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范永叶 《陶瓷》2022,(3):111-113
紫砂壶除了日常生活使用,同时也发挥着承载中国文化的作用,在发挥实用价值的同时,紫砂壶也在不断地凝聚文化的因子.当代紫砂艺术创作承袭了数百年以来的发展和衍变,以自身独特的工艺和秀丽的文化艺术面貌而著称于世.在紫砂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创作者的主观意识正逐渐的成为紫砂文化的一部分,这给紫砂带来更多的艺术角度和创作思考方向,紫砂...  相似文献   

2.
紫砂文化,源远流长。在以紫砂壶艺为代表的紫砂艺术创作中,紫砂文化薪火相传,凭借其特有的我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文化传播载体,紫砂文化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创作内涵,以传统制壶工艺为发展基础,集传统文化艺术类型之多,而又不冗杂繁琐,可谓"古韵响金石,风雅韵紫玉"。紫砂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紫砂艺术创作者特有的文化情结、情感,表达了对华夏文明的自豪感与文化艺术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3.
浅析紫砂文化内涵的多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建云 《江苏陶瓷》2005,38(4):45-46
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辉煌于当今的宜兴紫砂,已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与推崇。纵观紫砂器及其艺术发展演进的轨迹,它始终与璨烂的东方传统文化相衍相生,使文化成为作品之魂,从形式到内容,形成了厚重的紫砂文化内涵,在社会的进步中不断提升品位,展示美轮美奂、变化无穷的艺术魅力。本文就紫砂文化内涵的多重性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4.
史菊明 《陶瓷》2024,(3):121-122
紫砂艺术的发展带给我们广大茶友们更多的选择,也满足了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从整体上来看紫砂艺术作品“锦上添花壶”,我们能够看到创作者在长期的临摹和实践过程之中,对于传统的紫砂器型抟制理念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让广大的壶友在欣赏紫砂艺术的同时,对于紫砂良好的透气性和可塑性能有更广泛的了解,因为我国是一个饮茶文化非常悠久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紫砂器和茶叶相得益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紫砂匠人的手中,紫砂艺术的千变万化和人文流彩,正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艺术的内涵,所以这样的一件作品呈现在人们眼前,不仅仅是紫砂技艺的传承和发扬,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也让人们在饮茶过程中,随着紫砂茶具的普及,有一种锦上添花的美好感觉。  相似文献   

5.
<正>在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陶瓷史上,正是"字随壶传,壶随字贵"的紫砂印记,成就了紫砂陶刻艺术装饰的经典与文化精髓,或者说提升了紫砂文化的艺术水准、文化内涵、金石韵味。也正是这样一种陶刻装饰艺术,开创了紫砂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开阔了紫砂语言的表达方式,使之成为陶瓷艺林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相似文献   

6.
紫砂作为一门传承数百年的民间艺术,与时代文化融合不断发展,这是它的艺术生命力之所在。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当代各种艺术思潮不断"冲击"着现代紫砂陶艺的发展,而传统紫砂艺术也逐渐形成了与其对应的紫砂艺术新门类。现代紫砂艺术在内容、形式、精神气质上区别于传统,它与现代社会文化的融合发展,明显具有了审美情趣上的复杂性、独特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而紫砂工艺作为一门民间艺术,以其文化的融合性为人称道,在紫砂艺术的创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其他传统文化的"影子"。因此,探索、研究传统文化与紫砂艺术的历史渊源、融合方式、创作形式等,对于紫砂艺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季伟南 《江苏陶瓷》2014,47(5):41-41
近来,紫砂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越来越成为艺术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关键词。紫砂成为一种文化,似乎人们已经能够接受,但是紫砂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内涵是什么,紫砂是文化的这一认知如何帮助我们进一步发扬紫砂艺术等等,如上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9.
鲁浩 《江苏陶瓷》2010,43(2):34-34
宜兴紫砂艺术源远流长.紫砂泥素有“五色土”之称,以紫泥所作之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独树一帜,加上紫砂陶文化和中华茶文化之间的亲密联系。对紫砂文化的推崇也就成为中国古今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蒋峰 《陶瓷》2024,(3):129-130
紫砂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滋养,更离不开紫砂艺人们世世代代的坚守和匠心守正的传承。从整体上来看紫砂艺术作品“长乐壶”,创作者通过方器的设计、陶刻装饰以及纹饰点缀等不同的手法,营造出了人们非常喜欢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展示出了精湛的技艺水准以及装饰手法的多元化,非常符合现代紫砂艺术的审美。特别是在四方抟制的过程中,许多转角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弧度,起到了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而“三生兔”的概念诠释和画面的运用,更加具有中国哲学文化中的思辨思想,再加上铭文的诠释后,令人心生神往,非常期待能拥有这样一把既有超高的颜值。同时使用也非常称手的作品,在茶座之上定然能够演绎出和谐的乐章,提高广大壶友的艺术审美,也让更多形式的文化艺术和紫砂完美地结合起来,推动了紫砂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也启迪更多的紫砂匠人能够在传承紫砂艺术的过程中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领悟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1.
周冠华 《江苏陶瓷》2007,40(F06):26-26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中国书画和紫砂艺术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的珍贵财富。研究中国书画艺术和紫砂艺术的特异性对于我们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它们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紫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文化艺术,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美感,集欣赏与实用于一体,并在材质、造型、艺术、实用方面彰显着人文价值与鉴赏意义。紫砂艺术在当今不仅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在文学影视媒体中也得到较广泛的渗透。本文以新时代的文学影视媒体为切入点,深入探究紫砂艺术的工艺、文学价值等,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欣赏探讨。  相似文献   

13.
董震红 《江苏陶瓷》2021,54(3):75-76
紫砂艺术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演绎,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反复锤炼并进行了艺术传承,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深厚的文化意境,是我国艺术文化宝库中的一枚瑰宝.发展至今,紫砂壶已经不单单是作为饮茶使用的器具,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紫砂壶的形态是否优美、品质是否上佳以及韵味是否深厚等.与紫砂制作工艺一起提升的还有人们的艺术品味,人们对紫砂艺术已经从实用性的简单要求上升到了艺术性的审美要求.本文主要以紫砂"中华器韵壶"为例,从其造型艺术和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意蕴着手,来剖析紫砂艺术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蕴含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4.
紫砂的艺术价值在于紫砂的造型美、泥料的材质美、装饰的工艺美、蕴含的意境美和实用功能美美,这"五美"集于一身,表现了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紫砂文化融古贯今,为中国的文化付出了众多贡献,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李霓 《陶瓷工程》2007,41(6):33-34
宜兴紫砂陶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很高的艺术水平、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和一致赞赏,纷纷考察研究,著书立说,一致认为,宜兴紫砂陶艺已远远超出了一般工艺美术品的范畴,成为中国又一特别的文化艺术门类,登上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16.
紫砂器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自然韵味和文化内涵,更好地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与艺术品味。从整体上来看这组紫砂艺术作品“生机”,作者采用了紫砂造型之中常用的竹器形态,在长期的临摹和专研经典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对于紫砂艺术的理解和观念融入其中,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这一概念的阐释融会贯通,通过竹子的生机盎然和挺拔屹立,展示出卓尔不群的君子风格和傲立冰霜的特征,这也是中国文人的精神风骨和贯穿始终的文化传承,特别是以竹子为代表的自然形态,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紫砂艺术文脉的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更为直接地触摸到中国文化内核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周全 《江苏陶瓷》2007,40(6):36-36,39
众所周知,紫砂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丰富民间文化艺术类别中的一种,传承数百年而未衰,论其根由与紫砂文化扎根于其它众多艺术文化而发展这一因素不无关系。因此",融合其它文化共同发展"是紫砂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8.
沈严峰 《陶瓷》2024,(4):114-115
在紫砂艺术的创作过程之中,青铜器是很好的题材之一,也是广大的紫砂艺人们不断去探寻和追求的历史厚重感的有力参考,所以许多的器型和纹饰都能够找到来源和出处,也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吉金壶”,创作者围绕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青铜器,在参考原型“敦”的基础之上,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特别是从紫砂黑料和金丝的搭配,使其具有一种非常高级的搭配感,尽管是反映了古代的器型特征,但是却符合现代的艺术审美,这样的设计和创意能够激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能够让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之中,体会到古人那种仪式感和庄重感。而且这样的器型无论是冲泡茶叶,还是陈列起来欣赏,都能够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紫砂艺术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凸显出广大壶友的艺术审美水准,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青铜器和紫砂艺术的联动,更好地启迪着广大年轻一代的紫砂匠人们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19.
蒋秀娟 《江苏陶瓷》2007,40(F06):16-16,18
数百年历史的传承与沉积,造就了紫砂艺术的博大与绚丽。紫砂虽只“五色”,缘何能够逾越七色之彩虹。姑且不论诗词书画诸类文化使其“有容乃大”的重要因素,最一目了然的原因,应该是紫砂装饰艺术逐步完善。紫砂装饰艺术极大地丰富了紫砂的艺术表现元素,不仅使紫砂获得了“五色”之外的“第六色”,而且使紫砂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紫砂装饰艺术伴随着源远流长的紫砂艺术演变历程一起发展成熟,可谓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20.
刘军华 《江苏陶瓷》2007,40(F09):11-11
宜兴作为陶都而闻名于世。紫砂历经数百年的蓬勃发展如今可以说已经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而成为陶都的“名片”。可以说紫砂艺术在陶都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品牌效应。促进着地方政治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