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7,(35)
在医疗损害责任正式纳入侵权责任法之后,产生了很多的积极的影响,可是不能只凭一个现有的条文就想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医疗损害责任方面的问题仍需要很多措施去解决。本文在肯定侵权责任法中的医疗损害责任规定的同时,也要对医疗损害的赔偿范围、标准以及过错的鉴定提出一些具体的细化的建议,以便在实际操作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1)
与传统大陆法系民法理论的设定不同,我国在侵权责任法中采用了多元化责任承担方式。但立法上的创新并没能发展出相匹配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理论,这使得侵权法存在严重的自我冲突。探寻适合我国既有责任承担方式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理论,迫在眉睫。就目前学界所存在的学说来看,最为适合的应当是"二分法"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理论。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侵权责任法》。据了解,将于2010年7月1目起施行的《侵权责任法》共12章92条,对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医疗损害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高度危险责任、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物件损害责任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4.
谭艳辉 《建筑》2011,(3):50-51
《侵权责任法》第86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因其他责任人的原因,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其他责任人承担侵权责任。"这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6)
《侵权责任法》于2009年12月26日,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正式通过。这部法律的通过,标志着我国的法律体系正在一步步健全,公民的权利得到了更大的保障。同时医疗损害责任也第一次被纳入法律中来,说明医疗损害得到国家的重视,首次为这类事故案件设置专项的法律法规。在我国很长时间以来,医疗损害责任都被划为二元化的法律体系中,所以导致很多医疗纠纷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侵权责任法还没有达到完全完善的地步,所以仍需要司法工作者在实际行动中做好权衡。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6)
产品缺陷致损,乃加害给付之典型情况,合同法违约责任保护的是履行利益和固有利益,即可以保护电视机本身以及其他的人身、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但是却不能够填补精神损害。而根据产品质量法41条前段的规定,产品本身的损害并不能获得赔偿,只能就缺陷产品以外的部分进行赔偿,即本案中的精神损害与人身伤害和房屋损害的部分。而侵权责任法则将这些损害全部囊括于侵权损害赔偿之下。在实务中,应对侵权法41条做出解释,认为其采用了请求权规范竞合说,用于完全的填补被害人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尹飞 《建筑》2010,(6):27-28
<正>《侵权责任法》在明确侵权责任、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一、地上物倒塌致害责任的构成要件和责任人《侵权责任法》直接涉及建筑行业的主要是其第86条和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
学界有关环境共同侵权的理论争议并未因2010年《侵权责任法》的出台而偃旗息鼓,反而因该法条文表述模糊、体系构建不清等原因呈愈演愈烈之势。与此同时,有关该法的条文适用、新旧法衔接、条文规定与理论研究之间的对应等问题又成为学界争议的新焦点。目前正处于《侵权责任法》颁布初期,环境侵权救济制度构建的初始阶段,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针对争议性较大的问题展开研究,以为明晰理论、构建体系、完善立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7)
不合格血液致人损害所产生的侵权责任,是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一种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9条对血液损害责任进行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59条在适用中的具体问题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本文从血液的法律性质入手,认为血液属于准产品,适用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相关规定,并对血液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3):214-215
医疗体制改革是当前民生领域建设的重点内容,如何有效减少医疗纠纷以及"医闹"现象,稳定社会秩序,是当前学界重点关注的内容。近些年来,因过度手术以及过度用药等过度医疗侵权行为而产生的争议不断增多,从法律上对该领域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当前,我国《侵权责任法》领域、举证领域以及医疗鉴定领域存在漏洞,患者通过司法途径主张权益时困难重重,基于此,有必要完善过度医疗行为立法、引入举证责任缓和制度以及完善医疗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