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醋酸-醋酸乙烯(酯)-巴豆醛三元体系等压汽液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非分析法,在拟静态条件下.用新型泵式沸点仪测定了常压下醋酸-醋酸乙烯(酯)-巴豆醛三元系在不同液相组成时的沸点,选用Wilson方程对所测数据进行关联,建立了该三元系的汽液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并推算了达到汽液平衡时的汽相组成和泡点温度.将泡点计算值与沸点实验值相比较.最大绝对偏差为1.31K,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β-环糊精和曲拉通X-100存在下,基于锌-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的显色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锌。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32×104L mol-1 cm-1,锌含量在0~480μ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y=0.02931x+0.0076,R2=0.9963。用该方法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锌,回收率在99.86~102.0%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种光度荧光新试剂,5-(4-磺酸钠苯基偶氮)-8-(对-甲苯磺酰氨基)喹啉(SPTSQ),其结构经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确证.研究了试剂及其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和荧光反应特性.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快速、选择性的光度测定铜的新方法.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存在下,SPTSQ与Cu(Ⅱ) 形成2∶1的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5 nm,铜在0~0.8 μg·mL-1浓度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和桑德尔灵敏度分别为8.5×104 L·mol-1·cm-1和0.000 75μg·cm-2.研究了不同离子的干扰,该法已用于粗铅和合金样品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出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电极活性粉体材料样品。采用XRD、SAED、SEM、EDS和Raman光谱对其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将样品组装成碱性MH-Ni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发现,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2样品材料内部微结构缺陷较多,无序性强,作为活性物质合成镍电极材料,其在电极反应过程中电荷转移电阻较低,导电能力增强,其样品电极以80mA·g^-1恒流充电6h,40mA·g^-1恒流放电,终止电压为1.0V的充放电制度下,放电平台电压为1.278V,放电容量高达335.7mAh·g^-1。  相似文献   

5.
绿原酸具有很强的荧光,Fe(Ⅲ)对绿原酸有荧光熄灭作用.基于此荧光熄灭作用,建立了测定Fe(Ⅲ)的荧光分析方法.在pH 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选择最大激发/发射波长(338.0 nm/420.0 nm),Fe(Ⅲ)的相对荧光强度变化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Fe(Ⅲ)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20×10-7-1.00×10-4)mol/L,检出限为CL=9.30×10-8 mol/L.本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用于实际样品中Fe(Ⅲ)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以三氯氧磷(POCl3)、环氧丙烷为原料,在自制催化剂TiSiW12O40/TiO2作用下合成了磷酸三(1-氯-2-丙基)酯(TCPP),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POCl3)∶n(环氧丙烷)=1∶3.3,反应温度65℃~75℃,催化剂用量为三氯氧磷质量的1.0%,环氧丙烷的滴加时间约为5 h,产率可达94.8%.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3种具有特殊结构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Cu2(SO4)2(H2O)8]·2H2O}n(1),{[Ni3(SO4),(H2O)6]·2H2O}n(2)和{[Cd3(SO4)3(H2O)6]·2H2O}n(3).以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发现:配位聚合物中的硫酸盐基团配体各自的配位形式不同.配位聚合物1包含一维Cu—SO4链,并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延展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位聚合物2和配位聚合物3是以硫酸盐基团为一维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类似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8.
碱性介质中,对氨基苯磺酸与过氧化氢作用,经钴(Ⅱ)催化后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32nm,且吸光度增加值ΔA与一定范围内的钴量成线性关系。本法用于药物维生素B12中钴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汽油中铅的导数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汽油中铅的导数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对建立高效、快速、简便、成本低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索, 并研究了测定最佳条件、常见共存离子的干扰以及合理分光体系的选择。用碘- 正辛醇溶液处理油品, 将烷基铅转化为无机铅化合物, 并用硝酸提取至水相, 以盐酸- 氯化钠为介质体系, 用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铅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测定铅含量大于50 μg·L- 1 的汽油。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酯)/苯乙烯微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乳液聚合方法,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KPS),制备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苯乙烯(St)三元共聚物纳米粒子.讨论乳化剂用量及复合乳化剂配比,KPS的用量及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乳液透射电镜、乳液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粒径多在10~89 nm之间;增加乳化剂用量,共聚物的粒径减小;提高St/BA中St的用量,共聚物的粒径增大,乳液成膜性不好;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反应进行,但温度太高有凝聚物出现.因此,St/BA为5/5~4/6,SDS/OP-10为1/1~3/2,反应温度65~80℃,引发剂用量0.4 %(占单体总量),丙烯酸用量3 %(占单体总量),所得共聚物的粒径在纳米范围内,乳液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