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常见的延性金属拉伸实验的柱面试样,通过进行拉伸试样的受力和失效形式分析,导出拉伸试验时试样夹持段和夹具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并结合实际试样的两种典型的拉伸试验,材料屈服强度试验和极限强度试验,给出了初始预紧压力、系统摩擦特性参数和试样的几何尺寸、材料性能参数之间必须满足的制约关系。目的是建立夹持原理的确定性分析模型,为试验标准制定、试验设备和试样的设计、试验操作提供依据。同时,为随机分析做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2.
立方晶粒各向异性集合金属的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Voigt模型下,Barsch(1968)和Johnson(1985)分别给出了立方晶粒各向同性集合和正交集合的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本文推导出基于Voigt模型的、比Barsch和Johnson结果更一般的、立方晶粒各向异性集合的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这里金属的各向异性通过织构系数来描述.  相似文献   

3.
当金属板材的压制方向、横向、板面垂直方向分别与参考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xi(i=1,2,3)方向一致时,金属板材为正交材料。人们常采用Hill屈服准则,研究金属正交板材绕x2(或x1)轴作平面弯曲时变形和应力的关系。当正交金属板材绕参考坐标系的x3轴旋转角后,金属板材的压制方向和横向不再与参考坐标系的x1和x2轴重合,正交板材成为斜板材。本文将推导出适用于斜板材的屈服函数,推导出斜板材绕x2轴作平面弯曲时变形和应力的关系,给出弯曲应力场与织构系数的关系,给出弯曲应力场随旋转角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型单轴拉伸试样制备装置的研制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轴拉伸试验中试样形式与拉伸段长度能较大程度影响试验结果,以及目前在该试验中所采用试样形式与拉伸段长度均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研制了一组可以制备不同拉伸段长度哑铃状单轴拉伸试样的制样模具,制样模具由左右两个加载段模具、上下两个拉伸段模具与制样底板组成,其中两个拉伸段模具分别与两侧的加载段模具通过燕尾槽连接。在此基础上,对粘性土试样进行了单轴拉伸试验,探讨了粘性土的抗拉特性,以及试样形式与拉伸段长度对其破坏形式、抗拉强度与峰值位移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哑铃状试样可以避免拉伸过程中出现的端部松弛与应力集中问题,拉伸断裂面发生在有效拉伸长度范围内;粘性土的破坏形式不是纯脆性破坏,而是在抗拉强度后存在一个软化阶段;抗拉强度随拉伸段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峰值位移随着拉伸段长度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均与拉伸段长度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具有较大晶粒尺寸铸轧态AZ31镁合金的高温拉伸性能。通过热处理获得晶粒尺寸d=27.8μm的板材,对不同试样,在温度分别为300,350,400,450℃恒温条件下,以10^-3s^-1和10^-3s^-1恒定拉伸速率对试样进行拉伸至失效实验。结果表明,粗晶粒AZ31镁合金在450℃和10^-3s^-1条件下达到最大的延伸率106.7%。拉伸试样断口形貌的分析表明,450℃时出现丝状物质是合金出现液态zn的结果。少量的液相可以释放应力集中和协调此时的变形过程。与细晶粒铸轧态AZ31相比,在拉伸条件相同和晶粒尺寸不同的情况下,粗晶粒的塑形较低,其原因是晶界滑移在变形时所作贡献少。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低碳钢单向静拉伸到不同应变阶段中,试件纵、横截面上晶粒特征尺寸的变化,以及晶粒延伸率与试件延伸率及形变功的关系对塑性变形各阶段中上述关系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正交设计法用于相似材料配方试验的合理性,提出解决有关分析问题的指标变换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包括全部分析过程的L934—1微机程序.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法正确可行,所编程序可以快速高效地分析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8.
基体横向开裂是复合材料正交层板的主要损伤类型.假设正交层板在双向受拉时,基体内横向裂纹达到特征饱和损伤状态,层板在两个受拉方向上的位移都沿层板厚度按抛物线分布.分别在0°层和90°层取单元体,考虑单元体的平衡而得到平衡方程,引入平均应力和平均位移的概念,利用剪切迟滞理论研究了层板中的应力分布,推导出一组偏微分方程.当层板处于损伤的早期阶段,假设只有90°层基体开裂,从而得到平均应力和层间剪应力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用于确定相似材料合理配方的正交设计试验灰色关联分析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模型和计算步骤,实际应用表明该不仅正确可行而且具有其它多指标正交设计试验分析方法不具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复合材料迭层板的过早损伤直接影响其设计利用率与使用可靠性。本文报导[0_2/90)2]_s、[90_2/0_2]_s 及[ 45_2/-45_2]_s 正交迭层板静拉伸过程损伤特征的研究工作。采用了应力—应变曲线、声发射、X—射线、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实验结果,全面地考察了三种正交迭层板的宏观损伤特征,并运用微观分析手段,提出了初始损伤机理。研究了基体韧性与正交板损伤特征的定性关系。韧性增加可以推迟初始损伤产生,阻止损伤扩展,减轻损伤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设计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以Mn2O3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了正交LiMnO2(简写为o-LiMnO2),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电化学循环测试对o-LiMnO2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较高时,o-LiMnO2晶体生长较完整,(110)晶面的堆垛层错较少.随着温度升高,o-LiMnO2电极首次库仑效率减小,放电容量逐渐降低,但循环稳定性有所提高.o-LiMnO2的电化学性能对充放电电流密度非常敏感,当充放电电流密度增大时,o-LiMnO2的活化次数增多,放电容量减小.  相似文献   

12.
对于电子企业作业人员而言,工作服的尺寸直接影响了穿着者的舒适性及安全性。利用拉伸仪对防静电无尘面料、导电长丝、涤纶长丝及缝口进行拉伸实验,研究防静电面料的性能,通过模拟电子企业作业人员的作业动作得到服装后背的伸长量并了解面料对伸长的适应性,对合理设计防静电无尘服装的结构及尺寸并保证穿着者的运动舒适性及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有限元计算和试验,探讨了垫条宽度对混凝土劈裂抗拉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垫条宽度与立方体试件边长的比值k在0.167~0.600时,有效缓解了加载部位的应力集中,能保证立方体试件在端面中心处起裂.  相似文献   

14.
对预应力筋受力不均匀性,采用在每根预应力筋上对称粘贴两应变片,分别以单根张拉和4根同时张拉的试验方法进行分析.试验是在标定的数值下按不同的步骤,利用锁定力来测实预应力筋,结果表明:单根张拉时,第1根预应力筋和其他3根预应力筋的受力均不同,而4根同时张拉时,从一开始各根预应力筋受力就不均匀。  相似文献   

15.
针织物拉伸弹性仪是测试针织物拉伸弹性特性的新仪器,为国家专业标准ZBW—60001—89《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的实施提供了先进的测试手段。本文介绍了仪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气提法测定了四个醇烃体系:甲醇—正己烷,甲醇—正庚烷,乙醇—正己烷,乙醇—正庚烷在25~45℃温度区域内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用1nγ~∞=A B/T(K)关联,线性良好。 本工作使用了新设计的气提平衡釜,在釜内新增加一个导液管,使得因搅拌而循环下行的液体与上行的气泡充分接触,以达到最佳的气提平衡效果。 以γ~∞实验值用三个局部组成模型,Wilson方程,NRTL方程和UNIQU AC方程就互溶的乙醇—烷烃体系进行全浓度范围汽液平衡推算,与文献中实验值相比,发现UNIQU AC方程结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专科英语听力测试的结果,分析了学生英语听力成绩不如人意的原因。从教与学两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微晶纤维素水热降解的液化产物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管式间歇反应器对微晶纤维素进行水热降解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氧化剂对TOC和还原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糖的浓度和TOC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不同的反应时间和氧化剂(H2O2)浓度的条件下,还原糖的浓度和TOC都呈现一个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微晶纤维素水热降解产生甲酸、乙酸、乳酸、乙二酸、丙烯酸、丙酸、丙二酸、马来酸、丁二酸等有机酸以及二羟基丙酮、丙酮醛和5-羟甲基-2-糠醛(HMF)等。HPLC分析表明,中间产物及不稳定的有机酸最终被氧化成为甲酸和乙酸。  相似文献   

19.
通过拉伸测试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微量Ag对Al2014合金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Ag元素的加入明显提高了Al2014合金的拉伸性能.Ag的添加改变了铝合金的时效行为,在铝基体{111}面上析出了一种新的六边形片状Ω(Al2Cu)相.合金强度的提高归因于Ω(Al2Cu)相的沉淀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制的特殊成型装置,以不同体积掺量的钢纤维制备定向钢纤维排布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试样(D),并与乱向钢纤维分布试样(L)对比分析了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显示,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L的抗压强度先大幅度增加后趋于稳定,抗折强度则不断增加,而D的抗压与抗折强度均持续增大;D的抗压强度在钢纤维掺量小于1.5%之前都低于L的,但当钢纤维掺量增大到1.8%时则反超;D在各钢纤维掺量下的抗折强度都高于L的;L的粘结拉伸强度在钢纤维掺量增加到1.5%后不再提高,而D则随钢纤维在各钢纤维掺量下的拉伸强度值均显著高于L的,并且测试结果更加稳定可靠,两种试样粘结拉伸强度与掺量都呈现较高的线性正相关关系;D中的孔隙率较小且与钢纤维掺量无关,而L中明显存在更多、更大的孔洞,孔隙率随钢纤维掺量的提高分别比同钢纤维掺量D的增加3~10倍,同时,D在断裂面上露出的钢纤维长度明显比L的更长,这是导致定向分布钢纤维大幅度增韧UHPC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