但不影响感官评分。综上,天然复合抗氧化剂联合使用(粉状迷迭香提取物、油状迷迭香提取物、V_E)对亚麻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植物油在储存过程中氧化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等级的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在常温储存条件下的过氧化值、碘值、茴香胺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Rancimat方法推出的货架期与实际储存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过氧化值与茴香胺值变化趋势相同;碘值变化不明显;在反映油脂氧化程度时过氧化值较茴香胺值和碘值变化更为灵敏;Rancimat方法外推出的货架期与实际储存期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5.
以胡麻油为原料,通过添加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维生素C和没食子酸丙酯(PG) 3种抗氧化剂,测定油炸后胡麻油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的变化,研究抗氧化剂对胡麻油煎炸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化剂种类及含量对胡麻油煎炸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碘值均有影响.以胡麻油质量为基准,最优抗氧化剂配方为BHA添加量0.015%、维生素C添加量0.009%、PG添加量0.013%,在该条件下测定酸价为(0.40±0.3) mg/g、过氧化值为(20.9±0.7) meq/kg、碘值为(64±1.2) g/100g.添加BHA对胡麻油煎炸后的酸价、过氧化值、碘值降低效果要优于添加维生素C和PG.抗氧化剂的添加可以有效缓解胡麻油煎炸过程中油脂的劣变,为生产高品质胡麻油煎炸产品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大豆油食用期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过氧化值、酸值和p-茴香胺值为评价指标,模拟大豆油家庭食用条件,研究充氮气、添加抗氧化剂(TBHQ)的大豆油(2.5L/桶)在3个月(6、7、8月)食用期内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个月的食用期内,2种处理方式下大豆油的过氧化值、酸值和p-茴香胺值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其中,过氧化值分别在第70、50 d达到质量安全值5.0 mmol/kg,酸值均小于质量安全值0.2 mg KOH/g,p-茴香胺值变化不大.与添加抗氧化剂相比,氮气储藏同样提高了大豆油的稳定性,氮气储藏可以成为大豆油的一种绿色储藏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将植物甾醇酯与天然维生素E以1∶1比例进行复配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添加到玉米油中,从测定其不同添加量时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总氧化值和酸价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复配天然抗氧化剂对玉米油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添加200 mg/kg复配抗氧化剂的玉米油抗氧化性和品质较好。在最佳添加量条件下,复配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优于BHT、BHA,因此复配抗氧化剂有其明显的优势,可为玉米油贮存过程中添加天然抗氧化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选用12种食用植物油,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用6种包装材料进行了实验,研究食用油的包装材料和储存条件对其氧化指标: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羰基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色玻璃或有色PET包装材料均不能有效防止食用油氧化指标升高.如果食用油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被正确存放,一星期过氧化值就可超过国家规定的低于7.5mmol/kg的质量标准;一个月过氧化值可达到100mmol/kg以上,茴香胺值与羰基价均达到20 mmol/kg以上.氧化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对食用油的安全消费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防止南极磷虾油在长期储藏过程中发生氧化酸败,品质下降。采用Schaal加速试验方法,以过氧化值(POV值)和茴香胺值作为油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研究了3种天然抗氧化剂VE、迷迭香提取物以及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对南极磷虾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以茴香胺值作为评价指标,向磷虾油中添加3000mg/L的天然VE抗氧化效果最好;如果以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向磷虾油中添加3000mg/L的迷迭香提取物抗氧化效果最好。综合抗氧化剂的价格成本以及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限量标准两方面因素,最后选择添加3000mg/L天然VE作为南极磷虾油的抗氧化剂配方。  相似文献   

10.
采用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的浓缩天然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分别添加在含EPA、DHA的鱼油中.以POV、茴香胺值、总氧化值和抗氧化率作为检测指标,通过烘箱法耐热试验、常温法耐热试验及AOM法抗氧化试验明确了不同条件下、不同维生素E添加量对鱼油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温度下α-生育酚在玉米油中的抗氧化规律。添加不同量的α-生育酚到纯化玉米油中,通过Schaal烘箱氧化实验,定期测定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并计算总氧化值。运用动力学模型拟合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总氧化值与氧化时间的拟合方程,符合线性规律,并通过Arrnenus方程进行认证。实验选用温度为40、75℃,α-生育酚添加量分别为50、100、200、400 mg/kg。结果表明:玉米油的速率常数的对数与温度倒数间存在非常好的线性关系(R~20.982),符合阿伦尼乌斯定律;当温度为75,60和40℃时,α-生育酚在玉米油中最适抗氧化浓度分别为100,100和400 mg/kg。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羟基酪醇作为抗氧化剂,研究其对花生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分别向压榨花生油中添加0.001%、0.003%、0.005%的羟基酪醇,并以相同浓度的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作为对照,采用60 ℃ Schaal烘箱法进行加速氧化实验,以过氧化值、酸价、脂肪酸组成和p-茴香胺值为考察指标,分析羟基酪醇对压榨花生油的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在加速氧化31 d后,花生油的过氧化值、酸价和p-茴香胺值分别增加了45.98倍、0.99倍和14.77倍,而主要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呈现下降趋势。当添加0.005%的羟基酪醇贮藏31 d后,花生油的过氧化值、酸价、p-茴香胺值分别增加了29.77倍、0.61倍和2.92倍,而主要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下降趋势变慢,但减缓效果不及叔丁基对苯二酚组。结果表明,羟基酪醇能有效延缓花生油的氧化过程,随着羟基酪醇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虽然其抗氧化能力低于叔丁基对苯二酚,但鉴于羟基酪醇的食用安全性和功能性,其有望作为抗氧化剂用于提高食用油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添加具有抗氧化活性和较高安全性的香辛料提取物,解决中式肉类菜肴的软罐头食品中变色、风味变差以及脂肪氧化酸败等问题。方法向低温油炸肉丝软罐头中添加不同添加量的迷迭香、肉桂和VE提取物以及2种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 anisd,BHA)和没食子酸丙酯(propylgallate,PG),测定其对软罐头菜肴产品在贮藏过程中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reacitive substances,TBARS值)、过氧化物值(peroxide value,POV值)和色差值的影响。结果添加的3种共9组天然抗氧化剂中,迷迭香提取物抑制初级氧化产物氢过氧化物和次级氧化产物丙二醛的效果最好(P0.05)。添加300 mg/kg迷迭香、90 mg/kg PG和120 mg/kg BHA的3组处理组在21 d冷藏期内,其POV值和TBARS值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添加300 mg/kg迷迭香可以替代人工抗氧化剂。结论低温油炸肉丝软罐头中添加300 mg/kg迷迭香提取物,可以减缓脂肪氧化速度,进而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4.
以不添加抗氧化剂的一级菜籽油为原料,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为监测指标,在模拟家庭食用期储藏条件下,探讨了充氮储藏的菜籽油(2. 5 L/桶)在3个月食用期内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充氮储藏的菜籽油在3个月的食用期内酸价(KOH)未超过一级菜籽油的限量值0. 2 mg/g;充氮储藏的菜籽油比空白对照组的过氧化值达到5. 0 mmol/kg的时间延长了20 d;充氮储藏的菜籽油p-茴香胺值的变化较为平缓,在前30 d内变化不大。充氮储藏提高了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该储藏方法可以成为菜籽油的一种新型绿色的储藏技术。  相似文献   

15.
氧化猪脂-热反应制备猪肉香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酸值表征脂肪的氧化状态,采用控制氧化工艺,制备了不同氧化状态的猪脂样品。根据各氧化猪脂的热反应产物感官评价结果,分析比较了氧化猪脂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酸值对热反应产物风味的影响。初步确定了氧化猪脂-热反应制备猪肉香精的氧化猪脂控制指标:过氧化值230-630meq氧/kg脂肪,p-A.V.大于60,A.V.小于4.0mg KOH/g脂肪。  相似文献   

16.
鼠尾草酸的抗氧化活性及对鱼油的氧化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磊  刘芳  王化  王涵  张莹  祖元刚   《中国食品学报》2010,10(3):33-39
在对鼠尾草酸的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DPPH)、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和铁还原抗氧化能力等抗氧化指标与合成抗氧化剂——维生素E和2-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稳定性试验,以过氧化值(PV)、酸价(AV)、丙二醛值(TBARS)和共轭二烯值(CD)等为指标,研究不同抗氧化剂添加条件下鼠尾草酸对鱼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鱼油储存过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鼠尾草酸的抗氧化能力虽稍弱于BHT,但对鱼油的氧化仍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随着鼠尾草酸添加量的增加,鱼油的氧化稳定性增强。当鼠尾草酸添加量为0.2mg/g时即可达到良好的抗氧化效果,防止鱼油氧化,从而确保了鱼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肉粉和肉骨粉为试验材料,分为空白对照组(不添加抗氧化剂)和分别添加0.1%、0.2%、0.3%和0.4%抗氧化剂的试验处理组(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通过储存不同时间(1、10、20、30、60和90d),测定酸价(AV)、过氧化值(POV)、羰基值(CGV)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研究肉粉和肉骨粉随储存时间的氧化变质规律及不同水平抗氧化剂的抗氧化作用,并探讨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储存时间延长,肉粉和肉骨粉的AV和POV升高,而CGV和TVB-N则呈30 d之前先上升,随后下降的非线性趋势;不同水平抗氧化剂均能降低肉粉和肉骨粉中氧化产物含量,且以0.4%添加量抗氧化效果最好;肉粉和肉骨粉的AV与POV及CGV与TVB-N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18.
在芝麻酱中分别添加茶多酚和迷迭香提取物,置于(50±1)℃恒温烘箱内储存至60 d,期间取样萃取其中的油脂并测定其过氧化值和氧化诱导时间,研究天然抗氧化剂对芝麻酱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茶多酚和迷迭香提取物对提升芝麻酱的储存稳定性是有效的;在延长芝麻酱中油脂的氧化诱导时间方面,添加迷迭香提取物比茶多酚效果好,且随着迷迭香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氧化诱导时间延长;在过氧化值升高及芝麻酱综合感官品质方面,添加茶多酚比迷迭香提取物效果好。茶多酚在添加量达到0.4 g/kg时可将芝麻酱的氧化诱导时间从12.9 h提高至16.8 h,提高了3.9 h,迷迭香提取物添加量达到0.70 g/kg时,可将芝麻酱的氧化诱导时间从12.9 h提高至31.6 h,提高了18.7 h。综合芝麻酱过氧化值、氧化诱导时间及综合感官品质的结果,本着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抗氧化剂使用量的原则,茶多酚的最适添加量为0.26 g/kg,迷迭香提取物的最适添加量为0.40 g/kg。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棕榈煎炸油的开发提供参考,以不同茶多酚棕榈酸酯(抗氧化剂)添加量的分提18℃棕榈油为煎炸油,通过10℃和15℃冷冻试验中煎炸油(茶多酚棕榈酸酯含量分别为0、50、80、100、150、200、300 mg/kg)晶体微量析出时间和发朦时间的变化,以及180℃下薯条煎炸过程中煎炸油酸值、p-茴香胺值、总氧化值、色泽、脂肪酸组成、极性组分含量和3-氯丙醇酯含量的变化,分析了茶多酚棕榈酸酯对棕榈油抗冻性和煎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油的发朦时间与抗氧化剂的添加量整体呈阶梯增长的关系,尤其在15℃条件下,其抗冻性在茶多酚棕榈酸酯含量为50 mg/kg和150 mg/kg时明显增强;煎炸油的酸值、p-茴香胺值、总氧化值、脂肪酸组成、极性组分含量与茶多酚棕榈酸酯添加量无相关性;添加茶多酚棕榈酸酯的棕榈油在煎炸后的色泽均比空白组深;3-氯丙醇酯在煎炸初期降解剧烈,后期降解缓慢,最终趋于平缓,与抗氧化剂的添加量无相关性。总之,向棕榈油中添加茶多酚棕榈酸酯可以明显提高其抗冻性,茶多酚棕榈酸酯含量为50 mg/kg或150 mg/kg时,其抗冻性改进效果最为明显,但是并不能有效提升煎炸油的煎炸稳...  相似文献   

20.
采用Schaal 烘箱加速氧化法对比研究4种抗氧化剂及其浓度对油茶籽毛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油脂氧化稳定性分析仪测定4种抗氧化剂及其浓度对油样的氧化诱导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添加最佳抗氧化剂的油茶籽毛油与空白组(油茶籽毛油)及市售油茶籽油作对比,进行高温连续加热实验并测定油样过氧化值、酸价、p-茴香胺值。结果表明, 0.2 g/kg添加量的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抗氧化效果最佳,诱导期最长,为22.76h, 0.2 g/kg添加量的茶多酚棕榈酸酯的抗氧化效果次之,诱导期为15.65 h,但从抗氧化剂的安全性考虑,最终选择茶多酚棕榈酸酯为最佳抗氧化剂。高温连续加热的结果表明, 0.2 g/kg茶多酚棕榈酸酯的添加可有效提高水酶法制备的油茶籽毛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