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转炉炉料配比优化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转炉炉料的冶金作用的分析,运用炼钢学原理,建立了炉料配比的线性规划模型,合理提出转炉炼钢各种金属炉料的最佳配比,为降低转炉炉料成本、提高炼钢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影响炼钢-连铸工序钢铁料消耗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钢铁料消耗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动态调整转炉炉料结构、优化吹炼和造渣工艺、合理控制转炉炉型、减少浇注过程甩废率、提高中包寿命、优化尾坯操作等措施,钢铁料消耗显著降低,为公司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影响唐钢公司二钢轧厂55 t转炉钢铁料消耗的因素。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了解决措施,优化转炉炉料结构、调整转炉装入制度、吹炼过程工艺优化、降低出钢温度、优化吹炼和造渣工艺以及降低出钢温度等。生产实践表明,采取这些措施后,55 t转炉钢铁料消耗由1 058.8 kg/t降低到1 053.4 kg/t,降低了5.4 kg/t,炼钢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武钢集团昆钢股份安宁公司炼钢厂三钢炼钢车间转炉维护现状,采取了优化渣料结构、调整终渣氧化性、降低转炉出钢温度等一系列措施。采取措施后,转炉耐材补炉料月均减少380.692t(其中补炉砖减少179.907t、补炉砂减少了200.785t),补炉次数减少了68次。  相似文献   

5.
通过统计分析转炉炼钢生产过程不同金属炉料的冶金作用和对钢铁料成本贡献的临界值,以最低生产成本为目标,建立最佳炉料结构模型,为提高炼钢生产效益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依据,并在生产中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安钢150t转炉实际生产为例,通过采集现场初始冶炼数据,并以相关热力学数据为基础,对转炉的物料及热平衡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模型,分析在初始条件变化时转炉的物料和热平衡变化,指导炉料结构优化。对安钢150t转炉物料平衡及热平衡进行了多次循环测算,得到了较合理的炉料结构配比,钢水收得率约提高0.5%,钢铁料吨钢消耗降低了5.9kg,吨钢可节约生产成本约26.14元。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钢厂转炉半钢冶炼炉炉料结构分析,对现有化渣剂成分组成进行调整,将低硫除尘灰、炼钢污泥、废中包干式料按比例用于化渣剂生产,在优化炉料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有效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近年来气体稀释脱碳法和真空脱碳法的发展,使钢液优先脱碳的炼钢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在生产不锈钢时可以使用高碳炉料,因而对原料要求的灵活性有了飞跃的提高,大幅度地降低了不锈钢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复合吹炼转炉炼钢和铁水预处理技术的进步,有些转炉炼钢厂家也都积极发展利用复合吹转炉精炼不锈钢的新工艺,日本川崎钢铁公司千叶厂发展的K-BOP法,即川崎碱性氧气转炉法,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  相似文献   

9.
先越蓉 《重钢技术》2002,45(3):23-25
综述独联体近几年来转炉冶炼工艺的发展水平,着重介绍为提高转炉钢产量和质量所采取的措施,铁水预处理,稳定的转炉炉料质量,炉外精炼,可以提高转炉负的质量;改进转炉工艺操作,减少补吹和冷却调整操作量,可以提高转炉钢的产量,这些措施降低了炼钢成本并获得经济效益。本文仅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虞积森  许洪新 《太钢译文》2004,(3):30-32,22
炼钢时在炉料组成和炉料热含量不稳定的条件下,除了传统的减少单位生铁用量的问题外,在废钢量不足时需要强化转炉的炼钢工艺。但这要增加操作控制的劳动,还对吹氧装置的结构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影响转炉能效的工艺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增加废钢比、缩短冶炼周期、优化炉料结构、降低出钢温度、提高煤气和蒸汽回收量五方面的工艺优化实践,转炉工序综合能耗从-16.60 Kgce/t降至-21.3 Kgce/t,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影响钢铁料消耗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改进入炉料结构、优化造渣工艺、减少转炉喷溅率、加强内部含铁资源回收,有效提高了转炉钢水收得率,降低了钢铁料消耗。  相似文献   

13.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炼钢厂1#-3#小吨位转炉因生产设备老化,制约着效能的提升和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通过深入研究原料精料控制、炉壳炉型结构优化和炉底圆弧砌筑技术、底吹枪位优化、转炉静态冶炼模型,使转炉炼钢多项经济指标稳定提升,作业率提高,炉型结构稳定,同时为转炉综合冶炼成本的降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根据转炉炼钢条件变化,采取调整转炉炉料结构、优化工艺操作等措施,对干法除尘转炉系统配加高炉返矿进行可行性试验。生产实践证明,高炉返矿替代成品烧结矿作为转炉冷却剂使用是可行的,没有出现除尘器电场跳电、泄爆阀泄爆等异常情况,每消耗1 t返矿可节省约20元的加工费用。  相似文献   

15.
《甘肃冶金》2021,43(3)
开发利用钢厂周边高磷块矿可以缓解铁矿石资源匮乏,在高炉冶炼时铁矿石中的磷进入铁水,铁水含磷量主要控制铁矿石含磷量,脱磷只能通过炼钢来进行。转炉冶炼高磷铁水操作难度会增加,转炉产能受到影响,石灰消耗、钢铁料消耗、合金消耗、一倒命中率等经济技术指标下降,转炉生产成本升高。因此有必要开展使用周边高磷块矿后铁水磷含量增加对转炉生产及成本的影响测算与分析。通过测算分析,在配加含磷量0.76%高磷块矿代替3%球团,铁水磷含量小于0.150%,降低炼铁成本同时对转炉产能发挥及成本影响较小。从而指导优化炼铁炉料结构,均衡炼铁和炼钢生产与成本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CONARC炉将传统转炉工艺与电炉炼钢法溶于同一炉体 ,即可作为转炉炼钢又可作电炉使用。该炉对入炉料的适应性极好 ,即可是铁水也可是一定比例的海棉铁、生铁,还包括废钢,炉子灵活性更大,并可满足不同钢种和品种的要求,出钢周期缩短,生产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转炉炼钢生产需要、降低设备故障率,莱钢银山型钢炼铁厂对转炉余热锅炉系统进行改造。通过优化烟道配水系统,改造烟道本体结构,改进烟道加工工艺,严格控制冷却水水质,延长了烟道使用寿命,保证了转炉炼钢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8.
莱钢炼钢厂针对铁水预处理-转炉-精炼-连铸四个关键控制点,通过科学对标,改进入炉料结构、优化生产组织模式;通过工艺技术创新等方式控制喷溅,在提高钢水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转炉钢水收得率、降低了钢铁料消耗。  相似文献   

19.
转炉金属炉料结构调整方案测算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唐钢炼钢产量任务重而铁水相对不足及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形势要求,进行了改进转炉炉料结构的探索及实践。  相似文献   

20.
通过石灰石造渣前期成渣机理的分析和转炉热平衡计算得出石灰石消耗为6.0t/炉时,需增加铁水消耗2.1t/炉,减少2.5t/炉废钢消耗,可保证石灰石炼钢终点温度和石灰炼钢终点温度一致。生产试验得出,石灰石造渣炼钢转炉终点碱度(3.3),终点温度(1662℃)、终点[C](0.081%)、[P](0.016%)、命中率(90%)和普通石灰造渣炼钢工艺一致,但降低转炉炉料成本10.4元/t钢,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