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分别开展了岩石在压缩、剪切和拉伸状态下的破坏试验,利用高灵敏度的次声信号采集设备同步采集岩石破坏过程中的次声信号,对不同受力状态下岩石次声信号的特征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压缩状态下,岩石次声信号发射主要在弹性和塑性变形阶段,次声信号的峰值频率在7 Hz左右,在岩石临近破坏前,次声信号振幅和频率范围均有所增加;在剪切状态下,次声信号主要集中在峰值后应力逐步下降的阶段,信号功率分布集中程度较压缩试件略低,峰值频率在8 Hz左右;在拉伸状态下,试件加载初始阶段便有次声信号发生,次声信号频率通常存在高、低两个中心,其中低频与压缩试件接近,高频则高出3 Hz,拉伸试件内部裂隙的萌生和发展较压缩和剪切状态下更为迅速、有序,随着试件内部裂隙的发展,次声信号频率逐渐升高。以上特征的发现为不同受力状态下次声信号的识别以及岩体灾变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机理机制上研究次声信号,研制了次声数据自动采集装置,该系统既可以记录图形,也可以存储数据文件,配合相应的程序,对记录到的次声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改变了以往只记录单一图形的情况.本文介绍了次声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软、硬件配置,提供了应用监测系统观测到的几种次声异常信号,以及如何分析、辨别、分类各种次声信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次声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 2 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次声对人体生理影响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和整理。结果表明 ,在次声听阈曲线上各对应频率点为 1 5~ 2 0dB以上时 ,次声对人体的多项生理指标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4.
次声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2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次声对人体生理影响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和整理,结果表明,在次声听阈曲线上各对应频率点为15-20dB以上时,次声对人体的多项生理指标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次声波技术有望成为监测、预警矿井煤岩动力灾害的新技术,其中,次声信号的频率特征是应用研究的关键参数。对煤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采用次声信号监测系统对煤样在变形破裂过程中产生的信号实时采集,借助小波包变换信号分析方法分析信号的能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小波包变换可将信号精细分割成各个频带,不但可以起到滤波的作用,而且可对所研究的频率范围进行分析。(2)煤样破裂次声信号与应力在时间上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特别是次声信号对应力降表现为明显的突变。应力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宏观裂纹的出现,说明次声信号对宏观裂纹有很好的敏感性。(3)煤样破裂次声信号的频率在0~20 Hz间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3.125~12.5 Hz与18.75~21.875 Hz间。小波包变换信号分析方法及煤样破裂次声信号频率特征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听力是学生英语五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之一。学生听力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方面存在着许多阻碍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解决那些听力阻碍的策略。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些障碍和掌握一些相应的对策与技能是重要的。本文就如何解决学生在听力理解上的障碍和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做一些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以我院一年级新生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听力理解困难产生的原因 ,提出在高校新生中仍需加强语言和朗读训练。听力是个词汇检索和信息提取过程 ,与词的使用频率和词的语境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军事训练保障当中的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是部队当中一项不可小觑的经常性管理工作,不仅关乎到军事训练能否顺利进行,更是关乎到军事车辆能够正常投入于实际战场,意义重大.军事训练保障当中的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要对发生车辆事故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寻求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加强化措施.本文对军事训练保障当中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存在的问题,如语言知识薄弱、背景知识贫乏、词汇量少、缺乏预测能力等,分析其造成听力理解困难的原因,并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大型室内停车场场地复杂、寻车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室内停车场车辆无线定位系统,给出了该方案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案.该系统通过基于CSS技术和信号到达时间差TOA的定位算法进行车辆定位,方便用户快速找到车辆.实验表明,系统定位结果稳定可靠,定位准确,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三点阵次声源定位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防震减灾,可以用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出现的时间和异常幅值预测发震时间和震级,有效率达到75%以上.地震预测有3个要素,震中位置是最重要的因素,不能准确地预测发震地点就不能实现防震减灾的目的.利用已建立的次声观测阵,提出了一种三点阵次声源定位估算法,该方法能对次声入射方位角、次声波传播速度以及次声源进行估算.通过一些实际震例对次声波进行了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估算方向与实际震中方向一致,说明本文提出的三点阵估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临震次声异常产生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观测到的震前次声异常,提出了强地震发生前次声波异常信号产生的机理模型.该模型采用膨胀扩容孕震理论,将大气对流层与地质体作为一个动力学系统,采用瞬态有限元模拟方法计算分析了孕震末期地表变形及其产生的次声波和频率.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确能在空气中产生次声波,且次声波的主要频率是孕震体膨胀一收缩时间周期的倒数;孕震体收缩变形阶段产生的声压波幅远大于膨胀阶段.  相似文献   

13.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地震目录,2002—2008年全球共发生了92次7级以上的地震.其中,78次震前接收到了次声波异常信号,占84.8%.次声波异常信号的幅值均超过1 000 mV,次声异常信号的频率在10-3 Hz量级.异常信号结束后9 d内发震的有45次,占57.7%.本文以这92个地震为统计对象,讨论了震级M、观测点到震中的距离D与次声波异常信号最大幅值Um的关系.结果表明,次声波异常信号与地震的发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Um与M、D呈现出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震前次声波信号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四处传播,向大气辐射次声波,称为地震次声波.次声波频率在20Hz以下,振幅衰减小,传播距离远,在大气声道中(从地面到50km的高空)可以传播上千km,有的绕地球数周后仍能被探测到.因此次声波与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世界范围内7级以上地震在震前能观测到次声波异常信号.利用高性能电子计算机和日益完善的信号分析处理技术,找出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的内在特征。为以后的地震预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地震前接收到的次声波异常信号数字离散化,运用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分析理论对信号进行处理,发现震前接收到的次声波异常信号频率主要集中在0~4×10-3Hz频段,该信号在高尺度段表现出对称有序性,在低尺度段突变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针对自适应消噪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自适应消噪算法,利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理论,把信号和噪声正交分解于不同的频率范围中,从而减少了自适应滤波器的阶数,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选择若干不同频率尺度上信号作线性组合,对组合后的信号进行自适应谱线增强,保存了信号的高频信息。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的正确性,且在实际消噪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微弱正弦信号混沌检测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一种在噪声背景下用混沌振子检测微弱正弦信号的时域处理方法。分析了基于相平面变化进行微弱正弦信号检测的Duffing方程的数学模型,着重对与策动力频率不同的信号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Duffing振子对与系统策动力频率一致的信号敏感,而对其它频率的信号不太敏感,且对噪声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强噪声环境下的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图像增强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含噪图像进行多尺度小波分解,得到不同尺度、不同方向下的频域信息,然后利用图像中噪声与边缘在不同频带上的分布规律和衰减特性,通过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来区分噪声与边缘,从而在噪声抑制和边缘增强两个方面提高图像的质量.实验结果初步显示,与传统的空域滤波方法和相对较新的小波自适应阈值去噪、Contourlet域自适应阈值去噪等方法相比较,新算法所得图像的视觉效果得到了改善,峰值信噪比最优,可用于强噪声环境下的图像增强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