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宜兴青瓷     
正宜兴青瓷,始于西周,盛于两晋,直至宋元,渐衰中断,它是中国青瓷的先驱之一。坐落在丁蜀镇汤渡的西晋小窑墩青瓷古龙窑遗址,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六十年代初,宜兴陶瓷界复烧青瓷,使中国青瓷宜兴窑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宜兴青瓷在复兴之路上绽放出迷人风采,在国际上誉为"东方蓝宝石,精美的碧玉器"。著名艺术家韩美林赞美:"阳羡青瓷驾越州"。  相似文献   

2.
正宜兴是陶的故乡,瓷的故里,有着七千多年的制陶历史,素有"陶都"之美称,但大多数人都只知道宜兴的紫砂壶有名,而不知宜兴青瓷曾经的荣耀。宜兴的青瓷曾经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在中国青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据史料记载,早在商周,宜兴地区就开始生产原始青瓷,两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烧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隋唐五代是宜兴青瓷的鼎盛时期,品种繁多、产量较大、工艺精湛。南宋以后,宜兴青瓷因受到多个方面的原因被  相似文献   

3.
宜兴有着几千年的制陶历史,青瓷作为宜兴陶瓷业"五朵金花"中的唯一瓷业,曾经散发出璀璨的光芒。翻开宜兴青瓷这部厚重的历史,从几经失传到恢复生产、不断研制到再创辉煌,艰难历程令人不胜唏嘘。本文沿着新中国成立后宜兴青瓷的历史脉络,阐述宜兴青瓷的研制过程及骄人成果,并着重剖析宜兴青瓷近阶段面临的困境,思考如何在新时期、新经济、新环境中将宜兴青瓷发扬光大,勇于创新再现风采。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青瓷的一般特征,并从历史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传统宜兴青瓷的地域特色,在此基础上对"宜兴窑艺"青瓷的本质作了表征,系统介绍了"宜兴窑艺"青瓷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宜兴的陶瓷艺术之中,有着"五朵金花"的称谓,青瓷便是其中的一朵金花。宜兴青瓷诞生于商周时期,在西晋时期得以兴盛,但是在唐五代之后,青瓷便在南宋时期衰弱了,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时,宜兴青瓷才得以再次发展起来,在宜兴陶都的大地上散发着耀眼的姿色,于是当代的青瓷艺人便在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地传承和创新,不断地将新时代的文化元素进行吸收和汲取,从而使得宜兴青瓷艺术的生命得以能够持续地延续和发展下去。本文便主要以宜兴青瓷"和谐平安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装饰特征以及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6.
正宜兴是中国青瓷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始于西周,盛于隋唐,曾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宋代以后,宜兴青瓷逐渐衰落。上世纪60年代,在省轻工厅的组织指挥下,宜兴青瓷成功复出,并形成"青中泛蓝,似冰如玉"的特色,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的蓝宝石,精美的碧玉器",当时与浙江龙泉并称为国内两大青瓷产区。但好景不长,90年代后期,因机制等因素导致国营青瓷厂陷入破产,宜兴青瓷再次夭折。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所公认的"陶瓷之国",其发展大体经历了青瓷—白瓷—彩瓷这三个重要阶段。早在商代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在先辈们的辛勤耕耘下,经过由低级向高级的长期发展过程,在东汉时期就烧制出胎质比较纯净、釉色较为青黄、厚薄较均匀的成熟青瓷,而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享有世界盛誉的现代青瓷。宜兴的青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陶都宜兴的"五  相似文献   

8.
正青瓷以其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著称于世。其"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堪称瓷中瑰宝。宜兴青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宜兴地区从西周就开始生产原始青瓷;两晋时期,烧造技术已经相当纯熟;隋唐时更是工艺日精;而到了宋代,由于种种原因,青瓷生产逐渐衰落。上世纪60年代初,在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宜兴当地开始着手进行青瓷的恢复工作,经数年努力,使之重现光辉。宜兴  相似文献   

9.
正由江苏省非遗项目"宜兴青瓷制作技艺"无锡市代表性传承人詹杏娣创办的"宜兴青瓷非遗传承展示馆",4月27日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宜兴湖氵父镇洑西村开馆。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副会长鲍建生,宜兴市文广新局纪委书记吴春祥,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周小东、洑西村党总支书记曹志华,来自北京、南京、无锡、宜兴等地的陶瓷界、文化界、收藏界及企业界的嘉宾出席了开馆仪式。该馆集中展示了近150件宜兴青瓷作品,涵盖了艺术品瓷、工艺品瓷、文房用瓷等多种品类。如詹杏娣从艺以来以宜兴青瓷最具特色的窑变釉艺术设计创作的"窑变涵露"、"窑变羊尊"、"窑变象  相似文献   

10.
正宜兴青瓷是宜兴陶瓷的一个重要门类,历史悠久。由于断代近千年,宜兴青瓷的特点比较模糊,缺少显露特点并具有说服力的实物与文字记载。现代恢复青瓷生产,由于交通便利、信息通畅,所以全国现代青瓷特点也较一致。本文从传承中思考宜兴青瓷的特点,从当代的宜兴地域特征、文化特征、技术特点、原料特点等方面去比较、去思考,找出当代宜兴青瓷的特点,阐述当代宜兴青瓷的特点对宜兴青瓷发展的重要性。1宜兴古青瓷与浙江越窑青瓷  相似文献   

11.
宜兴青瓷是陶都艺苑中"五朵金花"之一,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当代宜兴青瓷自上世纪60年代起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造型丰富多变、釉色青中泛蓝、装饰美轮美奂的艺术特色。这其中尤以谈青窑艺为代表。谈青窑艺以传承、创新、再现当代宜兴青瓷辉煌、弘扬青瓷文化为己任,其创新作品"窑变包容"曾荣获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设计评比金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南方青瓷窑系环境,对宜兴青瓷的发展脉络做进一步解析,解析内容囊括宜兴青瓷的起始、发展、成熟、没落以及复兴和展望几个方面来讨论宜兴青瓷的文化意义,以及反思近几年宜兴青瓷在发展中存在的弊端,试图重新认识宜兴青瓷在现代人生活中存在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青瓷,是因在坯体表面敷有一层透明或半透明的青色釉而得名,其呈色是由釉中所含氧化铁还原成氧化亚铁所致。具有脂玉般莹润而微微带透明质感的青色,是青瓷的显著特点。这种色与质的独特融合难能可贵,其明净、温润、淡雅之美,几近自然之美玉。这是青瓷的共性,不同产地的青瓷风格也有各自的特色,这种特色是不可复制的地方资源与特定的人文背景相结合的产物,是经过长期的艺术与生产实践逐步成熟的文化格调,宜兴青瓷也是如此。1"宜兴窑"青瓷的历史特色1.1."宜兴窑"青瓷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宜兴青瓷,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远自商周,就有原始的青瓷生产,经春秋到南北朝已有大量的烧造.到了唐代,宜兴青瓷无论在数量上、造型、装饰、原料配方、和烧成技术上等都有明显的进步.宜兴涧?唐窑的发掘,证明它是我国至今保留烧制青瓷,最早最完整的青瓷窑.宜兴青瓷,前后经历大约一千七百多年的发展,到宋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至使宜兴青瓷逐渐衰落,以至中断、失传.从发掘的古代宜兴青瓷雕塑中,以青狮(辟邪)、神兽罐等为代表,其它雕塑品种不多,大量的是日用器皿用具.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经历二十多年的努力,宜兴青瓷得到了恢复,并有了新的发展.青瓷雕塑不断探索、创新,打开销路,争取出口以及进入美国市场,开创了另一个新局面.青瓷雕塑总的分两大类:一是独立的雕塑——陈设品;一是雕塑和使用相结合的——工艺品.  相似文献   

15.
宜兴青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的杰出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以独特的釉色、造型和工艺技巧而闻名遐迩。然而,随着时代审美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保持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成为了当下宜兴青瓷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将从宜兴青瓷的历史传统、创新实践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探讨宜兴青瓷传统继承与当代创新的融合之道。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25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陶艺作品交流展、2017宜兴青瓷艺术展、第二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展、第五届国际花盆艺术节暨2017国际盆景艺术展、《宜兴紫砂陶对欧洲的影响》、《宜兴青瓷》出版首发式在宜兴陶瓷博物馆盛大开幕。辽宁省喀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景泉,中共宜兴市委副书记、宜兴市人民政府市长张立军,无锡工艺技术职业学院党委  相似文献   

17.
正宜兴青瓷的发展历程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宜兴作为一个窑口,自商代前期出现原始青瓷始,青瓷生产一直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也持续了较长的发展过程。虽然南宋以后出现了800多年的生存断代,没有鲜活的连续传承,但其逻辑轨迹是连续的,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宜兴地域风格特征的青瓷特色,透露出相应时期宜兴生活方式、审美好尚等领域的动态变化,有独特的宜兴文化记忆。青瓷因在坯体表面敷有一层透明或半透明的青色釉而得名。青瓷釉作为宜兴青瓷效果的直接体现者,  相似文献   

18.
张荣法(发)     
正从事陶瓷事业30余载,在陶瓷泥料、艺术釉料、造型与装饰设计、烧制等方面均有研究,并有独到见解。研究领域涉及紫砂、青瓷、均陶、彩陶、精陶等方面。并从历史的角度深入探讨宜兴陶艺"五朵金花"间的彼此联系,提出了"宜兴窑艺"概念,创作的作品讲究工艺的精致性与材质烧制效果的独特性。注重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坚持以文化为先导的陶瓷艺术设计理念,传承做好宜兴青瓷,创造更新中国青瓷,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在陶瓷艺术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正《宜兴青瓷》始祖地位,需如何落实?需凭"事实胜于雄辩",成为青瓷始祖。其四必备条件如下:1正确引证,学者专家的论述与实证。"越窑的起点应该是德清以北不远的宜兴。"根据路易·艾黎《瓷国游历记》记载,他曾四次提出此观点,第1次在目录十五陶都宜兴的第65页中提出,后连续3次在目录十三浙江青瓷的第55-57页中提出(见图1.2.3)。  相似文献   

20.
正用这个题目说话,是因为十年前曾以此题目宣读拙文于宜兴市举办的"振兴宜兴青瓷研讨会"上,更是由于上世纪70年代中,先恩师李国桢先生在我的家乡——陕西省铜川市陈炉陶瓷厂,研究恢复失传八百年的耀州青瓷时,我们试制人员中有三位工友乘着恩师德高望重的风帆,在宜兴青瓷厂学习了一月有余。虽说恩师率领我等苦研三载,终使千年名瓷得以重放异彩,但是假若没有恩师的主持,纵使在下不才人等折腾到现在,耀瓷新生恐怕还是天方夜谭。或言没有宜兴青瓷的慷慨赐教与无私援助,在元代以后只会燃煤马蹄窑烧氧化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