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林樊家油田是胶结疏松的常规稠油油藏,因油层出砂严重,油井必须进行先期防砂才能投产,自开发以来先后采用过绕丝管管内砾石充填防砂、涂料砂防砂和复合防砂工艺,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地层出砂情况越来越复杂,这就对防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在完善和配套复合防砂工艺的基础上,将防砂、治砂与改造地层和排砂相结合,加强一次性高压充填、压裂防砂、水力喷射排砂采油等新工艺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砂岩油藏储量大、分布广,是重要的油藏产出类型,在砂岩油藏中,油井出砂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油井的产量和油井生产设备的寿命。疏松砂岩的油藏深度较浅,含有很大比例的泥质,遇水后性质变化大,具有较大的开发难度。许多油井最初不会出现出砂现象,但是随着油井含水量的上升,油井的出砂现象不断的加剧,严重的影响到了油井的高效生产。文中通过调研研究,分析了砂岩油藏出砂机理及防砂技术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水力喷射泵排砂采油的技术工艺,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研究为砂岩油藏排砂采油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防砂工艺是解决油井出砂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目前防砂费用高,且油井产量降低、甚至导致停产等问题仍未解决。尽管防砂工艺不断改进和完善,其缺点日趋减少,但仍会不同程度地减低油井产量。携砂生产通过制定有效的出砂管理制度,根据油层出砂不同状况,采用防、排砂泵进行携砂采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经济合理、环境允许的砂处理方法。这样不仅可节约大量的热采、防砂材料及施工费用,而且能提高产能。  相似文献   

4.
辽河小洼油田是以蒸汽吞吐开采的稠油油藏,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地层亏空严重,地层出细粉砂也越来越严重。为此研制出同心双管柱负压排砂采油技术,利用该技术将油层近井地带的游离砂逐渐排出地面,直到地层不出砂,此项技术解决了出砂严重井生产工艺问题,降低了生产费用。在采用该项工艺时,要注意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①混合液管砂堵问题;②管柱密封问题;③生产数据录取问题;④动力液水质问题;⑤地面除砂问题;⑥出砂严重井水力喷射泵喷嘴、喉管使用寿命问题。  相似文献   

5.
锦45蒸汽驱试验区为疏松砂岩油藏,开采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是油层出砂。本文结合锦45蒸汽驱出砂井现状,提出适应于汽驱井的适度排砂防砂综合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射孔先期防砂技术、特种泵携砂采油技术、化学防砂技术和压裂防砂技术,通过综合排砂防砂技术的调控,解决锦45蒸汽驱井出砂难题。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文留油田气举采油工艺情况,分析了气举井在供液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改变气举方式的必要性,介绍了间歇气举控制工艺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应用情况,应用表明:间歇气举采油工艺能够有效降低气举井的注入气液比,提高气举举升效率。  相似文献   

7.
防砂费用高,且油井产量降低、甚至导致停产等问题仍未解决。尽管防砂工艺不断改进和完善,其缺点日趋减少,但仍会不同程度地减低油井产量。携砂生产通过制定有效的出砂管理制度,根据油层出砂不同状况,采用防、排砂泵进行携砂采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经济合理、环境允许的砂处理方法。这样不仅可节约大量的热采、防砂材料及施工费用,而且能提高产能。  相似文献   

8.
埕岛油田埕北12区主力层系为馆陶组,属典型的疏松砂岩油藏,该类油藏一般埋藏较浅,油层胶结疏松,泥质含量高,出砂粒径小,防砂的难度较大。常规的防砂措施在该类油藏的适应性很难界定,滤砂管挡砂精度高易造成堵塞,挡砂精度低则粉细砂易造成磨损、卡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优选水力喷射泵排砂采油技术,对排砂采油生产管柱进行了设计,利用水力喷射泵优化设计软件对生产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地面流程进行了配套。  相似文献   

9.
欢127东块1989年投入开发以来,出砂问题严重制约着该块的有效开发,2005年底二次开发前,该块共有油井97口,开井率仅32%,区块日产油54t,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该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出砂严重且砂体十分细小,早期直井的机械筛管防砂无法达到该块防砂要求,同时存在着排液与防砂之间的矛盾。通过研究对比,认为弹性防砂筛管具有比较好的防砂性能,能够满足欢127东块的防砂要求。在该块实施二次开发9口水平井应用获得较好效果,投产后区块日产油由54t上升到195t。  相似文献   

10.
螺杆泵于上世纪30年代诞生于法国,它是一种容积泵,也是一项运行能耗较低且对稠油及出砂井适应性较强的一项采油举升新工艺。经过近多年制造工艺的较快发展,技术配套程度的日趋完善,出现了大排量螺杆泵(GLB1400、GLB2000等),突破了以往螺杆泵排量较小的限制,扩大了螺杆泵的应用范围。这为部分高含水、出砂井的合理提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采油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水平井在国内外的应用概况,水平井技术主要应用在天然裂缝油藏、薄层油藏、存在底水锥进的油藏、存在气锥和水锥问题的油藏等这几种油藏。水平井在水驱、开采重油、提高采油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水平井的采油工艺现状进行了分析,水平井采油工艺有人工举升、增产增注措施、防砂控砂技术、找水和堵水技术等。并且对水平井采油工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螺杆泵采油系统特点,根据Vogel方程确定了油层的IPR曲线,将螺杆泵设置为函数节点,建立了螺杆泵采油系统节点分析方法。实例应用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能有效分析螺杆泵采油井的生产动态,计算出不同产液量下的井底流压值以及不同产量下的泵吸入口压力、泵排出口压力以及压差,为螺杆泵采油工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油田的机械采油工艺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各大油田的自喷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的需求,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机械采油工艺正在得到同行的重视。本文细致分析了我国国内机械采油的设备和工艺,包括沉没度分析和管式泵工艺适应性分析,介绍了诸如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螺杆泵采油工艺等,并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种采油的工艺技术,请教于各位同行人士和学术专家,希望有所交流、进步。  相似文献   

14.
小洼油田为注蒸汽和蒸汽驱开发的稠油区块,其原油性质具有"两高、两低"的特点。由于油井油稠、出砂制约了油田开发水平的提高,进行螺杆泵排砂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并不断完善配套工艺技术。通过研究应用和实践表明,螺杆泵采油技术在小洼油田已经成为一项成熟采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使人们所用的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更科学、更合理,进一步提高采油量与采油效率。本文介绍了国内主要的采油设备与采油技术,分析了油田机械采油工艺,并重点研究了螺杆泵采油工艺及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具体包括它们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具体适用范围,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提高防砂效果,需要对地层进行排液预处理,传统工艺是抽汲排液、气举排液、混气排液、液氮助排技术、因为传统排液技术缺陷与不足,提出了设计并研制一种改进型较大直径与排量抽汲排液泵,起到较好的排液和疏通地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孔59-17H6井是大港孔店油田一口疑难水平井,由于出砂、油稠、井深轨迹复杂等因素相互交织,采用常规举升工艺无法实现油井的顺利投产,通过改进完善同心双管携排砂采油技术中关键部位泵芯的尺寸、长度、优化泵挂深度、实现了该技术在泵挂以上85.8°,最大全角变化率8.16°/30m油井的顺利起下和油井的正常生产。为出砂稠油水平井提高生产能力、延长油井检泵周期探索出一条新的举升工艺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埕岛油田是我国重要的产油基地,本文以埕岛油田的防砂技术与采油工艺为例展开论述,经过全面而又细致的比较得知,砾石充填防砂法效果最为显著,同时埕岛油田馆陶组防砂后的生产井选用电潜泵采油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复杂结构井原油粘度高,有杆泵采油偏磨严重,同时地面条件差注汽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双管射流采油装置进行采油,双管射流采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井口装置、井下双管柱采油装置和水力射流泵。探讨了双管携砂射流采油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20.
油井动液面直接反映了油层的供液情况及井下供排关系,是进行油田开发分析与采油工艺评价和优化的关键数据之一。本文针对作业区动液面测试成功率低的现状,通过分析动液面测试成功率影响因素,提出了动液面测试方法来提高液面测试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