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益州 《佛山陶瓷》2015,25(3):15-18
本文通过反复多次的试验优选出铁红结晶釉的基础配方,并分析了Fe2O3含量、骨粉含量、滑石含量、烧成制度、釉层厚度、添加着色金属氧化物等对釉面及红花结晶的影响。实践证明:铁红结晶釉中红花的形成机理是釉在烧成时,铁的过饱和熔液与基础釉中的磷酸盐熔液作用并产生液相分离的结果。要想得到理想的釉面效果,釉中Fe2O3量要控制在8%~15%之间,滑石用量要控制在8%~17%之间,骨粉用量要控制在10%~20%之间,釉层厚度要控制在1.0~1.2 mm之间。  相似文献   

2.
《陶瓷》2016,(11)
利用本地原料和钾长石、钠长石、氧化铝等原料制备建筑陶瓷仿古砖用亚光釉。运用单因素法探讨了Al_2O_3/SiO_2比例对釉面效果的影响,烧成制度和工艺条件等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当钠长石含量为16%、钾长石含量为19%,氧化铝含量为15%(即Al_2O_3/SiO_2比值为1/6)时,球磨时间在15~20min,生坯釉层厚度控制在0.4mm左右,烧成温度为1 220℃,保温时间为10min时,坯釉适应性最好。该釉面光泽度为28.6,白度为65.8,呈现出较好的亚光效果。  相似文献   

3.
环境友好型高白乳浊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a3(PO3)2、滑石、石英及硼熔块为基本组成,研制了无乳浊剂R2O-RO-Al2O3-SiO2-P2O5-B2O3体系环境友好型高白乳浊釉。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不同B2O3/P2O5质量比和烧成温度对釉面性能及釉的显微结构等的影响,并对磷硼多相乳浊釉的乳浊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B2O3/P2O5质量比为1/2~2区域,1200℃烧成温度,可以得到白度较高的乳浊釉;B2O3/P2O5质量比不同时,釉熔体产生多次不混溶相,出现微相功能转换,乳浊度也随之改变;B2O3/P2O5质量比为1时,釉中分相小滴相对较多,尺寸与可见光相近,且分散性高,使釉对光的折射与散射能力强,釉面呈现高乳白效果,白度可达87。  相似文献   

4.
本文参考了有关冰裂纹釉的物化测试分析报告,并以相关测试数据为依据,选用唐山附近出产的陶瓷原料,采用现代制瓷工艺,并用氧化气氛的隧道窑烧成。通过制定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法,探讨了Si/A1摩尔比、乳浊添加剂、碱金属配比、施釉厚度、稀有元素添加及烧成制度等因素对冰裂纹青瓷釉呈色的影响。当SiO2/Al2O3值为8.7,钾、钠长石比为1:3、锆英石为1%、滑石为0.8%、氧化锌0.5%、钒蓝为0.4%~0.5%;喷釉厚为1.2~1.5mm;在1240℃隧道窑氧化焰中烧成,保温25 min,并采用适当的降温速率,能得到效果较好的冰裂纹釉。  相似文献   

5.
基于传统铁红花釉的釉式,通过调整SiO2/Al2O3比成功制备了传统铁红分相花釉,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对样品典型局部区域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铝比对釉面外观的影响明显,且当SiO2/Al2O3摩尔量比值为8.6时,釉面最易呈现"红斑"效果.釉面"红斑"主要是在1120℃~920℃范围...  相似文献   

6.
以氮化硅、活性氧化铝微粉和纯铝酸钙水泥为原料 ,研究了在焦炭保护情况下 ,Si3N4-Al2 O3-CaO系材料经 1 5 0 0℃、1 6 0 0℃和 1 6 5 0℃烧成时的烧结性能和物相变化 ,同时借助SEM、EDX和XRD等手段对其显微结构和反应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 ,该体系材料的烧结性能与试样的组成和烧成温度有关 :温度由 1 5 0 0℃升至 1 6 0 0℃ ,试样体积密度增加 ,显气孔率降低 ,但升至 1 6 5 0℃时 ,试样的体积密度反而下降 ,显气孔率增加 ;在同一温度下 ,试样中Si3N4含量增加 ,体积密度下降。同时 ,试样在烧成过程中存在质量变化现象 :1 5 0 0℃烧成试样均表现为质量增加 ,当温度升至1 6 0 0℃和 1 6 5 0℃时 ,试样质量又由增加变为减小。根据热力学分析推测 ,试样烧成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化学反应 ,低于 1 5 0 0℃时 ,反应Si3N4(s) +3 /2CO(g) =3 /2Si2 N2 O(s) +1 /2N2 (g) +3 /2C(s)是试样质量增加的主要机理 ;高于 1 5 0 0℃时 ,反应Si3N4(s) +3 /2CO(g) =3 /2SiC(s) +3 /2SiO(g) +2N2 (g)是引起质量损失的主要机理。XRD分析显示 ,烧后试样中除存在刚玉和Si3N4相外 ,在烧成过程中还发生了物相变化 :1 5 0 0℃时出现了钙黄长石相 ,1 6 0 0℃时钙黄长石又消失 ,出现了Ca -α Sialon和β Sialon ,温度升至 1 6  相似文献   

7.
主要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工艺条件对铁钛分相釉的影响。该釉可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在烧成温度1160~1180℃,保温10min,釉面呈现较佳的分相效果。该低温快烧铁钛分相釉可望用于艺术陶瓷装饰。  相似文献   

8.
赤铁矿结晶釉是一种最古老的巨晶釉,早在12世纪初就已闻名于世。施用这种釉的产品(食器、花瓶等)当时专为皇宫生产。在煅烧赤铁矿釉时,于黄褐或黑褐色釉玻璃底面形成其主结晶相———赤铁矿αFe2O3晶体星团。这种釉既可以施用在瓷器上,也可以施用在精陶制品上。其最高烧成温度为1300~1350℃。赤铁矿结晶釉的化学组成如下(wt%):60~70SiO2、12~20Al2O3、5~8Fe2O3、5~10CaO、5以下(K2O Na2O)、3以下MgO、少量TiO2和P2O5等。析出晶体的类型、晶粒尺寸和相对数量依据釉的组成、烧成制度和窑炉气氛性质而变化。窑炉中的烧成气氛严重…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玻璃粉、石英、滑石、石灰石、TiO_2、Fe_2O_3为原料制备铁钛结晶釉,采用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釉料配方中氧化铁、氧化钛的量以及烧成温度、保温时间、釉层厚度等因素对釉面析晶效果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发现当釉料配方(wt.%)为:氧化钛10.2、氧化铁4.08、玻璃粉37.76、石英20.41、滑石7.14、石灰石20.14;釉层厚度为1.0 mm,烧成温度为1260℃,保温时间为45 min条件下制备的试样釉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陶瓷》2017,(12)
笔者对无光豹纹花釉的配方及烧成制度进行了研究。在底釉配方中添加氧化铁、氧化锌等搅动釉面出现自然窑变纹路效果,面釉施普通的光泽颜色釉,在合适的烧成条件下呈现无光豹纹花釉。研究烧成温度,保温温度、保温时间等对釉面效果的影响等,得出最佳效果为:底釉中氧化铁添加量为6%~8%、氧化锌添加量为2%~4%,采用梭式窑氧化气氛烧成,最高烧成温度为1 290℃,二次保温温度为1 130~1 150℃,保温时间为60min。  相似文献   

11.
磷硼多相乳浊釉的乳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a3(PO3)2、滑石、石英及硼熔块为基本组成,采用四角配料法制备了R2O–RO–Al2O3–SiO2–P2O5–B2O3体系多相乳浊釉。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不同B2O3与P2O5的质量比和烧成温度对釉面性能及釉的显微结构等的影响,并对磷硼多相乳浊釉的乳浊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磷酸钙的质量含量为3%~15%,B2O3与P2O5的质量比为1/2~2区域,在1200℃烧成可以得到白度较高的乳浊釉;B2O3/P2O5质量比不同时,釉熔体产生多次不混溶相,出现微相功能转换,乳浊度也随之改变;B2O3与P2O5的质量比为1时,因微相转换,釉中分相小滴相对较多,尺寸与可见光相近,且分散性高,使釉对光的折射与散射能力强,釉面呈现高乳白效果,白度可达87。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钠长石、石英、方解石、烧高岭土等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釉中各化学成分对硅锌铁结晶釉的影响,研制出一种烧成温度为1220℃、烧成周期为75min,装饰效果较佳的硅锌钦结晶釉.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制备成本,有效利用工业废弃物,以赤泥作为氧化铁主要来源,在1120℃左右烧成,制备出了较为理想的低温红油滴釉。探讨了釉组成中ZnO、B2 O3、CaO、MgO、Fe2 O3、Al2 O3等氧化物含量对釉面光泽度、油滴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低温油滴釉的形成主要基于釉的分相;B2 O3、ZnO的引入不仅可促使釉分相,并能降低釉的熔融温度增加基础相的透明度,从而得到光泽度良好的低温油滴釉;调整CaO、Al2 O3等的含量可以控制分相的产生及分相的结构;Fe2 O3会富集在油滴状的微相中;ZnO、MgO对油滴釉的颜色有较大影响,增加ZnO的含量则油滴釉由黑色变为棕红色,增加MgO的含量则油滴釉由棕色变为黑色。研究了釉层厚度对油滴形成的影响,釉层厚度为1~1.5 mm时形成的油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五氧化二磷对磷渣微晶玻璃烧结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烧结法制备了以磷渣为主要原料的徽晶玻璃,用正交实验、X射线衍射分析等研究了影响磷渣微晶玻璃烧结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磷渣微晶玻璃烧结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烧成温度、五氧化二磷(P2O5)含量、玻璃颗粒尺寸和烧成时间.在烧成温度、玻璃颗粒尺寸和烧成时间不变的情况下,P2O5含量对玻璃的烧结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当玻璃中P2O5的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小于1.8%,烧成温度低于1000℃时,微晶玻璃的主晶相β-CaSiO3,此时微晶玻璃表面凹凸不平.当玻璃中P2O5的含量大于3.6%,烧成温度高于1100℃,烧成时间显著增加,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Na2Ca2Si3O9,微晶玻璃表面粗糙不平.P2O5的最佳含量为1.8%~3.6%,最佳烧成温度为1000~1050℃,最佳烧成时间为60min时,可得到表面光滑平整的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法主要考察了碱性成分、Si/A1比、骨灰、Fe2O3的含量和工艺条件对铁红花釉釉面性质的影响。研制出了一种釉面效果较佳的铁红花釉。  相似文献   

16.
珠光釉可以提高陶瓷美学价值和产品附加值。但由于珠光颜料易于与陶瓷基础釉反应,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颜料基片熔融失去珠光效果。因此不与颜料反应且熔融温度低的基础釉是制备珠光釉的前提。采用B2O3部分代替SiO2,以低温固相反应法研制适于珠光颜料的基础釉,探究了B2O3含量、烧成温度、保温时长对基础釉的影响。结果发现配比为nNa2O∶nK2O∶nAl2O3∶nSiO2∶nB2O3=0.993∶0.007∶0.068∶3.054∶2.628,烧结温度为850℃,保温4h,XRD表明,样品B3已无明显的衍射峰,说明已经形成玻璃。将B3与5 wt%~15 wt%珠光颜料适配烧成,XRD表明,800℃以上的烧成温度破坏了珠光颜料,而750℃保温0.5 h含12.5 wt%珠光颜料烧成样品珍珠光泽和釉面效果俱佳。三维景深显微镜观察珠光颜料在釉中分...  相似文献   

17.
Si3N4-Al2O3-CaO系材料烧结性能及反应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耐火材料》2003,37(3):128-132
以氮化硅、活性氧化铝微粉和纯铝酸钙水泥为原料,研究了在焦炭保护情况下,Si3N4-Al2O3-CaO系材料经1500℃、1600℃和1650℃烧成时的烧结性能和物相变化,同时借助SEM、EDX和XRD等手段对其显微结构和反应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材料的烧结性能与试样的组成和烧成温度有关温度由1500℃升至1600℃,试样体积密度增加,显气孔率降低,但升至1650℃时,试样的体积密度反而下降,显气孔率增加;在同一温度下,试样中Si3N4含量增加,体积密度下降.同时,试样在烧成过程中存在质量变化现象1500℃烧成试样均表现为质量增加,当温度升至1600℃和1650℃时,试样质量又由增加变为减小.根据热力学分析推测,试样烧成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化学反应,低于1500℃时,反应Si3N4(s)+3/2CO(g)=3/2Si2N2O(s)+1/2N2(g)+3/2C(s)是试样质量增加的主要机理;高于1500℃时,反应Si3N4(s)+3/2CO(g)=3/2SiC(s)+3/2SiO(g)+2N2(g)是引起质量损失的主要机理.XRD分析显示,烧后试样中除存在刚玉和Si3N4相外,在烧成过程中还发生了物相变化1500℃时出现了钙黄长石相,1600℃时钙黄长石又消失,出现了Ca-α-Sia-lon和β-Sialon,温度升至1650℃时,Ca-α-Sialon又消失,β-Sialon却大量出现于部分试样中.因此可以认为,钙黄长石是铝酸钙水泥中CaO与Si3N4表面的SiO2和Al2O3反应形成的,温度升高时,其与Si3N4进一步反应形成Ca-α-Sialon,1650℃时Ca-α-Sialon消失,可能是在该温度下,试样内部的化学反应导致试样组成偏离Ca-α-Sialon相区;而β-Sialon是Si3N4固溶Al2O3反应形成的,其含量取决于试样中Al2O3、Si3N4的含量及烧成温度.  相似文献   

18.
《陶瓷》2019,(12)
以钾长石、烧滑石、方解石、苏州土、石英、三氧化二铁、钛白粉为原材料制备茶叶末结晶釉,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配方组成与烧成条件对茶叶末结晶釉的釉面效果的影响。实验获得了釉面结晶效果较好的茶叶末釉的配方组成和工艺参数,茶叶末结晶釉的最佳配方组成为(质量%):钾长石28%、烧滑石11%、方解石12%、苏州土10%、石英29%、三氧化二铁7%、氧化锌2%,钛白粉1%。烧成制度:烧成温度为1 250~1 260℃,保温温度为1 175~1 200℃,保温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19.
张晶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3):I0001-I0004
通过调整石英、苏州土、烧滑石、方解石、钾长石、牛骨灰、Fe2O3、TiO2等原料的含量制备出黄色油滴釉;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黄色油滴釉配方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研究了配方组成以及烧成制度对黄色油滴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长石、骨灰、Fe2O和TiO2均对黄色油滴釉有较明显的影响。TiO,是影响油滴呈现黄色效果的主要因素;钾长石则能降低釉的熔融温度和黏度;Fe2O。是釉面产生油滴的关键;而骨灰则有助于釉面产生分相效果,促使油滴的析出;油滴釉最佳烧成温度为1250°C,最佳高火保温时间为40min。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择R_2O(K_2O,Na_2O)-RO(CaO,MgO,ZnO)-Al_2O_3-B_2O_3-SiO_2系统中的典型组成,研究了在快速烧成条件下,该系列釉不混溶结构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不混溶结构中,深色相富Ca、Zn、Mg,贫Si、B、Al;浅色相则相反。较低(SiO_2 B_2O_3)含量时,易形成三维连通结构;较高(SiO_2 B_2O_3)含量时,则形成孤立液滴相结构。要使烧成的釉层的显微结构发展成为接近可见光波长范围尺度的分相结构、并得到光亮乳白的外观,以不混溶温度几稍低于釉烧温度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