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了解2015年产于赣鄂两省早籼稻谷的品质性状,可为后期筛选影响稻谷食味品质指标及加快品质改良进程提供数据参考。对赣鄂两省82份早籼稻谷的外观品质(粒型、垩白粒率、垩白度)、理化特性(直链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糊化特性及食味品质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定的21项指标中,17项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10%,说明收集的样品处于不同的品质水平,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试样的长宽比、垩白度、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等及以上要求的比例分别为43.9%、17.1%、26.8%、63.4%。对样品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其粒型、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碘蓝值、最低黏度、衰减值是影响早籼稻米综合适口性的重要指标。主成分分析法发现,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1.5%,包含了大部分稻谷样品的品质特征。其中,第1、第2和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50.8%、13.2%和7.5%。第1主成分将湖北省和江西省的试样分为两类,湖北省产的早籼稻具有高垩白粒率、高垩白度、高直链淀粉含量、低衰减值等特点,而江西省产的早籼稻则具有低垩白粒率、低垩白度、低直链淀粉含量、高衰减值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碾减率对大米理化特性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碾白时间来控制糙米的碾减率,然后对其大米的理化特性与蒸煮特性、质构特性以及食味品质的感官评分进行分析测定,以探讨碾减率对大米理化特性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碾减率的增加,稻米的粗淀粉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先快速减小后缓慢降低;大米吸水率、膨胀体积均呈上升的趋势;米饭的硬度和硬度/黏性降低,米饭色泽明显提高,饭粒的完整性降低;米饭综合评分增加,但当碾减率超过10.9%(粳稻)和12.8%(籼稻)时,米饭综合评分增加的幅度均减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大米的蒸煮食味品质与其理化特性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大米的蒸煮食味品质主要是由其理化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以2种粳米品种为对象,研究了微波处理对稻米酶活力,理化性质及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经微波处理后脱支酶及α-淀粉酶活力明显下降;米饭吸水率、米汤pH值及碘蓝值、β-淀粉酶活力和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略有下降;糊化温度、最高粘度、最终粘度、破损值、胶凝值及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略有升高;而总淀粉及全部直链淀粉含量则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4.
微波处理对稻米酶活力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种粳米品种的对象,研究了微波处理对稻米酶活力,理化性质及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经微波处理后脱支酶及α-淀粉酶活力明显下降,米饭吸水率,米汤pH值及碘蓝值,β-淀粉酶活力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略有下降;糊化温度,最高粘度,最 ,破损值,胶凝值可溶性直链淀粉含中有升高;而总淀粉及人武部直链淀粉含量则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5.
大米主要品质指标与米饭质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米饭质构特性的影响因素,对18种不同品种大米的理化特性、蒸煮特性和米饭质构特性进行测定,利用SPSS软件分析米饭质构特性与大米理化特性、蒸煮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米饭硬度与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碱消度显著正相关,与米粒宽度和胶稠度显著负相关;黏着性与蛋白质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胶着性与蛋白质含量、碱消度显著正相关,与胶稠度显著负相关;咀嚼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胶稠度呈显著负相关;弹性与碘蓝值呈显著正相关;恢复性与碘蓝值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储藏年限稻谷的蒸煮特性及其米饭的食味和质构特性的变化情况,选用不同储藏年限的籼稻、粳稻各40份为原料,对其蒸煮品质、食味品质及质构特性进行测定,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储藏年限的延长,两种稻谷的吸水率和膨胀体积均升高,籼稻膨胀体积上升趋势明显,粳稻膨胀体积上升趋势平缓;米汤的pH值、碘蓝值、固形物均下降,且下降趋势基本一致。总体上,米饭食味品质变差,其中,随着储藏年限的延长,感官评分均呈降低趋势,在储藏4 a时,籼稻谷有60%的样品达到轻度不宜存的程度,而粳稻谷有90%的样品达到了轻度不宜存的程度。质构特性中硬度、咀嚼性逐渐增大,籼稻黏着性呈上升趋势,粳稻黏着性下降,其他变化不明显。从主成分分析可看出,籼稻中的吸水率、膨胀体积、感官评分、碘蓝值、pH值在储藏过程中变化较为明显,粳稻中的感官评分、固形物、pH值、黏着性在储藏过程中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直链淀粉含量对面粉糊化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分离重组技术,利用糯小麦淀粉配粉改变面粉直链淀粉含量,测试了重组粉的糊化特性和熟面条的流变性质,探讨了直链淀粉含量和面粉糊化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和重组面粉RVA试验的几项主要参数(峰值粘度、谷值粘度、粘度破损值、最终粘度、回冷值)均呈高度显著正相关;熟面条的硬度、粘合性、咀嚼性和粘结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回复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呈高度显著正相关,而面条弹性受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很小;面条的拉伸距离与直链淀粉含量呈高度显著负相关,而拉断力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达不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稻谷在储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以广西生产的籼稻为对象,模拟高温高湿生态区的条件,对样品加速陈化(温度35℃、相对湿度75%),每隔30 d取1次样并对其储藏品质、糊化特性指标进行检测,探讨稻谷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敏感因子.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稻谷的水分含量、发芽率不断下降,直链淀粉、丙二醛含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9.
大米淀粉理化指标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动态流变仪考察了8种不同理化指标的大米淀粉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凝胶黏弹性的变化,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大米淀粉理化指标与凝胶特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大米淀粉胶凝的速度和凝胶强度主要与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有关,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淀粉胶凝速度快,凝胶强度大;大米淀粉的胶稠度的淀粉粒的膨胀度等指标对其凝胶特性影响并不显著,支链淀粉形成的凝胶其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是可逆的,随着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这种变化的不可逆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淀粉含量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不同产地的"张杂谷"品种谷子的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进行了分析,运用双波长法同时测定谷子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结果显示,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碱消值均因品种和产地不同而有差异。不同产地的4个品种谷子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14.46%(质量分数,下同),总淀粉含量平均为71.73%,胶稠度为9.1%~16.3%,碱消值为2.8~3.4。结果初步表明,"张杂谷"系列谷子具有较好的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稻米脂类及与稻米脂类有关的酶研究的新进展,以求对稻米脂类及稻米脂类与稻米品质的关系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以糙米、白米、米糠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其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并采用国际通用指标AAS、CS、RC、SRC、EAAI、BV、NI、PER等对三者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米糠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显著高于白米和糙米;三者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均衡,其中,米糠氨基酸总量和各种氨基酸含量最高;三者营养价值的高低顺序为米糠糙米白米;糙米和米糠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高于FAO/WHO模式,但低于全蛋模式,白米的必需氨基酸总量略低于FAO/WHO模式;白米和米糠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Cys+Met,糙米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Thr。  相似文献   

13.
陈米与低品质米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要分析了大米陈化的机理,对当前采用的改良陈米及低品质米的方法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稻米品种对米饭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检测仪器将稻米及米饭的物理特性进行了定量测定,并对其原料品种不同而引起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为稻米科学评价系统的建立作了探索性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大米食味品质与其碎米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类型同一品种不同碎米含量稻米的蒸煮特性、质构特性以及米饭的食味品质感官评定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碎米含量越低,米饭的膨胀体积越大,大米蒸煮过程中米汤中的干物质越少;碎米含量高的大米蒸煮制成的米饭中米粒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均小于碎米含量低的米饭中米粒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但其硬度与黏性的比值较大;同一品种稻米中,当碎米含量超过5%时,碎米含量越低则米饭的质构特性与蒸煮食味品质越好;当碎米含量超过25%时,其食味品质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日本、瑞士布勒公司和我国的精洁米生产,并作了对比分析,认为我国今后的精洁米生产应加强对米粒表面的热处理,以确保米粒表层淀粉粒的胶质化。  相似文献   

17.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动态流变仪对米粉和米淀粉体系的回生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米粉体系的回生基本上由其中的米淀粉来主导,米粉体系所表现出的短期回生和长期回生特性与其淀粉体系基本相同.但米粉中的蛋白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直链淀粉的渗析和有序重排,使得米粉体系的初始储藏模量大于米淀粉体系,弹性组分小于米淀粉体系.在储藏阶段,蛋白质等物质的存在对支链淀粉分子的迁移产生了位阻,使得支链淀粉的成核和结晶速度有所降低,米粉体系的长期回生速度慢于米淀粉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碾米的碎米率,应当根据稻谷原料性质及碎米率的预测,合理制定碾米工艺和调整操作 基于假设和通过单机碾米试验,可用作图法或解析法绘制碾米工艺特性图,据此可以预测各种稻谷原料在不同碾米工艺和操作条件下的碎米率.碾米碎米率的预测结果与通过碾米工艺试验所得实测结果相比,各试料的预测误差因试料不同而有差异,但预测值基本上都大于实测值,预测和实测的碎米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两者高度相关.若根据稻谷原料性质及回归分析结果等对预测值进行修正,将能够提高碎米率预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生产实践,论述了日产60吨大米车间气力输送的主要参数、设备选用,以及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