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麸皮为原料,经酶解制备还原糖.分别分析了温度、时间、pH、PBS用量及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配比等因素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麸皮酶解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麸皮酶解制备还原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60℃、时间40 h、pH4.50、PBS用量4 mL、淀粉酶和纤维素酶配比3∶3,此时还原糖得率达到37.23%.  相似文献   

2.
水酶法工艺可以同时提取浓香花生油和花生水解蛋白,但由此得到的蛋白酶解液色泽较深.分别使用颗粒和粉末活性炭对花生蛋白酶解液进行脱色处理,发现粉末活性炭更适合于蛋白酶解液的脱色,其脱色最佳条件为:活性炭用量(g/mL)8%,温度55℃,时间30 m in,pH3.2.在此条件下酶解液的脱色率可以达到79.38%,而蛋白损失率为20.86%.  相似文献   

3.
以脱色效果和蛋白保留率为指标,对鸟鸡血酶解液活性炭脱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pH值为5,脱色时间为60min,活性炭使用量为3%的条件下,酶解液的蛋白保留率较高,且脱色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胚为原料,经筛理、粉碎后进行脱色、酶解、磨浆、调配和均质等工艺制备小麦胚饮料。实验结果表明:当脱色单因素浸泡液pH=5.0、浸泡温度T=50℃、浸泡时间t=60m in时脱色效果最好;淀粉酶解正交实验酶解pH=4.5、酶解温度T=60℃、酶解时间t=60m in时,淀粉水解最完全;调配正交实验稳定剂添加量为0.20%、蔗糖添加量为3%、酸度为pH=5.0、稳定剂配比为3∶1时,饮料的稳定性最好。制成品不仅口感细腻,具有浓郁的麦香味,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5.
研究活性炭吸附法和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两种脱色方法对猪血红蛋白酶解液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H沉降-活性炭吸附法的脱色效果较为理想,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沉降pH值为5.8,脱色温度为35℃,活性炭用量为1.5%,脱色时间为15 min。此工艺得到的酶解产物蛋白质含量为85.60%,灰分含量为4.51%。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低聚果糖糖浆成品的色泽,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最佳工艺参数如下:反应温度为55℃,催化剂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活性炭用量为1.5%(质量分数),脱色温度为60℃,脱色时间为40 min。本工艺操作简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超滤和纳滤集成膜技术纯化蒸汽爆破秸秆木聚糖酶酶解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蒸汽爆破秸秆木聚糖酶酶解液的超滤脱色和纳滤浓缩的集成膜技术,研究了两支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脱除色素的工艺,测定了膜通量数据并取样检测色值和还原糖含量,得到脱色率和还原糖回收率,优选一支超滤膜用于脱色;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50的纳滤膜浓缩超滤工艺的透过液,提高糖液浓度.集成膜工艺的脱色率达到63.6%(对原料液的色值),总还原糖回收率达到92.1%(对原料液的还原糖),说明超滤和纳滤集成膜技术可以脱除蒸汽爆破秸秆木聚糖酶酶解液内的色素,提高糖液的浓度,并且膜通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酶解条件对提取红枣汁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滩枣为原料,应用果胶酶酶解技术,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酶解浸提红枣汁的最佳工艺条件:果胶酶添加量3.0‰,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 h,浸提液pH 4.0,加水量4 mL/g.实验表明,果胶酶解浸提红枣汁工艺合理可行,使得枣汁的浸提率达到了56.734 2%,总糖含量为72.083 9%,浸提率比传统热水浸提法提高了10.210 5%,总糖含量提高了6.789 6%,所得到的红枣汁品质优良、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从饲料级L-色氨酸(L-Trp)粗品出发,将其进一步精制成为食品级合格产品。对脱色温度、脱色时间、活性炭的添加量进行单因子试验和正交优化,得到最佳工艺为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15min、活性炭用量0.5%,产品透光率在95%以上,比旋光度达到要求(-30.0°~-32.5°)。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母液中的L-Trp,从4种树脂中选出适宜的离子交换树脂,并进行条件优化,得到了最佳条件:HYA408作为理想的离子交换树脂,树脂装柱体积与母液的装柱量比为1∶2,氨水洗脱体积流量为1mL/min,氨水浓度为0.5mol/L。处理后母液的透光率达到90%,母液中L-Trp提取率达70%。  相似文献   

10.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 ,采用麦芽三糖淀粉酶AMT 1 .2L酶解制备麦芽三糖糖浆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糖化条件为淀粉乳浓度 2 5 % ,温度为 5 5℃ ,AMT 1 .2L加酶量 5u/g ,初始DE值 8,酶解 2 4h ,可以得到麦芽三糖比例在 70 %以上 ,转化率在 68%以上的糖浆 .用活性炭柱对糖化液进行分离提纯 .核磁共振图谱证实其结构为 3个葡萄糖残基以α 1 ,4键相连接 .  相似文献   

11.
利用陶瓷膜过滤、钙盐沉淀法以及活性炭脱色等工艺从D-丙氨酸发酵液中提取D-丙氨酸,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经试验研究表明,陶瓷膜过滤能有效去除D-丙氨酸发酵液中的菌体,D-丙氨酸的平均收率为98.55%。利用钙盐沉淀法能够有效地除去发酵液中大量的SO2-4,最后利用活性炭脱色能够去除色素和其他杂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的添加量为0.75%,脱色温度95℃,脱色时间70min、搅拌转速200r/min。脱色液经过浓缩结晶、离心分离、烘干后得D-丙氨酸成品,总提取收率平均为68.11%,产品质量符合日本味之素企业(AJI97)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加酶量、酸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单因素对阿拉伯木聚糖(AXs)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小麦淀粉加工废水中AXs的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加酶量(酶/料液中干物质)0.1%、料液pH为6、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5 h的条件下,AXs得率达到最大13.82%。研究了AXs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采用了水杨酸比色法测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AXs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显示该AXs对羟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能力,IC50为1.91 mg/m L。  相似文献   

13.
以复合蛋白酶为水解酶,研究了小麦面筋蛋白酶解前STP磷酸化处理对其酶解特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磷酸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STP添加量为小麦面筋蛋白的9%,温度25℃,pH8.5,处理时间30 m in.同时研究了STP磷酸化处理后小麦面筋蛋白在酶解过程中的水解度和蛋白提取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麦麸活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麦麸活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试验中采用无水乙醇脱脂,优选出的最佳蛋白水解酶为木瓜蛋白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最佳水解条件.前者最佳酶水解条件:温度65℃、固液比1:14、pH6.5、水解时间3.5h;后者酶最佳水解条件:温度55℃、固液比1:14、pH4.0、水解时间4h.酶解后再以5%的Na2CO3处理,脱色干燥后可得性能较好的麦麸膳食纤维,其膳食纤维的含量为94.71%.  相似文献   

15.
用活性炭为脱色剂,以透光率、β-丙氨酸吸附率及综合指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奈件(料液初始pH值、活性炭质量浓度、温度及作用时间)下活性炭作用于β-丙氨酸转化液的脱色规律,为活性炭处理生物料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试验结果显示:pH3.0时,透光率达到56.66%,β-丙氨酸吸附率为13.56%.β-丙氨酸转化液最佳活性炭脱色工艺条件:温度为60℃,活性炭投入量为0.03g/mL,脱色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透光率达到60.20%;β-丙氨酸吸附率最小,为12.66%,综合指标比值为476%.  相似文献   

16.
酶-化学法提取石磨小麦麸皮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石磨小麦麸皮为原料,用酶-化学法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所得膳食纤维进行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的测定.酶-化学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酶浓度0.4%,酶解时间50 min,氢氧化钠添加量4%,碱解时间30 min.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60.38%,其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分别为4.10 g/g、3.80 m L/g和3.51 g/g.  相似文献   

17.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等电点冷沉法提取11S大豆球蛋白,选用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对11S大豆球蛋白进行双酶酶解。以水解度为指标,考察酶添加量、温度、p H和时间对酶解液水解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水解工艺条件。在单酶水解的基础上,组合碱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按照分步水解的方式对11S大豆球蛋白进行复合酶解,得到的最优参数为:胃蛋白酶在温度35℃、p H 3.0、酶添加量1 500 U/g的条件下水解1 h,碱性蛋白酶在温度50℃、p H 10、酶添加量12 000 U/g的条件下水解5 h,得到的11S球蛋白酶解物水解度为19.65%,比碱性蛋白酶单酶水解时高14%。  相似文献   

18.
玉米多肽脱色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粉状活性炭、粒状活性炭、白土、硅藻土和双氧水对玉米多肽的脱色效果,确定了粉状活性炭为最佳的脱色剂,并用其对玉米多肽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比较各因素(粉状活性炭用量、pH值、温度、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状活性炭最佳脱色工艺为:粉状活性炭用量2.0%,pH 5.0,温度60℃,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69.7%,氮回收率为76.7%。  相似文献   

19.
以紫小麦加工得到的副产物麸皮为原料,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通过碱法提取紫小麦麸皮中的蛋白质,采用凯氏定氮法对比了料液比、时间、pH值、温度等因素对原料中蛋白质提取量的影响,确定了蛋白质提取的最佳单因素条件: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60 min、pH 9、温度50℃。采用SPSS 20.0分析显著性,用JMP 11.0软件进行试验设计,相互作用响应曲面采用Origin 8.5软件绘制,以紫小麦麸皮中蛋白质的提取量为响应值,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蛋白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40 min、pH 9.11、温度60℃,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最高提取量为(66.59±0.07) mg/g。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玉米秸秆的酶解条件对纤维素酶解率的影响,分析了纤维素酶浓度、温度、pH、酶解时间和固液比对玉米秸秆酶解的影响,比较了分批加酶和分批水解两种方式的玉米秸秆纤维素酶解率.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超细粉,对纤维素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0 U/g(对纤维素干重),固液比1∶10,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