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祥寺位于北京东城区福祥胡同内 , 建于明正统元年 (公元 1436年 )。清雍正二年(公元 1734年),青海活佛锡呼图克图使节来朝,购此寺作为驻京行馆。北平解放时,寺庙还有喇嘛留守。建国初期,福祥寺被分配给单位作为住宅和仓库使用。1976 年地震之后,福祥寺大雄宝殿及部分历史建筑被拆除,寺庙格局渐失完整。现历史建筑只剩下二道门,天王殿,东配殿,后罩房和部分跨院建筑,其面貌变化很大。 本文对福详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特别是对现有历史建筑的木结构特点及其存留的老彩画进行了重点研究。笔者从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角度提出福祥寺具有的重要文物价值。提出了对福祥寺保护的建议方法等,以期引起社会及文物保护部门的重视。保护好福祥寺对研究北京藏传佛教体系及清代中央政府与青海藏区的政治文化联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寺庙建筑是徽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徽州寺庙建筑遗存量相对较少,但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宗教价值和突出的地城文化特征.该文以歙县丛林寺为例,分析其建筑结构特征、彩画形制及典型的文化特征、突出的文化价值,并从综合性研究、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合理展示与利用三个方面对丛林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徽州寺庙建筑遗产的保护及利用做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同市作为第一批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遗存有大量的寺庙建筑。在大同大规模古城更新背景下,寺庙建筑作为古城建筑遗产的代表,成为第一批进行修复的历史建筑,其保护更新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简述了大同古城寺庙建筑的保护历程,并对当前保护更新后的寺庙建筑建设规模进行了统计与对比,综合分析了大同古城寺庙建筑的更新模式,并对大同古城寺庙建筑的更新策略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1、法源寺的历史渊源和建筑格局 法源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它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唐代。最初,唐太宗(李世民)为追祭东征阵亡的将士,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曾下令于这里立寺,经过高宗(李治)直到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公元  相似文献   

5.
赵邵华 《山西建筑》2007,33(19):17-18
结合佛教寺庙形制发展的历史背景,介绍了佛教寺庙的总体布局,通过对海会寺建筑艺术及建筑文化的探究、解读以及分析,以提高人们对海会寺宗教建筑的认识,力求能对宗教建筑研究和保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长春市护国般若寺作为吉林省具有典型性的佛教寺庙之一,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逐渐失去了其内在的场所精神。文章以长春市护国般若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场所营造理论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场所内部人员流线、界定场所空间边界、调整内部空间布局、规划场所景观节点、强化建筑标志性等方面提升寺庙整体的精神内涵,提出长春市护国般若寺营造策略,以期为佛教建筑的场所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一铭  沈实现  晋亚日  杜陈沁 《园林》2024,(2):30-37+45
杭州昭庆寺是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中的珍贵遗存,作为南宋时期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借助于历史文献资料,梳理昭庆寺的兴衰变迁,结合建筑遗迹和实地勘察,建立起对昭庆寺在南宋时期的整体呈现。综合研究昭庆寺历史沿革、南宋时期建筑布局、植被景观以及园林活动等方面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复原昭庆寺的建筑风貌和园林景观,揭示寺庙开放式空间为园林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以期推动南宋园林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今后类似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韩国鸡笼山公园东鹤寺作为韩国历史文化遗产,其整体布局及建筑技术与艺术特征代表了韩国古代寺庙建筑群的较高水平。以东鹤寺建筑群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调研和实地测量,分析其空间布局特点、空间序列和空间组成要素入口牌坊、观音庵、大雄殿等建筑与小品和植物配置,以期为国内寺庙建筑群的保护和修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台湾作家李敖的小说《北京法源寺》发表,引起了世人对北京法源寺的关注。本文所谈北京法源寺火事轶闻,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法源寺是北京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名刹。最初,唐太宗李世民为追荐东征阵亡将士,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曾令于这里立寺,后来,高宗李治又下诏修建,直到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才完成建寺工程。当时武后执政,并赐名悯忠寺。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于寺的东南隅建塔一座。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史思明于寺的西南隅建塔一座。此后,节度使李匡威又在此建成观音阁。  相似文献   

10.
承德外八庙广安寺建于清乾隆盛期,建筑园林随山就势,包括各具特色的十字塔台山门、白台、定慧楼、戒台等建筑。本文收集广安寺陈设档、清宫热河档案、绘画、历史老照片作为史料依据,同时横向对比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等现存藏式喇嘛庙建筑形式,对广安寺的平面布局、单体建筑、功能布置、文化内涵进行了研究。通过 CAD 制图、3D 数字建模、实体模型等方式展现全部建筑群,最大程度还原乾隆初建时期的建筑园林原貌,以期丰富清朝寺庙建筑研究,也对承德其他寺庙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马莹  张建林 《福建建筑》2013,(2):31-33,80
本文通过介绍缙云寺的发展历史,对寺院选址、建筑空间布局、建筑单体形态、园林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了缙云寺建筑的布局特征,园林的空间类型及特点以及园林植物的造景特点,初步探讨了巴渝地区郊野山林式寺庙园林的构景特点,为巴渝寺观园林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杭州与天台同处我国江南地区,风光旖旎,山水灵秀。杭州天竺三寺与天台方广三寺均属山地寺庙园林,并都有上、中、下三寺共同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寺院选址环境、空间营造、建筑布局、水体景观、古树保护等方面,探析山地寺庙园林造园特色,以期为同类山地寺庙园林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苯教是西藏的原始宗教,其教义与思想对西藏传统文化有深刻影响,并且延续至今。该文以实地调研的苯教寺庙梅日寺、热拉雍仲林寺和孜珠寺为实例分析,试图从建筑学的角度对其寺庙内具有教育功能的建筑类型进行归纳,并将其分为诵经大殿、扎仓学院、辩明学院、内明学院、禅修学院和辩经广场等六部分。通过对其建筑和经院教育特点进行分析与论述,使读者能够明晰苯教寺庙的教育建筑单元体系,并对这一古老宗教的教育建筑单元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4.
杭州与天台同处我国江南地区,风光旖旎,山水灵秀.杭州天竺三寺与天台方广三寺均属山地寺庙园林,并都有上、中、下三寺共同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寺院选址环境、空间营造、建筑布局、水体景观、古树保护等方面,探析山地寺庙园林造园特色,以期为同类山地寺庙园林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青海瞿昙寺壁画是迄今在安多地区发现的唯一而且保留最完整的久岗派绘画遗存,青海瞿昙寺与西藏白居寺都是明代藏传佛教寺庙,尽管它们之间相隔数千里,但是寺庙所存壁画风格又同属于久岗派绘画,比较和研究瞿昙寺的久岗派壁画对于研究藏传绘画风格史或藏族文化东向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阳 《山西建筑》2022,(7):15-19
定襄洪福寺是晋北地区一处历史悠久的寺庙,拥有较为独特的堡式寺院格局,文物价值颇高.主要以洪福寺现存文物和建筑格局为基础,通过考证寺内碑刻、经幢、题记记载,同时结合县志、访谈及相关著录资料,对洪福寺历代营建及维修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并初步探讨寺庙各时期的文物及平面布局演变情况,从而大致勾勒出洪福寺营建维修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苯教文化影响深远的嘉绒藏区雍仲拉顶寺、昌都寺和雍仲达吉岭等典型苯教寺庙历史的追溯与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嘉绒藏区苯教寺庙的建筑特征:寺庙建筑选址布局崇尚高处,因地制宜。平面形制的发展基于苯教早期建筑形式塞卡尔,建筑形式保持传统的碉楼风格,建筑装饰元素充满浓厚苯教色彩。探索了嘉绒藏区苯教寺院建筑文化的渊源,对嘉绒藏区宗教建筑的传承与发展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云南玉溪地区澄江县抚仙湖的水下古建筑遗迹之谜尚未揭开,而抚仙湖北岸的澄江县城古凤麓镇也面临被现代文明淹没的危机。凤麓镇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城,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古城格局,街坊内部仍有大量的传统建筑留存。上至清康熙年间,下至民国,不仅有民居,还有寺庙、宗祠、会馆、礼堂。这些传统建筑记录了凤麓镇的历史兴衰和风土人情。历史沿革澄江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抚仙湖北岸。历史上西汉元封二年(公元286年)为俞元县,唐至南宋时期为河阳郡,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升为澄江路,明、清时期为府治,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改县至今。澄江现…  相似文献   

19.
张婧  任云英 《华中建筑》2020,38(9):125-128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地处多元民族汇聚之处,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民族迁移等古代交通要道途经之地。寺院营建历时三百余年,见证并承载了青海境内的异质文化交流,形成了具有特殊形制特征的寺院建筑。现有塔尔寺寺院建筑历史研究普遍主要关注藏、汉两种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寺院建筑发展,而忽略了其他多元文化对寺院建筑之影响。该文以建筑文化为切入点,运用文化学、历史地理学研究理论及方法,从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建筑构造、装饰技艺四个方面,分析塔尔寺建筑的文化源脉,以及塔尔寺寺院建筑的文化源脉具有多源复合的特征。从文化本源角度,揭示了塔尔寺寺院建筑历史表象之下所蕴含的对多元异质文化的强大包容力。  相似文献   

20.
法明寺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自唐初建,至今香火延绵不断,虽然目前仅存一殿一塔,但其对云南汉传佛教寺庙建筑研究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本论文在实测调研的基础上,参考法明寺碑文记载及梳理相关史料,结合法明寺的历史发展,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法明寺大殿的建构技艺特征,进一步明晰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在云南边疆地区的传播发展与地方建构技术的灵活创新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