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9)
司法鉴定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司法制度的产生和演变密切相关。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下文中简称决定),这一决定的出台,将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浪潮推向高潮,在此基础上国内各大高校纷纷设置司法鉴定机构,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校设立司法鉴定机构的数量剧增。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不仅要看到高校司法鉴定的优势,还要看到它的不足,笔者立足与此,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8)
司法鉴定制度是一种司法保障制度,其结果决定了能否向当事方和司法机构提供高质量和可靠的司法鉴定服务。目前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笔者尝试从司法鉴定管理制度建设、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双线管理、鉴定监督管理和专项检查制度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2)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确立意味着刑事证据制度也应当针对性地进行完善,目前的刑事证据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就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3)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司法鉴定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鉴定机构的设施不完善、鉴定人水平参差不齐、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作者试图从司法鉴定的本质入手,探讨在检察机关工作的司法鉴定人,对司法鉴定审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重点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以保证审查后的司法鉴定更具有公正性、严肃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刑事案件中民事诉讼的问题也越加新型化,所以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冲突与协调进行研究,使我国法律制度更加完善。本文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冲突与协调进行研究,分析其冲突详情以及当事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的原因,并总结出确认程序、完善制度和协调态度三项协调解决建议,希望本文在为广大司法工作者提供帮助的同时,能够改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2)
本文主要研究刑事人身检查制度,首先,研究刑事人身检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是分权制衡理念;二是注重实体真实的司法理念;三是人权保障意识淡薄。最后提出我国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的构建:从理论上对各种刑事人身检查进行必要的分类;在立法上单独规制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确立刑事人身检查实施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8)
中国法治发展已经走过了波澜壮阔的40年,国内民商事诉讼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宽泛,涉及的专业性问题越来越多,法院依靠司法鉴定的情况也日趋频繁。鉴定意见是建设工程类案件中最关键、最具普适性的证据。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直接援引鉴定意见作为案件判决的直接依据,不加详查而直接采信,造成"以鉴代审"的现象普遍发生。被司法界认为是鉴定机构超越职权,越俎代庖的行为。如何对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进行司法管控,是笔者在文中尝试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4)
犯罪率持续走高的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建立起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我国,该制度只有少数地方进行了初步尝试,且因各地规定不统一,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有待国家对此作出较为全面的立法。本文先概述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以及我国的相关政策和规定。最后对我国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提出笔者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0)
新时期,我国的刑事案件整体数量正在逐渐降低。运用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帮助当事人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尤其是在轻伤案件中,若当事双方能够自愿和解,则对于双方当事人、司法单位以及全社会都会产生较正面影响。部分轻伤刑事案件运用和解制度实现向过失犯罪转型。新时期,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司法部门对于刑事和解制度会制定更多细则,以规范刑事和解行为,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文章在分析了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规定基础上,研究了刑事和解制度的优势,包括:有利于满足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需求、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司法机关提高效率。并思考了新时期运用刑事和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了未来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犯罪、经济纠纷等问题的出现变得愈加频繁,而法务会计鉴定作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重视,然而对于如何判断法务会计的鉴定意见是否可信,则成为了法庭所面临的巨大难题。为此,本文对法务会计鉴定意见的采信环节进行了分析,并对采信机制的构建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