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宜兴紫砂筋纹器,俗称筋瓤货,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紫砂筋纹器与光货素器、花货塑器并存于世,相互辉映。紫砂筋纹器的造型创作理念主要是依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瓤和纹理,经提炼、加工、创作而成,如瓜棱、菊花、玉兰和水仙等造型。  相似文献   

2.
筋纹器是紫砂艺术长河中一泓清泉,那么筋纹装饰就是这一长河中随处可现的涟漪。紫砂筋纹器新品新作不断涌现,紫砂筋纹器作者队伍亦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收藏者、消费者对紫砂筋纹器的认识、理解、兴趣不断提高,紫砂筋纹器造型型制必将发扬光大,推陈出新,重塑辉煌。《锦囊石瓢》壶是以石瓢的原形,用筋囊的方式表现。壶身简练流畅,体态丰腴,造型巧妙之处,莫过于壶身筋纹,简洁并富有力度。表面平滑光亮,整体造型和谐饱满,古朴浓郁,比例匀称。  相似文献   

3.
紫砂筋纹器是紫砂造型中不可缺少的类型之一,同时也是紫砂壶体系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与光货、花塑器共存于世,各自演绎着自己的精彩。紫砂筋纹器的创作理念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瓜果或者花瓣等的筋纹或纹理,经过不同的工艺创作而成,其纹理清晰、线条顺畅,具有韵律美。筋纹器也是紫砂造型中最具代表性及影响较大的门类之一,历代制作筋纹器的陶艺家数不胜数。其中,时大彬的高徒李仲芳和徐友泉均是制作紫砂筋纹器的高手,李仲芳制作的筋纹器在变化中身以浑圆为主,流、把以方形为主,于变化中求统一协调,为紫砂筋纹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徐友泉"变化其式……毕智穷工,移人心目",可谓是别具一格,他制作的"仿古盉形三足壶"简练大方、古朴雅正、亭亭玉立、雍容华贵,于简练中求气度,开创了紫砂筋纹器的新风尚。许多其他的筋纹器作品也做到了  相似文献   

4.
紫砂筋纹器是紫砂壶艺造型中不可缺少的类型之一,同时也是紫砂壶体系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紫砂筋纹器与光货、花塑器共存于世,各自演绎着自己的精彩。紫砂筋纹器的形体简练大方、古朴雅正、亭亭玉立、雍容华贵,于简练中求气度,其纹理清晰、线条顺畅,具有韵律美;口盖任意转换,吻合自如,将筋纹器的工艺表现得淋漓尽致。紫砂筋纹器的创作理念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瓜果、花瓣的筋纹或纹理,经过不同的工艺创作而成。筋纹器造型的特点是将形体的俯视面作若干等分,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组织于精确严密的结构之中,所有的筋纹都能贯通吻合。筋纹器型壶式除形式优美以外,制作工艺也非  相似文献   

5.
范宜娟 《江苏陶瓷》2006,39(Z2):20-21
宜兴紫砂筋纹器,俗称筋瓤货,为宜兴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紫砂光货、紫砂花货三大造型体系并存于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它造型创作理念主要是依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纹和纹理,经加工提炼而成。如瓜棱、菊花、兰花和水仙等。规则的纹理组织,等分均衡,齐整协调,线条顺畅,自然明快,是紫砂茗壶造型艺术中具有代表性,形制多样,影响较大的门类之一。越学越有劲,越学越入迷,几十年来自己将一生的追求完全化入紫砂筋纹器的探索创制中,真正感受到紫砂筋纹器其妙无穷。下面谈一谈在紫砂筋纹器创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得…  相似文献   

6.
陈渊 《陶瓷工程》2013,(11):60-60
紫砂光素器是紫砂的原始造型,不管是花塑器还是筋纹器,各种造型都是在紫砂素器上进行创造的,在大量发展的紫砂器中,圆器是最为常见的。  相似文献   

7.
紫砂茶壶的造型多样,在我国的陶瓷艺术品中艺术性极高的一个品种,因为古代饮茶方式的改变而应运而生,并在文化的推动下逐渐创新发展形成,不同的造型营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最终衍变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紫砂圆形器、紫砂方器、紫砂筋纹器,其中又以筋纹器的制作成型方法最为复杂。  相似文献   

8.
<正>紫砂壶堪称中华大地上陶瓷美术造型之中形态最为丰富的一个品种。从紫砂壶的外形上可以大致分为圆器、方器、筋纹器等三大类。其中筋纹器造型一直以其高难度的做工和卓越的艺术魅力得到了众多艺术家和收藏者的喜爱。在历史上有过许多令人瞩目的精品壶器,纵观这些经典,笔者发现制作筋纹器之关键在于合理的搭配,简单来说就是在制作之前的构思务必合理。因为筋纹器这个造型实际便是陶瓷形体设计中对于凹凸、软硬线角在紫砂艺术中的应用,由紫砂泥这一  相似文献   

9.
紫砂陶艺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它不仅具有丰富文雅的造型语言、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宜兴紫砂筋纹器是最常见的一种紫砂壶器造型,俗称"筋瓤货",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紫砂光货素器、花货塑器并存于世,相互辉映。紫砂筋纹器造型的创作理念主要是依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瓤和纹理,经提炼、加  相似文献   

10.
紫砂光素器是紫砂的原始造型,不管是花塑嚣还是筋纹器,各种造型都是在紫砂素器上进行创造的。在大量发展的紫砂器中,圆器是最为常见的。  相似文献   

11.
<正>宜兴紫砂壶历经千年的发展变迁,一直以四大造型体系传承数百年,圆器敦厚沉稳,方器传统大气,花货雍容华丽,而筋纹器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器型,其美非一言可道尽。一、紫砂"筋纹器"的历代形式美学世人所述的紫砂之美,其技艺水准表现在"形、泥、工、款、功"五方面。由此,紫砂筋纹器之美也可从这五方面来做分析。根据文献记载,早在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董翰,继供春而后的"四大家"之首,首创历史上第一件紫砂筋纹器"菱花壶",其壶盖已初具菱花筋纹效果。明中  相似文献   

12.
<正>紫砂艺人不断摸索创新,精湛的壶艺无不体现出艺术的魅力。宜兴紫砂壶筋纹器经历代艺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成为紫砂艺术中的古秀新葩。一件完美的作品须经创作者极力求新,并经欣赏者的把玩品味,才能彼此促进,使紫砂筋纹器类的制作技巧完善。紫砂筋纹器是紫砂造型中不可缺少的类型之一,它与光器、花塑器共存于世,各自演绎着自己的精彩。紫砂壶造型可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其中"筋纹器"是深受很多壶友喜爱的一种壶型。紫砂筋  相似文献   

13.
宜兴紫砂筋纹器,俗称筋瓤货,为宜兴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紫砂光货、紫砂花货三大造型体系并存于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它造型创作理念主要是依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纹和纹理,经加工提炼而成.  相似文献   

14.
紫砂筋纹器与提梁壶的造型结合绝对是紫砂艺术上非常重要的一笔,紫砂筋纹器与提梁壶的造型都是紫砂艺术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紫砂文化在这几百年间的传承与进步中,紫砂造型已经不断创新,富于变化。在传统的筋纹器与提梁造型上不仅做到了继承,还在不断地开拓创意,不断创新,在自己的创作思路与风格下创作了这把紫砂"玉露清香",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这把壶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创新,想法与创意都是别出心裁,把这把壶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把壶的创作也是对作者的挑战,是对传统紫砂工艺创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正>宜兴紫砂筋纹器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诞生的,凭借着宜兴紫砂泥料优良的特性,紫砂筋纹器以自然界中常见的花卉瓜果的形体线条经过加工提炼,将壶体的俯视而分成若干等分线,呈现流畅的叶脉筋纹(瓜棱纹、花瓣纹)和云水纹等,壶体表而筋与筋之司自然隆起圆浑的褶痕(棱);造型规则齐整、秀丽明快。在历史上同紫砂光货、花货几乎同时出现。在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董翰,是继供春之后的紫砂名工,人称"四大家"。首创历史上第一件紫砂筋纹器"菱  相似文献   

16.
紫砂花器,是把自然界、动植物界的天然形态用浮雕、半浮雕等造型装饰设计成仿生形象的茶壶。而筋纹器由生动流畅的筋纹构成,口部和壶盖的筋纹上下对应、合缝严密,体现一种数字般的精巧和秩序之美。紫砂"三友筋纹壶"是紫砂花货与筋纹器的巧妙融合,艺术的构建具有别样的美感。  相似文献   

17.
鲍建明 《江苏陶瓷》2010,43(5):32-32
宜兴紫砂筋纹器是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紫砂光货素器、花货塑器并称于世,它的工艺技法历史悠久,早在唐代陶瓷工艺中"筋纹"效果的运用就已出现,那种源于自然的"线面切割"在紫砂创始阶段就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赞赏。  相似文献   

18.
筋纹器是紫砂壶艺术中重要的类型之一,以独特的肌理美与模仿之真实著称,体现出中国古典艺术形式中包含的现代结构美,兼具传统与现代因子。"弦月筋纹壶"独具创意地将弦月与筋纹结合起来,使这两种造型都得到了新的发展,准确传达出紫砂筋纹器的特征与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霓 《江苏陶瓷》2012,45(4):58-58
宜兴的紫砂筋纹器是经过历代艺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创造出的一种壶艺表现形式。筋纹器造型是将自然界中的花朵、果实等形态加以图案化、规则化,是一种结构精确严格、制作精巧的陶瓷造型。筋纹器造型的特点是将形体分作若干等分,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组成于精确严格的结构之中,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其筋纹随着造型形体的变化而深浅自如,筋纹线条  相似文献   

20.
汪立彬 《江苏陶瓷》2012,45(5):32-32
宜兴紫砂筋纹器,俗称筋瓤货,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紫砂筋纹器与光货素器(俗称光货)、花货塑器(俗称花货)并存于世,交相辉映,它的造型创作理念主要是依照植物花瓣、瓜果的筋瓤和纹理,经提炼加工创作,"合菊"、"菱花"、"半菊"、"葵式"、"菊形"等为常见形式。紫砂筋纹器均用筋纹组成线条,盖与口瓣瓣相吻,筋纹表达从盖顶端放射到盖口,再舒展过渡至壶体、直至壶底贯通一气。瓣面大小如一,腴而不肿,转角钝而不圆,呈现出规则的纹理组织,等分匀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