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致密气藏而言,气井最小携液流量的计算尤为重要,是气田生产管理、气井合理产量制定的重要依据。目前现场应用最广的方法是采用Turner、李闽和王毅忠模型进行气井最小携液流量计算,但是受到靖边气田上古致密气藏开采工艺的影响,传统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通过对最小携液速度公式的理论分析,统计靖边气田上古气藏产水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量,反推出最小流速公式系数,进而得到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2.
气井井筒积液会引发产量下降,井口压力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目前对于积液预测所使用的临界携液模型主要有:Tunner模型、Coleman模型、李闽模型等,它们之间的差别为携液系数的变化,无本质区别。为了更准确的预测涪陵气田页岩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量,基于Tunner模型,考虑返排液量和井斜角对临界携液流量的影响,得到了适用于涪陵气田页岩气井的临界携液模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延长气田临界携液流量模型,预测不同尺寸油管携液能力,并利用气井生产系统分析方法,对低产井、中产井和高产井进行分析,给出不同油管尺寸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同时根据Beggs公式计算不同油管尺寸的冲蚀临界流量,最后根据气井不同的产能,确定延长气田气井合理的生产管径。  相似文献   

4.
苏里格气田属典型的“三低”气田,应用Turner的最小携液产量公式计算气井携液速度和携液量,会导致较大误差。本文针对苏里格气田气井产液的实际情况,推到和适合苏里格气田的最小携液速度和产量公式,在实际应用中该公式比较适合苏里格气田气井的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5.
目前,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共有6口气井下入井下节流器,井下节流工艺在涪陵页岩气田气井防止水合物形成、提高气井携液能力、减少甲醇注入量、降低地面管线压力、简化地面工艺、提高气井生产时率上效果明显,但是下入固定井下节流油嘴气井无法满足气井频繁调产的需求,而下入智能油嘴气井如焦页BHF井易出现油嘴堵塞,油嘴失效的现象;面对气田日益紧张的产销需求,井下节流气井往往需要通过环空生产来提高气井产量,井下节流工艺在气井提产时适应性需要进一步评价;通过对比节流气井前后生产趋势,节流气井下入井下节流器后单位压降产量增加;对比井下节流气井与未井下节流气井生产效果,井下节流气井连续携液流量更低,相同气量下井下节流气井携液效果更好,相同累产时压力保持水平较高,单位压降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油管尺寸的选择是天然气井设计中关键的设计参数,其选择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气井能否稳定生产。目前海上气田开发方案设计过程中,油管尺寸的选择会综合考虑磨阻、冲蚀、携液等多种因素,利用软件进行计算。但是软件计算建模过程较为复杂,现有《海上油气田完井手册》中的油管选择图表中仅考虑磨阻因素给出了不同油管适用的最大产气量,对于携液与冲蚀没有考虑。而冲蚀与携液往往决定了某一尺寸油管所能承受的最大与最小产量。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基于冲蚀与携液的能够快速确定油管最大与最小产量适应性的图版。  相似文献   

7.
苏里格气田属于低压低产气藏,气井生产中后期,因井底压力和产气量低,气井携液能力差,导致井筒积液不断增多,严重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部分气井甚至出现积液停产现象。本文在针对苏里格地区低产低效井进行间开生产以恢复气井生产,摸索低产井的间开制度及间开周期,合理制定其工作制度,对间开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气井最小临界携液流量的准确计算对于确定气井合理配产、优化气田开发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学者在Turner模型的基础上,对临界携液系数进行修正,从而推导出了不同的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模型,但这些模型均将界面张力和天然气偏差因子取为常数,忽略了温度和压力对它们的影响。因此,对液滴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经验公式计算界面张力,运用DAK方法计算天然气偏差因子,提出了考虑实际界面张力和天然气偏差因子的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模型。应用修正前后的3种常规模型分别对某气田的临界携液流量进行计算对比,结果表明修正的临界携液模型能够更加准确预测气井状态,判断井筒是否积液,较常规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适用于气田实际生产开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延气2-延128井区气井相关分析,以及对Turner模型、Coleman模型、李闽模型和王毅忠模型进行对比,综合以上分析结果,选择有积液现象的井筒进行携液流量模型分析,最终拟合出合适延气2-延128井区气井的模型并进行预测,拟合结果的准确率达到94%以上,同时找出温度和管径对携液量的影响关系,外界因素中主要以油管尺寸影响较大,携液量与管径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随着苏里格气田的持续开发,气井地层能量逐渐下降,携液能力减弱,"积液"问题成为提高气井产量的最大生产瓶颈。本文分析了气井积液的原因,阐述了积液井判断方法,结合单井生产动态把积液井分成四类,针对苏10井区积液井主要采取了打捞节流器、强排、间开、间关和泡沫排水采气管理措施。在实践中证明,打捞节流器措施在短时间内有一定效果;强排措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间开措施能减缓产量下降速度;间关措施是一种主动的排液措施,对于前期积液井效果明显;泡沫排水采气措施能有效增加气井携液能力,提高单井产量。最后得出积液井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种措施相互结合,才能有效"排液"。  相似文献   

11.
涩北气田开发目前主要以边水驱动为主,气井均有不同程度的见水。随着开发的深入,地层能量不断下降,气井的携液能力降低,使得气井井筒积液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气井不能正常生产或者直接水淹停躺。气井积液已经成为气田稳产的难题,严重制约了气田的高效平稳开发。为解决涩北气田目前的积液问题,近年开展了速度管柱排水采气理论研究与现场试验。通过在SR2-3井上的现场试验,有效提高了气井的携液能力,改善了气井的生产状况,为涩北气田积液井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张旭  刘丹  郑伟涛  段黎明 《辽宁化工》2012,41(12):1333-1335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确定气井的临界流量对实际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早期的Turner模型推导出的气井最小携液流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Turner模型计算出的气井排液临界流量远高于气井实际所需的最小排液流量.国内又相继出现了MIN LI模型和椭球模型,但这两个公式计算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偏差.本研究以经典模型(Turner模型)所假设的圆球形液滴为基础,推导出临界携液流量计算的新方法,并将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已有的三种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新方法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值.  相似文献   

13.
川西气田中浅层已进入开发后期,气井排液能力差,泡排依赖性强。为满足低成本排水采气的需求,开展了涡流管排水采气试验。根据涡流管作用原理及川西气田气井井身结构特点与生产特征,分析了产气量、水气比和井斜对工艺效果的影响,并得到了涡流管在川西中浅层的应用界限。现场试验表明,涡流管可以有效降低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提高排液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泡排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井下节流技术是防止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而造成井筒和地面管线的堵塞,是简化优化地面流程的关键技术.目前,苏里格项目经理部辖区内的天然气井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低产井越来越多,低产气井携液能力差,井筒容易积液,部分气井需要打捞节流器后进行无阻流量生产、上增产措施、更换节流气嘴等.节流器在一定程度阻碍了气井产能的发挥;同时也因井...  相似文献   

15.
在气井开采过程中,若气体流量太大,会对井口设备产生严重的冲蚀、磨蚀损坏;若气流量过小,则砂粒不能够被携带出井口而堆积在井底造成砂堵油管、躺井等严重事故。所以,确定一种能够实际应用的临界携砂模型至关重要。本文借助自发研制的垂直井筒携砂实验装置,对气流携砂模型进行室内研究,研究了不同气量和压力下气流携砂状况,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所确定的模型对油田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页岩气藏采用大规模水气压裂进行工业开发,相比于常规边底水气藏,涪陵页岩气田气井全生命周期均气水同产,且采出水为压裂返排液,气井的生产特征差异和变化较大,经典的李闵和Tuener模型计算的临界携液流量与气井实际发生积液的产气量出现了一定偏差。本文针对页岩气井的实际生产状况,运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对气井携液临界产量的机理进行分析,考虑界面张力、临界韦伯数和液滴变形等参数差异对气井临界携液产量的影响,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准确预测气井连续携液的临界产量,对气井合理生产制度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气井出水是气田生产后期面临的一个较严峻的问题,气井出水大大减少了气田的采收率。由于堵水采气和排水采气对于海上气田来说作业成本极高,因此研究带水采气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某海上气田出水井A9井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气井稳定携液生产的微正流量以及气液两相流流过油嘴阀芯的能量损失来采取相应的延长出水气井寿命的措施,为延长海上气田出水井寿命,提高其最终采收率提供了良好实践。  相似文献   

18.
针对涩北气田水平井出水凸显的问题,对气井水平井垂直段、倾斜段、水平段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进行了筛选,建立了不同产气量条件下的最大携液量预测方法。以此为基础,研究提出了包括临界携液流量分析法、最大携液量积液诊断分析法、测压资料分析法、生产日报综合分析法等在内的气井水平井井底积液综合诊断流程与方法。对涩北气田58口水平井进行了井底积液诊断分析,准确率在88%以上。  相似文献   

19.
《云南化工》2020,(1):165-167
延安气田整体为低产、低丰度的低渗致密砂岩气藏,由于气井低产低能,携液能力差,生产中后期井底或井筒普遍存在积液,严重影响了气井正常生产。为了解决延安气田气井开采后期普遍存在的井底积液问题,亟待采用成本低、操作简单的排液方法,经过现场施工应用总结了抽汲排水采气的工艺原理及优势。结果表明,抽汲排水设备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能清除井底积液、实现低产积液井连续携液增产稳产,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平井、大斜度井及复杂井身结构井井筒积液问题,毛细管注剂工艺可实现泡排剂的定点加注。为提高注剂效果、完善选井原则,基于聚类分析原理分析已开展措施的12口气井,提出了优化工艺选井原则的新方法,认清了注剂效果与气井携液能力、增产潜力、积液程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毛细管选井应参考以下原则:①气井积液且油套压差介于2~5MPa之间,小于10MPa;②泡排有一定效果,但有效期短;④具有一定携液能力,气液比相对较大,大于1.65万方/方,日产水低于1方/天;④剩余动态储量较大,具有一定增产潜力;⑤无结垢、结蜡、结盐和出砂历史,无落鱼、堵塞以及井身损坏等问题;⑥满足毛细管工艺的道路及现场作业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