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用于AMP50-XL高速热模锻机的4Cr3Mo2V钢热作模具。生产试验表明,新开发的4Cr3Mo2V负热锻模的使用寿命明显高于H11钢热锻模,也略高于X32CrMoCoV333钢热锻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6,(3)
正4Cr3Mo3W4VNb钢代号为GR钢,是高寿命热作模具钢,工作温度600~700℃,属研制的新型钨钼系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是现有热作模具钢中高温强度较高,热稳定性较好,并具有良好抗冷热疲劳性能的钢种。由于钢中加入了适当比例的Cr、Mo和V,又加入4%W,所以该钢的高温强度和热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和足够的高温强度及热稳定性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冷热疲劳性能及适当的塑性和韧 相似文献
8.
1.前言某厂热冲轴承内外图模具用3Cr2W8V钢制造,热处理工艺为:1050℃淬火、600℃、1.5小时二次回火,硬度为45~47HRC。使用中发现模具寿命不高,平均每只约为三千件左右。主要损坏形式是磨损。生产是在40吨冲床上进行,模具承受的载荷和冲击力较小。参考有关文献,结合厂内条件,决定采用渗碳处理,增加表面碳化物量,以期提高耐磨性。本试验对3Cr2W8V钢试样进行不同碳势的渗碳处理,寻求能应用于生产的合理工已。2.试验方法试验在密封炉中进行,用丙国作为渗碳剂、甲醇作稀释剂,在三种不同的碳势下渗碳,炉冷后,重新盐浴加热淬… 相似文献
9.
10.
冷冲压模具要求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而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往往会给冷冲压模具带来韧性不足,因此改善冷冲压模具的强韧性对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十分重要。本文探讨了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高速工具钢W6Mo5Cr4V2钢模具热处理工艺参数的改进和提高其韧性的关系,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12.
4Cr3Mo2NiVNb热作模具钢高温时效过程中的组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4Cr3Mo2NiVNb热作模具钢700℃时效过程中的组织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硬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在700℃时效时,硬度-时间关系曲线出现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出现主要是由时效过程中碳化和沉淀硬化,再结晶以及碳化和聚集长大引起,合金元素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14.
15.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4,(5)
正简称W6或6542,是钨钼系通用型高速钢,属莱氏体型钢种。化学成分(ω,%):0.80~0.90 C,0.20~0.45 Si,0.15~0.40 Mn,≤0.030 S,≤0.030 P,3.80~4.40 Cr,≤0.30 Ni,≤0.25 Cu,1.75~2.20 V,4.50~5.50 Mo,5.50~6.75 W。热处理工艺:730~840℃,预热1210~1230℃(盐浴炉)或1210~1230℃(箱式炉)加热,油淬;540~560℃回火。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了Mo对4Cr5Mo2V型热作模具钢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分析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含1.9%Mo和含2.4%Mo试验钢在600 ℃时的热稳定性能差异较小;在650 ℃时,相比于含2.4%Mo试验钢,含1.9%Mo试验钢经过48 h保温后硬度值低了2.3 HRC,马氏体基体的回复程度更大,出现较多的富Cr的大颗粒球状M23C6型碳化物,尺寸在150~200 nm之间,而2.4%Mo钢中弥散析出了数量更多的细小M2C型二次碳化物,阻碍了富Cr型碳化物的长大,因此其碳化物的平均粒径更小,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前言 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热挤压和精锻新工艺的迅速发展,对模具的工作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具有更高的高温强度、足够的韧性以及抗热磨损和抗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由于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的热挤压和精锻工艺的迅速发展,对模具工作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要求具有更高的高温强度,足够的韧性以及优良的抗热疲劳和抗热磨损性能。目前国内广泛使用3Cr2W8V钢材制作热挤压模具,但因该钢种的高温强度低,抗热疲劳性能差,故使用寿命普遍较低。如热挤冲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其工作条件如下:坯料为低碳钢、加热温度为1000±5℃,热挤冲内孔时连续通水冷却,每挤压一次外表面涂石墨—— 相似文献
20.
热作模具的选材及 H_(13)钢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热作模具的失效形式及对模具材料的要求热作模有热锻模、压铸模、热冲模和热挤压模。在国内主要选用3Cr2W8V钢(相当于美国的H21钢),而且沿用了二、三十年。除锤上模锻外,大量的热锻模是安装在摩擦压力机和曲柄压力机上使用。这类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有三种:即由于高温金属的塑性流动导致模腔的热磨损;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在机械应力和高温作用下,模腔因塑性变形丧失精度而失效;三是模腔在承受冲击负载条件下,在尚未磨损或塑性变形失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