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兴紫砂壶享誉中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本文以紫砂作品"熊竹套组"为例,浅谈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正"陶都风,吉林情"宜兴紫砂百人百壶收藏展作品集从专业、专注的角度,对当今紫砂壶艺界实力名匠的参展作品进行详实的收录、整理,不仅向人们展示出宜兴紫砂的艺术魅力,更为紫砂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创造了机会,以期使读者从中了解宜兴紫砂壶艺的发展现状、艺术特色,以及当今宜兴紫砂壶的文化状态等,为读者呈上一份精彩、高端的艺术大餐,与此同时,更为紫砂文化学术研究和紫砂艺术收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古老而又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陶都宜兴,以其陶的古都、茶的绿洲、竹的海洋、洞的世界著称于世,以紫砂为代表的宜兴陶文化艺术名扬海内外。紫砂壶凭借宜兴紫砂特有的矿源、六百年发展历史、独特的手工制壶工艺、传承有序的技艺流程及融书法、绘画、印章、金石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装饰,形成了极具文化艺术气息的作品特征。紫砂壶的创作总有人探讨传统与创新,其实从笔者几十年的传统紫砂壶型创作体会来看,觉得有很多方面是不能  相似文献   

4.
宜兴紫砂,六百年意识形态,五百年手艺传承,不只是属于一个地域的文化现象,更是全世界茶器、陶瓷文化艺术的文化现象与艺术个性彰显;它不仅代表宜兴的地方特色,也是中国的陶瓷艺术脉搏,更是世界陶瓷历史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伴随着紫砂壶的出现"削竹"为笔,留下一丁点手艺人的痕;到时大彬时期开始有了"大彬款".  相似文献   

5.
历史悠久的宜兴紫砂壶,一直深受古今中外,文人雅士所深爱笃好。随着当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宜兴紫砂文化艺术也迎来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人接触紫砂,认识紫砂,了解紫砂,宜兴的紫砂作品也越来越受到海内外藏家的青睐,在生活中成为一种陶冶性情的愉悦活动。宜兴紫砂壶以其端庄清丽的迷人风采、气韵  相似文献   

6.
汤杰 《江苏陶瓷》2014,(3):45-45,48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数百年来的艺术积淀,紫砂壶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中的瑰宝。紫砂壶的文化精髓在于记忆了宜兴的陶瓷文化、传统制作技艺和丰富的紫砂语言。一些代代传承的经典茗壶,作为紫砂技艺人员仿制出新的佳作而充满生机与活力。本篇以紫砂"炎黄二帝紫砂提梁壶"为例,谈谈其传统文化的蕴意。  相似文献   

7.
紫砂壶产于宜兴,生来便与宜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紫砂正是在宜兴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的滋养下,才得以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生命力和灵气,成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紫砂是宜兴人的"专利",本文以紫砂套组"竹石清泉"为例,浅谈其地域文化特色以及造型创意构思。  相似文献   

8.
<正>宜兴紫砂陶历史悠久,紫砂壶造型朴雅大方、品种繁多。江南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造就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宜兴紫砂壶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和称颂。陶都宜兴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便有"竹的海洋"之美誉,有竹的地方从来不乏文人雅士眷顾,而在这片紫砂的国度,竹子常常成了造型立意的主角。"罗汉竹壶"(见图1)显然亦是以此为题,独辟新意,于潇洒竹海中诠释荆溪之美、江南之美。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竹文化不仅在书法、绘画、诗词中表现出了韵美意清,而且在以陶瓷文化为代表的手工工艺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紫砂壶艺中更是喜闻乐见。紫砂壶是宜兴紫砂陶艺术的杰出代表,紫砂艺壶历史悠久,艺人辈出,品种万样。一把艺壶,能陶人性情、怡人心灵、给人启迪。壶艺作品除了讲究泥料、工艺外,更注重造型美学价值,追求古朴大气,重传统而不失新意,这样的紫砂作品才会自成一派,才会  相似文献   

10.
谢强 《江苏陶瓷》2009,42(5):37-38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也正是一批爱好紫砂艺术的文人雅士与热衷文化艺术的紫砂艺人共同创造了紫砂今天的繁荣。紫砂壶融茶道、诗词、书画、金石等艺术于一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千年文化的积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茶文化与陶文化的辉映。赋予了宜兴紫砂更多一份东方魅力与世界色彩。  相似文献   

11.
高湘君 《江苏陶瓷》2011,44(2):34-34,3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代表着高风亮节的精神修养,它与松、梅一起并称"岁寒三友"。陶都宜兴富有"竹海"美誉,竹与陶一直以来就是宜兴的地域景致,在宜兴数百年的紫砂艺术发展史上,以竹为题材的历史茗壶屡见不鲜。竹型茗壶伴随着紫砂艺术史发展前行,经历了不断创新发展的艺术成熟过程。在明清紫砂艺术鼎  相似文献   

12.
宜兴的紫砂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充满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气韵的,广博的文化知识与传统的东方思维塑造了这一多元化风格的紫砂陶文化。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紫砂文化就可以融入更多多元化的艺术风格,比如金石艺术、茶道艺术、书画艺术等等,紫砂的技艺非一日达成,是紫砂艺人们日日夜夜的技法积累,创作紫砂壶不仅需要有精湛的紫砂技艺,还需要有丰富的情感与宽广的胸怀,去感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在制作紫砂时就能放大自己的情绪融入壶中,让制作的紫砂壶富有新的情绪与生命力。这把紫砂"竹福壶"作为一件花器,整器其实磅礴,细节之处自然有神,技艺精湛栩栩如生,线条的轮廓与点线面的处理恰到好处,用竹这一花器中经常使用的题材来创作这把,足以见得作者对竹的喜爱,与作者广阔的胸襟,"竹福壶"同"祝福"壶,也有祝福的美好寓意,整壶的表现更显多元化,让人爱不释手,喜爱非常。  相似文献   

13.
紫砂壶是宜兴紫砂陶瓷的代表,它是紫砂文化的主脉,是紫砂高潮艺术的体现。紫砂壶造型与中国传统造物观相辅相成,使紫砂文化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自古文人多爱竹,并赋予它一个雅号"此君"。东坡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宜兴有"中国第一竹海",还有得天独厚的黄龙山紫砂矿源,紫砂壶和竹制品(如竹床、竹凳、竹席、竹匾等)家家都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宜兴紫砂陶人又将竹文化与茶文化融为一体,开拓出了一个新的"不可一日无此君"的高雅境界,以及一款俗称竹编壶(也称竹篓壶)的新宠而广受青睐。然而紫砂竹编壶制作难度大,耗时费工,因而许多艺术  相似文献   

15.
宜兴是紫砂壶的诞生与兴盛之地,因而在紫砂壶中,我们便能够看到宜兴的山山水水、植被森林、民风民情.与此同时,紫砂艺人还将对于生活的观察以及艺术的理解融入到紫砂壶中,使我们在紫砂的世界中感受到无穷的魅力.紫砂艺人通过紫砂艺术形式,将各种艺术形式充分地展现出来,使得人们在喝茶品茗的时候从中感受到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内涵.本文主要以紫砂壶"如山"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及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6.
竹是紫砂创作的重要题材,以竹造型是紫砂造型艺术的一大手法和组成部分.宜兴竹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毛竹、紫竹、斑竹、佛肚竹等,这些形态各异的竹枝、竹叶均可入壶,在紫砂壶器上进行刻绘竹的作品蔚为大观.装饰手法除了以刀代笔的陶刻外,还可运用堆贴、镂雕、泥绘、点彩等.紫砂壶与竹文化的结合,构成了紫砂文化里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7.
在北宋的时候,宜兴紫砂得以萌芽产生,到了明代的时候便兴盛了起来,一直繁荣发展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几百年的历史,而为什么宜兴紫砂壶能够成为所有茶具之首,其先天的因素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宜兴具有着独一无二的紫砂泥料,而且有着悠久的茶文化以及陶文化,于是宜兴紫砂陶器与茶文化的结合就显得更具优势,再者制壶艺人在紫砂壶中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思想和情感,更是将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都融入进来,使得紫砂壶不仅有着较强的实用性,更是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本文便主要以紫砂"鸳鸯对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8.
宜兴是紫砂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紫砂壶以其自然质朴的泥料、绚丽多彩的泥色、千变万化的造型、与众不同的工艺、温润古朴的风格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宜兴又是竹的海洋,茫茫竹海,绵延无际。利用竹子做成的器具更是美轮美奂。而能吧"陶"和"竹"结合得天衣无缝、惟妙惟肖的当属宜兴紫砂竹型壶了。  相似文献   

19.
陆德祥 《江苏陶瓷》2020,53(3):73-74
有人说是紫砂成就了宜兴,但我认为,它们是互相成就的,任何艺术的诞生成长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宜兴就是滋养它的地域环境,江南水乡宜兴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它优越的自然环境让紫砂壶具备天然灵秀的气息,生活在这片地域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简单质朴的生活环境中专注于紫砂壶的创作,同时,无数文人雅士又诞生于此,他们在喝茶玩壶的同时参与紫砂壶的设计创作,留下了诸多关于紫砂壶的诗词绝唱,因此,也可以说是宜兴成就了紫砂,它们相辅相成,让紫砂艺术在这片土地上世代流淌、弘扬于世。本文以紫砂作品“爱的奉献”为例,浅谈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周媛 《江苏陶瓷》2021,54(6):73-74
宜兴紫砂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紫砂壶的造型或清新、或古朴、或端庄,充分体现了制壶艺人对于紫砂的独特感情以及传统文化的追求.伴随着宜兴紫砂的快速发展,紫砂不仅仅是一种品茶器皿,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图腾.制壶艺人们巧妙地运用紫砂泥,将艺术情怀赋予其中.宜兴紫砂是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是千年的陶瓷文化与茶文化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