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磨料标准中有关粒度检验的校正方法与“校正砂”,通过分析指出,我国和日本采用的正态换算法比较合理。文中并提出了细粒含量校正计算公式和检查筛实效尺寸统一计算方法的建议,从而使正态换算法得到了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6、我国制造磨料粒度“校正砂”都经过哪些工序? 我国制造磨料粒度“校正砂”是以球磨机破碎的棕刚玉为原材料,经过整形、水洗、干燥、筛选、检查、粒度调整、确定基准值、分装、抽检等一系列的工序精制而成。7、我国的磨粒粒度“校正砂”有多少个粒度号?它们的基准值是什么?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3.
标准砂在磨料粒度组成检测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磨料粗磨粒粒度组成检测的基本方法为筛分法。本文通过对磨料粒度组成检测时筛分条件对筛分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标准砂在粒度组成检测中的两个作用:一是用来选择高精度的试验筛,二是对筛分结果进行校正,达到准确检测粒度组成,统一检测结果的目的。同时论述了标准砂的校正原理,并以实例对标准砂的作用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4.
采用“标准砂”来调校各磨料生产厂的检查筛,从而使全国磨料粒度得到相对的统一,我们认为这种办法是标准检查筛筛网未得到解决以前的一个临时措施,根本的办法还是解决检查筛网的问题。但是对筛网的生产来说要求他们制造出没有一点公差的筛网是办不到的,因  相似文献   

5.
标准砂研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砂是磨料粒度组成检测的标准物质.本文通过对标准砂校正方法的分析,确定了标准砂的质量控制要求;通过严格的工艺控制,研制出了具有良好质量特性的标准砂.对磨料粒度组成的检测结果表明:检测精度较高,能完全达到准确检测粒度组成,统一检则结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中介绍了磨料粒度“校正砂”制造情况、使用方法及使用示例。  相似文献   

7.
用标准砂校对换算磨料的粒度组成,方法虽然简单,但存在一定缺点。其一是标准砂的生产比较困难,有时需配制才能实现。其二是检查筛筛网的尺寸偏差对粒度组成的影响较大,甚至破坏粒群的连续性,在生产上会造成有些粒度号好干(易于生产),有些粒度号难干(不易生产)的现象。其三是校对的计算比较麻烦,在磨料新国标中对粒度组成的校正要用正  相似文献   

8.
随着用“校正砂”校正检查筛的工作在全行业的推广,磨料检查筛实效尺寸的计算引起了关注,王文标同志的文章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开了个好头。本文想就该尺寸精确值的计算方法以及若干近似计算方法的相对误差发表一点看法,也可以说是对文献[1]的  相似文献   

9.
11、使用“校正砂”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1)用待校正的检查筛按“筛分法”的规定筛分“校正砂”,将所得各粒群的含量和由其计算得出的累计含量填入附表“校正砂”的测定值栏内。(2)在正态概率纸上沿该粒度的基准线分别找出各粒群累计含量所对应的点。  相似文献   

10.
由于检查筛网达不到磨料粒度分级精度的要求,长期来全国磨料粒度组成不统一,有的粗细相差竟到一至两个号,直接影响磨具质量的稳定和磨削效果。本工作通过选定检查磨粒磨粉粒度用的筛机和一套行业公认的标准筛,制定了检查方法,并利用了这套标准筛作了大量  相似文献   

11.
磨料粒度检验所使用的金属丝编织的筛网,存在着相当大的公差。用尺寸公差不同的两套筛网对同一份样品进行粒度分布检验时,会得到极不相同的结果。这就给粒度分布检验带来了困难。为缩小检验误差我国1971年的标准和外国的一些标准中都规定了使用标准砂。把它当成粒度检验中的“原器”,使筛网公差造成粒度检验结果的差异得到适当的校正。本文是根据笔者的学习和体会,介绍一点外国有关标准砂与粒度检验的方法,以引起国内同行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介绍用“校正砂”校正检查筛实效尺寸的三种计算方法。通过分析认为用均分计算法计算实效尺寸较合理。  相似文献   

13.
15.被检磨料的粗粒、基本粒和细粒的实际组成如何在正态概率纸上确定? 当校正检查筛在正态概率纸上得出实效尺寸线之后用这套检查筛就可取磨料试样仍按筛分法的规定进行检查,将得出的各粒群百分含量并计算出累计值,把它们分别标在相应检查筛的实效尺寸线上,并将相邻两点连成直线,这条线即是所谓的试样测定线;最后找出试样测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采用碳化硅砂和碳化硼砂来研磨碳化钨模。近年,Engis公司已研究出一种称为“L”型号的新型磨料,即用各种粒度的金刚石粉与橄榄油一类的混合物作为磨料。这种新型磨料能经受研磨碳化钨时产生的高温。  相似文献   

15.
粒度检验是控制磨料粒度质量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单靠粒度检验还不能说是对产品质量的一种积极的控制办法,因为它只是所谓的“事后检查”;积极控制磨料粘度质量的办法应该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对磨料粒度的检验利用概率与统计的方法找出既能保证产品质量而又比较合理的最佳磨料筛分生产工艺。再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抽样检查,根据测定结  相似文献   

16.
精密铸造是一项新工艺,过去一向采用粒度280~#的白刚玉作模砂,用量很大,本省出产的280~#白刚玉产量远远满足不了这一要求,而且280~#粒度的白刚玉还有作磨料等其它用途,精密铸造制模大量用砂对我们磨料行业压力很大,这是一个矛盾。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既然发生了矛盾,就得用积极的态度去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许多行业如磨料、机械、化工、医药、煤炭、矿山等,所用的物料筛分设备多数是摇板筛(也称摇动筛),此种筛分设备机械原理落后,结构复杂,筛分效果差,易出现故障。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内一些厂家都先后研制了电磁振动筛、概率筛、施振筛等。由于磨料颗粒形状复杂,粒度级别多,每个粒度级的尺寸范围小,且其组成要求严格,比筛分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合格的超硬磨料出现的划伤现象,用图像分析仪分析发现有大颗粒磨料存在。根据正态分布模型计算及实测表明:现行超硬磨料粒度组成标准中,16/18~200/230各粒度号用于限制大颗粒的上限筛筛孔尺寸过大,起不到限制大颗粒的作用,是不合理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比GB/T 6406-1996标准中规定的上限筛筛孔尺寸小一档的筛网作为上限筛较为合理,可以较好地控制大颗粒,起到质量把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用标准砂校正筛分测定粒度值的方法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20.
颗粒的粒度与测量方法密切相关,我国现行磨料粒度检测标准采用不同的粒度检测方法,所得到的“粒度”概念不同。《GB/T2481.1—1998》(或GB/T2481.1—2009)、《GB/T9258.2—2000》、((GB/T6406--1996》采用筛分法测粒度,测得的“粒度”实际上是颗粒在筛面上的投影相距最远的两对边切线间的距离。《GB/T2481.2—1998》、《GB/T9258.3-2000》采用自然沉降法及光透沉降法测粒度,测出的“粒度”是用与颗粒有相同沉降速度的同质球体的直径来表征的,称为“斯托克斯当量直径”。《JB/T7990--1998》规定用图像分析仪或显微镜测量粒度,显微镜法测量的“粒度”是以颗粒投影的“最大宽度”来表征的,而用图像分析仪测量的“粒度”指的是“等面积圆直径”,即,用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表征颗粒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