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操作方式及特点,通过Aspen Plus、Aspen EDR模拟软件,考察了精馏塔釜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模拟、设计过程,通过实例分析了塔釜静压头、再沸器结构尺寸、进出口管径等对热虹吸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到了优化后的再沸器结构参数。塔釜内的液体静压头与再沸器内两相流密度差产生了热虹吸循环的推动力,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并选择合适的静压头,进而确定再沸器的基本结构参数。当推动力大于阻力且循环阻力在再沸器进口、再沸器内、再沸器出口三段管线中分配的比例合适时,才能产生稳定的热虹吸循环。  相似文献   

2.
热虹吸再沸器主要依靠塔釜液与换热管内汽液两相流之间的密度差作为推动力,通常不能用于塔釜出料组成为宽沸程的物系。针对热虹吸再沸器的这一缺点,结合甲苯二异氰酸酯生产装置中脱光气塔的操作状况,提出了从塔下部引入一股轻组分进入再沸器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再沸器换热管内的汽化率、促进物料在再沸器循环的目的。通过模拟计算获得了最佳的操作条件,并在现场进行验证,表明此方法可行,扩展了热虹吸再沸器在塔釜物料为宽沸程物系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袁娟 《化工进展》2019,38(z1):265-269
由传热设计软件HTRI7.0对石油化工装置中常用的卧式热虹吸再沸器的工艺设计过程进行详细介绍。文章主要研究了卧式热虹吸再沸器基于压力平衡下的再沸器安装高度的计算方法及步骤,得出了卧式热虹吸再沸器的阻力损失包括再沸器入口管线阻力损失、再沸器内的阻力损失和再沸器出口管线阻力损失三部分,其中,再沸器出口管线为两相流,其阻力损失计算采用分离模型计算的误差小,准确度高。根据上述工艺设计方法,以某甲醇制烯烃(MTO)装置中一台水汽提塔再沸器为例,分析了该再沸器开工时出口管线振动的原因是由于推动力过大导致两相流流型为不稳定流型从而引起操作不稳定,并给出合理的改造和解决方案,即在再沸器入口管线增加手动调节阀。  相似文献   

4.
<正>热虹吸式再沸器在化工和石油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管壳式换热器)是利用塔底单相釜液与换热器传热管内汽液混合物的密度差形成循环推动力,构成工艺物流在精馏塔底与再沸器间的流动循环。  相似文献   

5.
贾会平 《化工设计》2023,(2):14-18+1
本文简单介绍了不同类型再沸器的特点,热虹吸再沸器压力平衡计算原理以及再沸器设计中的特殊考虑,并结合实例,利用HTRI软件介绍热虹吸再沸器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6.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在石化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但其计算十分复杂。介绍了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设计方法,以实例详细介绍了其计算步骤和校核过程,并分析了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从热虹吸的原理、热虹吸再沸器的分类、热虹吸的循环型式、工艺结构及其优缺点等多方面论述,对如何正确地选择及优化设计热虹吸再沸器、热虹吸循环型式及结构等形成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刘健 《化工设计》2008,18(2):32-36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是间壁式换热器里计算最为复杂的一类换热器,结合工作实践,在分析工艺流体在再沸器换热管内物理变化过程和间壁换热器传热研究的基础上,利用HTRI软件对立式热虹吸再沸器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于娜  仇汝臣  刘新新 《山东化工》2013,(4):140-142,145
在查阅和分析国内外大量的卧式热虹吸再沸器资料的基础上,传承再沸器的各种设计方法,并用具体的工业生产实例进行考核。最终,将编制出通用于各种工艺工况,便于进行卧式热虹吸再沸器设计的软件,为编制开发出统一应用于各种工艺条件下热虹吸再沸器的设计软件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在查阅和分析国内外大量立式热虹吸再沸器资料的基础上,传承再沸器的各种设计方法,并用具体的工业生产实例进行考核。最终,编制出通用于各种工艺工况,便于进行立式热虹吸再沸器设计的软件,为编制开发出统一应用于各种工艺条件下热虹吸再沸器的设计软件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正> 虹吸刮刀离心机由西德Krauss Maffei公司1973年首先研制成功。这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离心机,它把虹吸作用用于离心机内。这就是在普通刮刀离心机内加一套虹吸装置,把过滤式转鼓变成带有虹吸室的转鼓。在过滤推动力方面,比普通刮刀离心机大,可把离心过滤和真空过滤结合起来,对残留滤饼层可进行反冲洗,使滤材不易堵塞;减  相似文献   

12.
根据热虹吸再沸器的自循环原理,介绍了基于压力平衡下的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安装高度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利用HTRI软件,以乙二醇装置乙二醇塔再沸器为例,对基于压力平衡下影响热虹吸再沸器安装高度的静压头、再沸器进出口管径等进行优化,并讨论了操作工况下塔釜液位波动对再沸器稳定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加热管中插入内管形成新型结构。对新型结构的立式热虹吸再沸器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和传热性能的实验。探索了该装置内的两相流流型及传热系数、循环速率与热通量的关系。工作介质为水、乙醇、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和苯乙烯。通过分析和实验袁明,新结构的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操作稳定,传热系数高,去垢作用强。  相似文献   

14.
根据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原理,结合工作实践,详细介绍了用HTRI设计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方法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5.
徐鹭 《辽宁化工》2023,(3):390-392+396
对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运行模式和特性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利用Aspen Plus、Aspen EDR模拟软件,对精馏塔釜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模拟和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塔釜静压头、再沸器结构尺寸、进出口管径等对热虹吸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优的再沸器结构参数。再沸过程中,由于塔中的流体静态压力与再沸反应室中两相流场的浓度之比存在差异,在进行再沸反应室的优化时,对再沸反应室中的流体静态压力进行合理选取,以保证再沸反应室的基本结构尺寸,实现较好再沸器循环。  相似文献   

16.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是利用热介质在壳程提供热量将管侧工艺流体加热沸腾的管壳式换热器。本文介绍了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热应力分析及管道设计注意事项;笔者以芳烃分离装置为例,运用CAESARII软件对相关管道及设备管口进行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板壳式换热器的换热元件(矩形窄缝流进)内的流动沸腾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热虹吸流程的实验装置中测量了流动沸腾传热系数。与传统的管壳式热虹吸再沸器相比,传热系数明显提高。传热恶化点的干度较大,便于设计成高效的热虹吸再沸器。  相似文献   

18.
李晓东  张信 《化工设计》2014,(3):23-24,33
分析工艺流体在再沸器换热管内物理变化过程,结合工程实例,对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中试规模的热虹吸实验装置上对热虹吸自然循环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用微元分析法对蒸发器部分建立了数学模型,用来模拟分析蒸发器管内流体的沸腾换热与阻力压降,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曲线拟合法对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传热过程和流体力学进行了模拟计算。将该程序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提高了经济效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