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蜂胶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响  孙丽萍  董捷 《食品科学》2009,30(8):86-89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蜂胶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根据中心旋转试验设计,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二氧化碳流速等工艺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胶萃取物的萃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和二氧化碳流速的增加萃取率不断增大,而在高压和高流速下又呈现下降趋势。分析所得的回归方程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3.4MPa,温度45.4℃,二氧化碳流速16.8L/h。在此条件下萃取蜂胶120min时萃取物的萃取率达19.62g/100g蜂胶。GC-MS分析表明萃取物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烷烃类物质和烷醇类物质,以及肉桂酸肉桂酯、柯因、5-甲基柯因等。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茶叶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茶叶籽油得率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9MPa、萃取温度43℃、分离温度36℃、萃取时间74min,该条件下,茶叶籽油得率达26.13%。  相似文献   

3.
以蓝圆鲹鱼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实验,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蓝圆鲹鱼油微胶囊的工艺条件,考察鱼油含量、固形物含量、进(出)风温度及进料速度四个因素对鱼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并测定微胶囊的微观结构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蓝圆鲹鱼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鱼油含量30%,固形物含量37%,进(出)风温度为190℃(85℃),进料速度为480 mL/h。在此条件下微胶囊包埋率为91.56%;所制得的鱼油微胶囊外观为圆球形颗粒,表面光滑、致密、无裂痕,整个表面性状良好;经60℃加速氧化6 d后蓝圆鲹鱼油微胶囊的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显著低于未微胶囊化鱼油(p<0.05),蓝圆鲹鱼油的稳定性在微胶囊化后得到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蔓荆子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蔓荆子为原料,采用粉碎预处理后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从蔓荆子中萃取蔓荆子油。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萃取压力对蔓荆子油收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蔓荆予油收率与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萃取压力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最佳萃取工艺条件:萃取时间50.12min,萃取温度35.53℃,萃取压26.50MPa。该方法具有收率高、产品纯度高、污染小、节约能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鲍志杰  王玉  于殿宇 《食品科学》2010,31(10):30-34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黑加仑籽油,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萃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响应因素,黑加仑籽油出油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 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各工艺条件对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黑加仑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38℃、萃取时间180min,在此条件下,黑加仑籽油出油率达到14%,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以紫苏籽油萃取率为参考,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工艺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显著。超临界CO2萃取紫苏籽油的较佳工艺参数是: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1℃,紫苏籽粒度20目,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11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紫苏籽油萃取率达到88.63%。GC-MS分析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的紫苏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1.94%,主要成分是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型萃取技术——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提取蓝圆鲹鱼油,考察物料水分含量、萃取温度、压力、时间、解析温度等因素对蓝圆鲹鱼油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蓝圆鲹鱼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连续相变萃取蓝圆鲹鱼油的最佳工艺为:物料水分含量11%,萃取温度52℃,萃取时间62 min,萃取压力0.6 MPa,解析温度为65℃,此工艺条件下鱼油得率为21.56%。鱼油外观为黄色至红棕色,有较淡的鱼腥味,其理化指标达到了粗鱼油标准SC/T3502-2000的一级要求。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鉴定出20种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59.57%,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4.62%。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应用于鱼油生产,具有萃取效率高、萃取温度低、对鱼油成分无破坏等特点,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Box-Behnker响应面设计法,以柏子仁油萃取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1℃,萃取压力29 Mpa,萃取时间133 min.在此条件下柏子仁油萃取率为34.57%,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通过GC-MS分析确认了柏子仁油的5种脂肪酸成分:亚油酸28.495%,亚麻酸53.196%,棕榈酸5.443%,硬脂酸3.919%和花生四烯酸7.089%.柏子仁油不饱和脂肪含量较高,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萃取槟榔碱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清波  罗士数  张海德 《食品科技》2011,(9):251-256,261
采用微波预处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槟榔中的槟榔碱,以槟榔碱得率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3个主要因素利用响应面法(RSM)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能明显提高槟榔碱得率,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63℃、微波功率480W,在此条件下槟榔碱得率为(0.448±0.007)%(n=3),与理论值0.452%相差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响应面法对超临界萃取大蒜油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选取超临界萃取压力,温度和时间作为随机因子。结果表明,大蒜油的超临界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为压力为15MPa,萃取温度37℃,萃取时间为2.5h。采用该工艺条件,大蒜油的萃取率可达到0.384%,验证值为0.378%,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0.02%。  相似文献   

11.
以韭菜子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韭菜子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韭菜子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韭菜子油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韭菜子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韭菜子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  相似文献   

12.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萃取率为指标,运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法对超临界CO2萃取玫瑰茄籽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8MPa、萃取时间110min的条件下,玫瑰茄籽油提取率可达22%以上。  相似文献   

13.
袁东强  何钊  孙龙 《中国油脂》2015,40(3):6-10
为确定丝光绿蝇幼虫油脂的提取方法和性质,为其利用奠定基础,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浸提法和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提取丝光绿蝇幼虫油脂,用响应曲面对2种方法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油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得到浸提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40℃,时间7.93h,料液比1∶19.71,理论得率28.27%,实际得率为27.89%;得到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时间10 min,料液比1∶12,超声波功率339.10 W,微波功率446.64 W,温度57.77℃,理论得率24.69%,实际得率为24.67%。2种方法提取油脂的碘值相近,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油脂的酸值(KOH)较低,为6.55 mg/g;浸提法油脂的过氧化值为6.22 meq/kg;2种油脂颜色饱和值S分别为0.72、0.95,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油脂颜色较深。浸提法提取油脂得率较高,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耗时最短,品质较好。综合分析,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是丝光绿蝇幼虫油脂的适宜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萃取花椒籽油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响应面法对花椒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花椒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各工艺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花椒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7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65 min,花椒籽油提取率可达19.65%.  相似文献   

15.
利用响应面法对拟南芥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拟南芥籽油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确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拟南芥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时间55 min,超声功率400 W,提取温度55℃。在最佳条件下,拟南芥籽油提取率为38.01%。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韭菜籽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对韭菜籽油进行萃取,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3个因素对韭菜籽油得率都有显著性影响,压力和时间的交互作用极显著,但压力和温度、温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40 ℃,萃取时间86.70 min,萃取压力22.25 MPa,此时得率为17.52%.韭菜籽油中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7.4%)为主,占脂肪酸总量的8.9%;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70.1%)和油酸(20.2%),占脂肪酸总量的91.1%.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眼点拟微绿球藻提取胞内油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 H为自变量,油脂提取效率和EPA提取效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对油脂提取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酶解温度酶解p H酶用量酶解时间,在酶用量1.59 g/kg(以干藻粉质量计)、酶解时间2.11 h、酶解温度39.3℃、酶解p H 4.17的条件下,油脂提取效率达到最大值98.72%#0.15%;对EPA提取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 H酶用量,在酶用量1.60 g/kg(以干藻粉质量计)、酶解时间1.86 h、酶解温度37.9℃、酶解p H 4.10的条件下,EPA提取效率达到最大值97.86%#0.12%。  相似文献   

18.
以怀远石榴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制得石榴籽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粉碎度为自变量,石榴籽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萃取工艺,并对石榴籽油的理化指标与体外抗氧化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石榴籽油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2.0 MPa、萃取温度50.0℃、萃取时间103.0 min、粉碎度60.0目,在此条件下怀远石榴籽油得率为19.4%;超临界CO_2萃取法得到的石榴籽油酸值低,过氧化值与皂化值小,对DPPH·、ABTS~+·以及O_2~-·等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法优化橡胶籽油的溶剂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乙醚提取橡胶籽油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为自变量,橡胶籽油得率为因变量建立数学模型,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6℃,提取时间1.5 h,液固比16.9∶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橡胶籽油的得率为41.60%。橡胶籽油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之和占脂肪酸总量的81.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