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瓜蒌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成分,通过精炼可以提高其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研究采用低温冷榨法制取瓜蒌籽油,在对瓜蒌籽油基本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瓜蒌籽油的精炼工艺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采用冷榨法榨取的瓜蒌籽油可以保留较多的营养物质,在压榨前进行炒籽处理才能保证提取出瓜蒌籽中的亚麻酸,瓜蒌籽油中的脂肪酸主要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高达65.91%,其中还包括瓜蒌籽油特征性脂肪酸瓜蒌酸含量为27.24%。精炼后,瓜蒌籽油中的水分、酸值、过氧化值等均有明显降低,表明该脱色工艺不仅脱色效果理想,还提升瓜蒌籽油的品质,并更利于瓜蒌籽油的储藏。  相似文献   

2.
采用顶空进样结合GC-MS技术对不同产地压榨的瓜蒌籽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不同产地的瓜蒌籽油判别模型。以江苏、安徽和湖北3个产地的瓜蒌籽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进样方式进行GC-MS分离鉴定,得到相对应的图谱指纹库,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瓜蒌籽油产地识别模型。结果表明,从不同产地压榨的瓜蒌籽油中共鉴定出4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和醇类化合物,不同产地间的瓜蒌籽油在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有差异,以鉴定出的4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为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和3种模式识别方法建立判别模型,识别率可达83.33%以上。该方法不使用任何溶剂,操作简单、环保、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作为食用植物油产地鉴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溶剂萃取仪提取瓜蒌籽油的工艺条件,分析了瓜蒌籽油的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溶剂萃取仪提取瓜蒌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0、浸提时间70 min和淋洗时间30 min,得率可达到60.12%。瓜蒌籽油脂肪酸主要成分为50.47%的亚油酸、32.35%的油酸、6.32%的棕榈酸、5.41%的硬脂酸和4.82%的亚麻酸。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1.73%,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88.18%,表明瓜蒌籽油是一种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甲基化处理方法,对瓜蒌籽油中总脂肪酸、结合态脂肪酸(脂肪)和游离脂肪酸进行分析测试,并对其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瓜蒌籽富含油脂,出油率达52%,其中以结合态脂肪酸为主,占总脂肪酸的99%;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83.3%,主要成分为亚油酸、油酸和亚麻酸;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当瓜蒌籽油在浓度为1.0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95.0%,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具有量效关系。因此,瓜蒌籽油为一种富含结合态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可作为功能性食用油脂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脱色是瓜蒌籽油精炼过程中比较难处理的环节。选用活性白土对瓜蒌籽油进行脱色,测定了瓜蒌籽油的脱色率,并探讨了不同脱色工艺对瓜蒌籽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磷脂酶脱胶-脱酸-脱色工艺脱色效果较理想。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白土用量14 g/100 g,脱色温度95℃,脱色时间2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瓜蒌籽油脱色率达到98.5%。  相似文献   

6.
冷冻干燥瓜蒌籽粉作为实验原料,分别采用Plackett-Burman软件和Central Composite软件设计相关实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萃取瓜蒌籽油工艺。根据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从五个影响瓜蒌籽萃取因素中筛选出瓜蒌籽粉颗粒和萃取时间两个显著影响因素。对瓜蒌籽粉颗粒和萃取时间两个显著影响因素施行爬坡实验,在瓜蒌籽粉颗粒200目和萃取时间250 min条件下,瓜蒌子油萃取率可以逼近最大域,并以此作为中心组合实验中心标点。中心组合实验导出瓜蒌籽油萃取率数学模型和瓜蒌籽油优化萃取工艺,建立模型达到显著水平(F=16. 65,P=0. 000 9);超临界CO_2萃取瓜蒌籽油优化工艺参数:瓜蒌籽粉颗粒为200目、萃取压力为20 MPa、CO_2流量为15 L/h、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260 min。依照优选工艺实验,瓜蒌籽油萃取率均值为84. 21%。  相似文献   

7.
以瓜蒌籽为原料,研究微波预处理对瓜蒌籽细胞结构、脂肪酶及油脂和饼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的瓜蒌籽细胞壁断裂、间隙增加;微波预处理后脂肪氧合酶的活性降低90.30%,瓜蒌籽油的出油率提高5.24%,酸价、过氧化值升高;微波后瓜蒌籽油中亚油酸、瓜蒌酸、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总酚含量增加,体外抗氧化能力提高;微波后瓜蒌籽饼粕粗脂肪含量降低5.70%,粗蛋白含量增加5.90%。微波预处理是一种适宜于提高瓜蒌籽油、饼粕品质的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对安徽、河南、山东3个产地的瓜蒌籽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甘油酯组成、甘三酯组成及微量组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个产地的瓜蒌籽油均呈深绿色,瓜蒌籽油中的组分主要是甘三酯,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17. 13%~26. 17%)、亚油酸(35. 83%~37. 91%)、瓜蒌酸(22. 57%~37. 4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3%以上;河南瓜蒌籽油中瓜蒌酸含量最高,达37. 47%;瓜蒌籽油sn-2位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油酸,瓜蒌酸主要分布在甘三酯sn-1,3位上;3个产地的瓜蒌籽油甘三酯组成主要为β-Tc LO、β-TcLL、β-TcLTc; 3个产地的瓜蒌籽油中生育酚总量在415. 71~486. 59 mg/kg,其中γ-生育酚含量最高(67%~74%),其次是α-生育酚(25%~33%); 3个产地的瓜蒌籽油中有5种植物甾醇,总含量在0. 19%~0. 28%。  相似文献   

9.
瓜蒌籽油理化性质及瓜蒌酸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亮  刘元法  金青哲  王兴国 《食品科学》2007,28(11):116-118
对瓜蒌籽油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通过红外、紫外光谱法分析了瓜蒌籽油所含的特殊脂肪酸--瓜蒌酸的结构,并采用杂环化法衍生化瓜蒌籽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瓜蒌酸进行结构鉴定及含量测定,确定了瓜蒌酸的结构为C18:39c,11t,13c,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其质量分数为16.15%。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压冷榨技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瓜蒌籽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瓜蒌籽油脂肪酸组成、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入榨水分5%、压榨压力40 MPa、压榨时间50 min、压榨温度60℃,在此条件下出油率为28.64%±0.12%,提取率为90.26%;瓜蒌籽油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9.06%,包括亚油酸(41.54%±0.11%),油酸(29.63%±0.07%)和瓜蒌酸(17.89%±0.30%)为主。酸值(0.44±0.03)(KOH)mg/g、过氧化值(0.06±0.00)g/100 g等指标均符合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瓜蒌籽油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0.25±0.01)mg/m L,当浓度为100 mg/m L时,DPPH·清除率为89.50%±1.04%。优化的液压冷榨工艺能够提高出油率,保证质量,瓜蒌籽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索氏抽提的瓜蒌籽油为原料,测定其酸值、碘值和皂化值。分别采用酸催化法、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对瓜蒌籽油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脂肪酸中十八碳三烯酸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瓜蒌籽油酸值为0.51 mg KOH/g,碘值为1.3398 g I2/g,皂化值为1.9143 g KOH/g。酸催化法鉴定出5种十八碳三烯酸,为栝楼特征性脂肪酸-瓜蒌酸、梓树酸、α-桐酸、γ-亚麻酸和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6.43%、9.5%、7.00%、5.82%和1.52%;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均鉴定出4种,为瓜蒌酸、α-桐酸、梓树酸和α-亚麻酸,其含量分别为31.24%和27.17%、3.33%和3.56%、1.23%和2.02%和0.38%和0.78%。结论:瓜蒌籽油品质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可进一步开发利用;碱催化甲酯化法对十八碳三烯酸的异构效应最小,更适合用于瓜蒌籽油脂肪酸分析。  相似文献   

12.
郑义  李超 《粮油加工》2010,(10):13-16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瓜蒌籽油超声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7mL/g、超声温度50℃和超声时间50min。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46.54%,与理论计算值46.85%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瓜蒌籽油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甲酯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脂肪酸,选用KOH-甲醇法甲酯化,色谱柱选用DB-wax毛细管柱。对瓜蒌籽油和11种植物油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油中瓜蒌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3.11%)最高,且含有特有的共轭亚麻酸,瓜蒌酸(24.34%)、α-桐酸(3.82%)及梓树酸(1.23%)。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均含有棕榈酸(C_(16︰0))、油酸(C_(18︰1))、亚油酸(C_(18︰2))及花生酸(C_(20︰0)),以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居高。瓜蒌籽油与葵花籽油、核桃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油及红花油归为一亚类,又因特有的共轭亚麻酸独为一类。  相似文献   

14.
以14种辣椒为研究对象,经油制制成辣椒油制品—辣椒油和油辣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辣椒油制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并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还测定了影响辣椒油制品品质的其他指标,比较研究了不同辣椒油制品各成分变化。通过挥发性成分鉴定,辣椒油共检出48种挥发性成分,油辣椒检出5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烷烃类、烯烃类、醛类、酮类、酯类、醇类,其中酯类和烯烃类是辣椒油制品主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达到30%~70%;将辣椒油48种挥发性成分和油辣椒52种挥发性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简化成12种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达98.402%、98.016%;通过聚类分析辣椒油和油辣椒分别分为4大类和3大类,能更好地对不同品种辣椒油制品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5.
主要针对酶解法所得的甜杏仁毛油和精制油,对其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甜杏仁毛油和精制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酶解后所得的杏仁粕主要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出品质较好的甜杏仁油和较优质的甜杏仁水解蛋白粕。  相似文献   

16.
茶叶籽油与油茶籽油的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茶叶籽油和油茶籽油的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油均检测出21种成分,主要成分相同;茶叶籽油中含9-羰基壬酸,油茶籽油含芥酸,可用以鉴别;茶叶籽油和油茶籽油中油酸含量分别为78.377%.73.201%,亚油酸含量分别为3.287%,4.170%.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不同加工工艺的亚麻籽油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亚麻籽油香气成分进行萃取分离,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分析热榨亚麻籽油和冷榨亚麻籽油的挥发性物质构成,并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技术对2?种不同加工工艺的亚麻籽油关键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出热榨亚麻籽油特征性香气成分共16?种,包括7?种醛类、4?种杂环类、3?种醇类、1?种酸类、1?种酯类。冷榨亚麻籽油共鉴定出14?种特征性香气成分,包括6?种醛类、4?种醇类、3?种酸类、1?种酯类,冷榨亚麻籽油和热榨亚麻籽油共有香气成分7?种。2,5-二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E)-2-己烯醛是热榨亚麻籽油特有香气成分,是其烤香味、油脂味的重要来源;乙酸是冷榨亚麻籽油特有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8.
针对马尾松溶解浆制浆废液中粗塔罗油难以高效分离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传统塔罗油分离工艺进行改良和完善,采用改良后的工艺对粗塔罗油进行高效分离提取。将提取得到的粗塔罗油进行甲基化处理,应用气质联用色谱(GC-MS)对其成分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溶解浆制浆废液的成分主要包括木素、残留纤维、降解的小分子糖、粗塔罗油和无机物,其质量分数分别为9.71%、0.19%、0.39%、67.24%和22.47%。GC-MS分析结果表明,提取得到的油相混合物是粗塔罗油,其成分包括松香酸、树脂酸和中性不皂化物3大部分。  相似文献   

19.
李浩成 《中国油脂》2020,45(9):92-96
为研究怒江州不同产地漆油成分差异,比较传统工艺(手工)和现代工艺(机器压榨)制取漆油的优缺点,了解白漆油和黑漆油的区别,找到漆油中除脂肪酸外其他功能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怒江州漆油成分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怒江州4个不同产地漆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怒江州4个不同产地漆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差异显著,泸水产地的漆油品质较优;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制取的漆油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但两种工艺各具优点;白漆油脂肪酸含量和黑漆油相差不大;从4个不同产地漆油样品中还检测到了壬二酸、十七烯、角鲨烯,其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油茶籽油、油橄榄油、核桃油、香榧油中的主要功能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基于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种木本油脂中脂肪酸组分、角鲨烯、β-谷甾醇和维生素E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油脂中各种功能成分组成和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种木本油脂中总不饱和脂肪酸(USFA)和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分别在83.1~91.4%和8.6~16.9%之间,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差别较大,油茶籽油和油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核桃油和香榧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油橄榄油中角鲨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油脂,达到398.9 mg/100 g;香榧油中β-谷甾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油脂,达到328.7 mg/100 g,维生素E在不同木本油脂中存在形式和含量差异较大,总维生素E含量在24.9~129.8 mg/100 g之间。结论从主要功能成分组成来看,油橄榄油和油茶籽油比较接近;核桃油与香榧油中各种功能成分含量相近,通过对4种油脂功能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开发和推广我国木本油料资源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