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蛋白质与淀粉的相互作用对陈化大米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0种大米为材料研究了在40℃条件下储藏6个月后蒸煮大米粘度和硬度的变化以及蛋白质的溶解性、蛋白与淀粉相互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陈化以后蒸煮大米的硬度上升,粘度下降。蛋白质总量基本不变,但是,总蛋白以及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提取率都降低。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的高分子量亚基含量增多,低分子量亚基含量减少,非淀粉粒蛋白与淀粉的相互作用在大米陈化过程中增加。通过对60KD淀粉粒蛋白含量高的4种大米的研究表明,大米陈化过程中淀粉粒蛋白与淀粉的相互作用增加,这种变化与蒸煮大米粘度变化的相关性显著(p=005),因此,淀粉粒蛋白与淀粉相互作用增加可能是导致陈化大米蒸煮后粘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与淀粉的相互作作用对陈化大米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种大米为材料研究了在40℃条件下储藏6个月后蒸煮大米粘度和硬度的变化以及蛋白质的溶解性、蛋白与淀粉相互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陈化以后蒸煮 的硬度上升,度下降。蛋白 总量基本湾,但是,总蛋白以及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提取率乾降低。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的高分子量亚基含量增多、低分子量亚基含量减少、,非淀粉粒蛋白与淀粉的相互作用在大米陈化过程中增加。通过对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制粉生产线上,按系统制取不同小麦品种的面粉样品,对每个样品分别进行蛋白质组分测定与分析,并对9023样品进行了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实验.结果表明:小麦胚乳由内向外,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组分含量呈现逐渐增大的分布趋势,清蛋白在接近皮层时增加的趋势才显现出来,而胚乳内心部分无明显规律;蛋白质组分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是: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以及粉质质量指数与谷蛋白含量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面团延伸度与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面团的拉伸曲线面积与谷蛋白含量也呈现极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 8种不同品质性状的小麦为原料 (分为 3类 ,即 3个等级 )研究了小麦粉面团在搅拌过程中清蛋白、球蛋白及总蛋白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面团在搅拌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尤其是清蛋白与球蛋白含量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 .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8种不同品质性状的小麦为原料(分为3类,即3个等级)研究了小麦粉面团在搅拌过程中清蛋白、球蛋白及总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面团在搅拌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尤其是清蛋白与球蛋白含量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两种不同筋力的小麦籽粒为原料制备胚乳颗粒粉,研究了不同粉碎方式对小麦粉粒度及品质的影响。采用撞击磨(IM)、锤式磨(HM)、万能粉碎机(UP)对胚乳颗粒粉进行不同程度的粉碎,得到不同粒度级的小麦粉,并测定其粒度分布、理化特性和糊化特性。结果显示:3种方式相比,IM粉碎后的低筋小麦粉的粒径大于高筋小麦粉,但小麦粉D_(90)均大于120μm,破损淀粉含量较低(碘吸收率均80%); HM粉碎后的高筋小麦粉的粒径大于低筋小麦粉,小麦粉粒径大于100μm的颗粒最少,破损淀粉含量最高(碘吸收率90%),且小麦粉的基本指标变化显著(P0.05),其中水分含量随着粉碎次数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小麦粉的糊化温度较低;不论筋力高低,UP处理后的小麦粉亮度最高。  相似文献   

7.
以8种不同品质性状的小麦为原料,研究了小麦粉面团在搅拌过程中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面团在搅拌过程中两种蛋白质的含量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制粉生产线上按系统采集小麦粉样品,近似地代表小麦籽粒胚乳中的不同层次小麦粉,通过测定不同系统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及其糊化特性,试图揭示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特性在小麦胚乳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和粘度值在胚乳中分布有越靠近皮层越低或越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8种不同品质性状的小麦为原料,研究了小麦粉面团在搅拌过程中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面团在搅拌过程中两种蛋白质的含量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大麦发芽后蛋白质含量及其酶活力变化与麦芽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大麦发芽前后蛋白质的总量、亚组分含量和酶活力以及它们与麦芽品质的关系.选取国内外6种麦芽,分别研究了发芽前后,蛋白质总量及其亚组分含量和酶活力的变化,并探讨了它们的变化与麦芽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大麦总蛋白质含量为12%左右,且发芽前后总蛋白质含量基本上保持不变,其中清蛋白亚组分含量有所增加,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亚组分含量减少,不同品种的大麦其蛋白亚组分含量变化程度不同;麦芽的库值为40%~45%,且麦芽蛋白酶活力与其库值成强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988 1(P<0.01).麦芽总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与库值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3种不同硬度的小麦先经实验磨粉机研磨制粉,再将小麦粉与淀粉分别进行球磨研磨,探讨不同硬度颗粒在研磨粉碎过程中颗粒的粒度、表观特性、淀粉损伤程度等特性变化的一些基本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辊式磨粉机研磨时,硬度较高的胚乳颗粒易造成淀粉损伤,扫描电镜图清晰地显示了磨辊在硬麦粉中较大颗粒的表层淀粉上留下的伤痕.而经行星球磨(研磨面粉与淀粉的转速分别为200 r/min与350 r/min)粉碎后,X-射线衍射图谱及损伤淀粉含量的变化均反映出硬度较低的颗粒其淀粉粒易损伤,且随粉碎时间的延长,淀粉损伤含量显著增大,淀粉的晶体结构逐渐被破坏.激光粒度数据分析显示,面粉经球磨5 h研磨后粒度迅速减小,但之后粒径不减反增,淀粉经研磨6 h后D10、D50及D90也均增大.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球磨研磨后虽然一些颗粒被粉碎,但许多颗粒则由于形态发生了较大改变(明显的塑性变形、形状变得不规则、一些颗粒则被挤压在一起),导致了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小麦蛋白与直链淀粉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同步荧光法测定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作用力类型等分子作用信息。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直链淀粉能够有效猝灭4种蛋白的内源荧光,且猝灭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猝灭机制均属于静态猝灭。清蛋白和球蛋白与直链淀粉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是放热、焓驱动的自发过程,结合力较弱;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与直链淀粉主要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结合,是吸热、熵驱动的自发过程,结合力较强。同步荧光光谱表明,直链淀粉与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的结合位点更接近酪氨酸残基,与谷蛋白的结合位点更接近色氨酸残基。在分子层面上系统地揭示了小麦蛋白与直链淀粉之间的作用机制,为淀粉基食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芦丁和槲皮素对小麦蛋白内源荧光的猝灭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芦丁、槲皮素溶液浓度的增加,小麦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内源荧光强度均逐渐降低,猝灭类型为静态,表明芦丁、槲皮素分别和4种小麦蛋白形成了新的复合物。相比于芦丁,槲皮素对4种小麦蛋白荧光猝灭作用更强。芦丁猝灭4种小麦蛋白内源荧光强弱顺序依次为:清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槲皮素猝灭4种小麦蛋白内源荧光强弱顺序依次为: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清蛋白。  相似文献   

14.
在小麦粉加工过程中,粒度是影响小麦粉品质特性的重要因素,而研磨强度则是直接导致粒度变化的原因。首先介绍了研磨强度对小麦粉粒度、白度、灰分等加工精度指标的影响,然后阐述了研磨强度对蛋白质相关指标(蛋白质含量、沉降值)、淀粉相关指标(破损淀粉含量、糊化特性、降落数值)等加工品质的影响,而后分析了研磨强度对面团流变特性(粉质)造成影响的原因,最后论述了研磨强度对面制品品质(饼干、面条、馒头)的影响,并且展望了今后小麦粉粒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不同储藏条件下小麦蛋白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凝胶过滤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小麦在40℃和自然室温储藏条件下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储藏,蛋白质总含量未变,但储藏过程中盐溶、醇溶蛋白提取率降低,麦谷蛋白提取率逐渐增加。盐溶,醇溶蛋白部分解聚、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进一步交联,与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密度相关的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增加。  相似文献   

16.
利用凝胶过滤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研究了小麦在40℃和自然室温储藏条件下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储藏,蛋白质总含量未变,但储藏过程中盐溶、醇溶蛋白提取率降低,麦谷蛋白提取率逐渐增加。盐溶、醇溶蛋白部分解聚,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进一步交联,与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密切相关的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小麦粉为原料提取分离小麦面筋蛋白,利用小麦蛋白质的溶解特性提取分离麦醇溶蛋白(Gli)和麦谷蛋白(Glu),并对两者进行不同比例的复配,研究它们对小麦粉面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li)/m(Glu)的减小,重组粉中的湿面筋含量下降,面筋指数上升,降落数值和干基灰分没有规律性变化;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先上升后下降,回生值呈现波动性减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先增加后减小,弱化度减小,吸水率没有规律性变化;拉伸面积先增后减,延伸度减小,醒面时间为45min和90 min时,最大拉伸阻力和拉伸比例都增大,在135 min时,两者达到最大值后缓慢减小。  相似文献   

18.
以高筋和低筋小麦面粉为原料,用4种提取液按不同顺序分别提取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利用韦恩图法进行分类、计算,并制作成韦恩图。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顺序获得的蛋白含量不同,在前面提取的量高于在后面提取的量,即小麦面粉蛋白的提取存在前位顺序优势和绝对位置优势。由韦恩图可直观地把蛋白细分为单溶、二溶、三溶或四溶共15种类型。另外,不同的提取顺序对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的提取率影响较大,这可能是不同的提取顺序对结果影响较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不同的裹粉配方在油炸鸡块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将面粉、木薯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不同质量比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玉米醇溶蛋白复合物分别作为鸡块的裹粉,测定裹粉的黏附性和油炸鸡块的裹糊率、水分含量、油脂含量、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与玉米醇溶蛋白以质量比9.5∶0.5进行复配作为裹粉时,有最高的黏附性,油炸鸡块外裹糊层有较低的含油量,内部鸡块水分含量较高,整体感官评分最高。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玉米醇溶蛋白复合物(质量比9.5∶0.5)适合作为裹粉应用到油炸鸡块中。  相似文献   

20.
用布勒实验磨粉机制得通用粉,用旋风锤式磨和超微粉碎机制得不同粉碎粒度(80目、100目、120目)的全麦粉,研究不同粒度全麦粉对面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粉碎粒度的全麦粉相较于通用粉,粗蛋白、粗脂肪和破损淀粉含量增加,湿面筋含量、总淀粉含量和糊化特性总体降低,酶活性显著提高;随着全麦粉粒度的减小,破损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粗蛋白、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减少,α-淀粉酶和脂肪氧化酶活性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全麦粉面团相较于通用粉面团粉质及拉伸特性降低,面片亮度降低;全麦粉面条相较于通用粉面条煮制损失率显著增高,面条黏性升高,回复性降低;全麦粉面条感官评分显著低于通用粉面条,除了食味评分较高,其他评分均显著低于通用粉面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