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改善德兴铜矿精尾厂采用HDS工艺处理后的酸性废水和综合废水中COD和部分金属离子含量超标的水质情况,对酸性废水和综合废水在温度30℃、进料压力1.5 MPa、流量16~18 L/min条件下进行了纳滤处理.研究表明:随着纳滤浓缩倍数的增大,膜通量均呈现下降趋势,酸性废水浓缩4倍后的膜通量由70.06 L/(m2·h)减小到21.86 L/(m2·h),综合废水浓缩5倍后的膜通量由103.14 L/(m2·h)减小到39.99 L/(m2·h);纳滤处理后,酸性废水和综合废水中的SS、COD、S2-、Zn、Pb均达到现有企业排放标准;实验结束后,采用常规方法对纳滤膜进行清洗后,纳滤膜通量基本恢复到原来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Toray公司生产的UTC_60低压纳滤膜处理模拟矿山废水,主要考察了压力、温度、流量、pH等参数对UTC-60膜通量和金属离子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升高,膜通量增大,金属离子截留率先升后降;温度升高,膜通量增大,金属离子截留率先降后升;膜通量和金属离子截留率随流量增大均略有增大;pH对膜通量无明显影响,金属离子截留率随pH的升高先升高,到达等电点附近(pH=5)降至最低,随后由于部分金属离子结合OH-形成可溶性氢氧化物导致截留率升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空纤维连续微滤膜分离系统,作为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电镀废水的预处理措施,以改善原水水质.该系统在现场进行了连续3个多月的试运行,效果良好,原水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周期显著延长.该系统占用空间小,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实践证明,作为预处理手段将连续微滤膜水处理系统用于电镀废水的处理中,有望为连续微滤膜处理技术开辟一个崭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采用经碳纳米管改性的亲水化纳滤膜浓缩提取稀土浸出液中的稀土离子,探究纳滤膜表面对La3+、Nd3+、Pr3+、Ce3+和Y3+5种稀土离子吸附动力学行为,考察稀土离子半径的大小对纳滤膜吸附性能和截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lich吸附方程比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稀土离子在纳滤膜表面上的动态吸附行为,用Freundlich吸附方程拟合后的结果相关度系数R2能达到0.999以上;在初始浓度为5×105 μg/L,温度为25 ℃,运行压力为0.6 MPa的实验条件下,纳滤膜对稀土离子的浓缩提取过程中,初始阶段的截留机理取决于纳滤膜表面的吸附作用和膜孔的机械筛分效应,膜面吸附达到平衡后以膜孔的机械筛分效应为主,此时La3+、Nd3+、Pr3+、Ce3+和Y3+的截留率分别为94.21 %、81.25 %、85.80 %、89.90 %和81.18 %,表明经碳纳米管改性的亲水化纳滤膜能高效浓缩截留稀土浸出液中的稀土离子.   相似文献   

5.
酸性矿井废水中硫酸根离子的矿物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鹏  孙进  李龙海 《黄金》2006,27(4):54-56
介绍了一种采用针铁矿的天然矿物原料吸附酸性矿井废水中硫酸根离子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物原料对硫酸根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此矿物料的吸附特性与吸附时间、pH值、吸附剂的加药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它对SO4^2-吸附的适合条件,及pH值是影响吸附量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与柱撑蒙脱石对原工业废水中SO4^2-的吸附情况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这种天然矿物原料对SO^2-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作为去除酸性矿井废水中硫酸根离子的一种有效吸附剂。  相似文献   

6.
纳滤膜技术基于膜孔筛分和界面道南效应,实现不同价态离子分离,无需引入其他溶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分离技术。根据中国盐湖卤水高镁锂比现状及难开采、产量低等特点,将纳滤分离技术应用于盐湖锂资源提取中具有深远意义。总结了盐湖卤水中提锂的现状,对比了盐湖提锂技术的优劣,对国内外从事纳滤膜相关研究的机构及其典型成果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纳滤膜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以及膜材料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同时,深入研究了纳滤膜表面传质模型对纳滤膜实现镁锂分离机制及促进纳滤膜广泛应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最后,对纳滤膜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常用的纳滤膜传质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盐湖提锂中运用纳滤膜分离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石灰中和法+石灰铁盐法处理高砷制酸废水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实践效果。通过加入石灰乳pH值控制在12~12.5,砷浓度控制在30 mg/L以下。过滤后的滤液在调节池与一般酸性废水混合后,用硫酸调节pH值为7左右,再加入硫酸亚铁,用石灰乳控制pH值7~8,通入压缩空气曝气氧化,最后用石灰乳控制pH值9~10,可保证处理后废水中砷的浓度低于0.3 mg/L,处理后的水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8.
膜分离技术处理紫金某铜矿含铜酸性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膜分离技术处理紫金某铜矿含铜酸性矿山废水:原水经"初沉降―纤维束过滤―超滤―两级反渗透浓缩"处理,浓水直接进入"萃取—电积"工段回收铜,产水中和后返回浮选系统使用,从而实现了含铜酸性废水的零排放。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膜分离工艺的技术可行,经济效益可观,国内首创,实现了循环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采用纳滤膜处理江西德兴铜矿除铁后生物浸出液,通过试验考察操作压力、温度等对渗透通量、铜离子截留率和渗透液电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滤膜较佳操作条件为:温度30℃,运行压力15bar,流量14L/min;在此条件下浓缩3.7倍时,Cu2+截留率R为93.1%,浓缩液中Cu浓度为0.764g· L-1.  相似文献   

10.
纳滤法处理仲钨酸铵结晶母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纳滤法处理仲钨酸铵结晶母液。采用工业实际料液在工业试验装置内试验研究了料液pH值、操作压力对渗透通量、钨损与除氯率的影响并考察了硫酸根在纳滤过程中的行为。结果表明,纳滤膜法可有效分离APT结晶母液中的钨与氯化铵并浓缩钨,过程流程短,试剂消耗小;采用合适的操作条件,过程的除氯率可大于90%,钨的损失小于1%,浓缩液中的WO3可达50~100g·L^-1。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含重金属废水大多采用碱药剂中和工艺进行处理,该方法普遍存在处理成本较高,有价资源难以回收等问题。介绍了膜技术在处理矿山含铜酸性废水中的工业化应用情况,针对紫金山某金铜矿含铜酸性矿山废水,采用“初沉池混凝沉降-纤维束过滤-超滤-反渗透-产水回用-浓水回收铜”工艺进行处理。针对原有工艺存在的预处理不达标、膜通量低和膜污染较严重等问题,对操作流程和预处理流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运行稳定,膜组件更换周期大大延长,运行成本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2.
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废水中的硫酸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硫酸根以硫酸铅沉淀形式分离、富集,然后用测定铅的方法间接求得硫酸根的报导很多,然而对低含量的硫酸根,为使其沉淀完全不仅需要时间长,而且损失较严重。为测定废水中低量的硫酸根,研究了用水浴蒸干的方法获得PbSO_4沉淀,用40%乙醇溶解干渣,分离其他共存离子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间接测定硫酸根。本法简单迅速,硫酸根沉淀完全。可测定废水中0.1mg以上的硫酸根。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用纳滤膜浓缩分离技术处理含钴铜萃余液,考察了纳滤浓缩过程中操作压力、原液流量、运行时间、铜萃余液中Co~(2+)质量浓度等对浓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滤膜对钴离子的截留率随操作压力、原液流量、运行时间及钴离子质量浓度增大而减小;硫酸回收率随操作压力、原液流量增大及运行时间延长而提高。采用浓缩液全循环运行工艺处理钴质量浓度1.196 g/L、游离硫酸质量浓度16.5 g/L的铜萃余液,在操作压力1.8 MPa、原液流量1.4 m~3/h、运行时间2 h条件下,钴离子截留率和硫酸回收率分别达96.72%和67.48%,实现了铜萃余液中有用资源的回收。  相似文献   

14.
近年,矿山酸性废水处理技术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化学沉淀法。该技术已成为目前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主要方法。本文较全面的介绍了化学沉淀法和用其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效果,同时指出了pH值控制和过滤的重要性。为了达到高标准排放,辅助处理方法也必须结合使用。本文对矿山酸性废水处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某锌冶炼厂采用P507+N235组成的双溶剂萃取体系从硫酸浸出液中萃取砷铁的生产情况,并对高酸砷铁反萃溶液返回锌冶炼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膜分离工艺处理反萃溶液,对比分析纳滤膜和扩散渗析膜分离的工艺条件和投资运行成本。结果表明,纳滤膜和扩散渗析膜均可以有效分离溶液中杂质元素:其中采用纳滤膜工艺时,截留浓液中铁、砷、锌、硫酸和油份的截留率分别为91.2%、88.55%、87.5%、47.44%和50%,酸回收利用率为52.56%;采用扩散渗析膜工艺,渗析残液中铁、砷、锌、硫酸和油份的截留率分别92%、87.94%、90%、5.13%和75%,酸回收利用率为94.87%。截留浓液和渗析残液均采用石灰中和法脱除溶液中的砷铁,过滤溶液返回系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扩散渗析膜相比纳滤膜投资少,操作维护简单,生产成本低,更适合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纳滤膜从硝酸盐溶液中分离富集铀,考察了硝酸盐质量浓度和操作压力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5℃、操作压力2.0 MPa、NO-3质量浓度52.30 g/L、铀质量浓度2.33 g/L条件下,用纳滤膜N1分离铀效果较好,SO42-透过率15.99%,NO-3透过率97.51%,铀质量浓度富集至18.01 g/L,铀回收率达96.62%。  相似文献   

17.
昆明冶炼厂排出的酸性和碱性废水量较少,约为10~40米~3/日,中性或低酸性废水的排出量较多,约为2000~3000米~3/日。后者经聚合硫酸铝处理后,产出的污泥先用碱性废水浸出,残渣用酸性废水处理,即可制得混凝剂。这不仅合理地处理了排出的酸性和碱性废水,而且还能返回利用废水中的污泥。因此,本试验的结果对提高治理废水的经济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究了更加实用的膜技术应用于处理稀土矿开采的废水,提出采用两级反渗透膜浓缩加硫酸调pH值工艺,使得二级反渗透出水的氨氮浓度低至5.05 mg/L,清液可直接达标排放或回用。浓缩液再经过纳滤膜,可进一步分离稀土离子,稀土离子总回收率达到93.01%。纳滤膜的清液中只有硫酸铵,可作为浸出试剂再利用。此实验过程中稀土离子和氨氮资源都可被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胡璇  匡玉云  石磊 《冶金分析》2018,38(12):59-63
硫化物形态的硫含量是铝土矿选矿关注的指标,而其含量常采用总硫减去硫酸根含量的方式计算得出,因此测定高硫铝土矿中硫酸根的方法受到关注。采用盐酸(1+1)分解高硫铝土矿,氨水沉淀法分离铝和铁,碳酸铵沉淀法分离钙,过滤,在酸性溶液中,加入铬酸钡悬浊液与硫酸根生成硫酸钡沉淀和铬酸根离子,用氨水调节pH值至9~10,过滤除去多余的铬酸钡和生成的硫酸钡,滤液即为被硫酸根所置换出的铬酸根溶液,采用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通过铬酸根的吸光度值间接计算出硫酸根的含量,实现了对高硫铝土矿中硫酸根的测定。对显色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硫酸根质量浓度在1~200μg/mL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36μg/mL。将实验方法用于高硫铝土矿实际试样中硫酸根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1.8%,回收率为95%~105%。分别采用实验方法和重量法对高硫铝土矿中硫酸根进行测定比对,二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常用酸性矿山废水源头控制技术,对比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生物矿化法的原理、矿化条件、影响因素、作用等。生物成矿技术通过对铁和硫酸根离子稳定化处理,实现酸铁源头控制,对矿山废水实现绿色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