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Planning》2019,(17)
自从《消法》颁布惩罚性赔偿的规定以来,知假买假现象可以称得上是风靡一时,愈演愈烈,实践中,一般将此种现象称之为"王海现象"。并且,与此同时,无论是学理上还是司法实践上都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知假买假"的法律适用问题。本文拟在整理现有成果的同时,提出新问题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3):87-88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一些不良商家为获取暴利鱼目混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消法》)是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维护社会市场稳定而构建的,"知假买假"的现象是伴随该法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而产生的。关于此类行为能否适用《消法》的相关法条,进而获取惩罚性赔偿的问题,理论与实践中长期存在争议。由于《消法》并未对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限和规定,"知假买假者"能否等同于消费者,学界存在不同声音。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6)
本文选择从最新的司法判决为切入点,实证研究发现在判断"知假买假"行为时,裁判者或关注"知假买假者"是否为"消费者",严格依照法律形式主义裁断,或选择司法功能主义思路,以"知假买假"行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为由,予以绝对否定。本文以为前者易陷入法律概念的"陷阱"之中,难以摆脱形式主义的"桎梏",而后者则难以说服民众,漏洞颇多。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55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该制度突破了传统民事责任的对等原则,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进行了倾斜式的保护。但是随着知假买假者的出现,一些人极力主张将其排除在《消法》第55条保护之外。本文将结合对《消法》第55条的理解、该行为的作用以及意义等方面,浅议惩罚性赔偿制度对知假买假行为保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很多假冒伪劣商品也应运而生,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扰乱了市场交易秩序;同时,也催生了一批自发组织的民间社会团体—"职业打假者"。于是人们也开始了"知假买假者"应否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争论。虽然此事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知假买假者"并非"职业打假者"的代名词,它包含的范围并不限于此。因此,作为一个法律研究问题,"知假买假者"是否应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至今依然有探讨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具有双重身份的人,他们既是"知假买假者"又是"消费者"。下面笔者就"知假买假者"是否使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之规定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实践中湿拌砂浆开放时间内性能稳定性变化异常,分析和实验验证湿拌砂浆中水泥假凝现象,总结概述了砂浆假凝现象的特点和现场简单的解决措施。并且提出一个观点:水泥中的掺合料的不稳定对于湿拌砂浆开放时间内性能稳定性影响大,所以选用掺合料少的水泥,有利于避免湿拌砂浆假凝现象的出现,减少湿拌砂浆性能稳定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7):218-219
惩罚性赔偿的正当性按照大陆法系传统的补偿性损害赔偿原理不能得到合理解释。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对违法者的处罚以实现最佳威慑水平、损害赔偿同损害相当、违法者存在一定的逃避责任的可能性等才是惩罚性赔偿适用的正当性的根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0):114-115
清真食品的法律保护,体现了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对于少数民族风俗的保障,加强对于清真食品的法律保护,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4):115-116
目的:探讨临床上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阳性以及复查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来本院筛查的4080例新生儿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对所有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将初筛不通过的436例新生儿作为试验组,设置研究前初筛不通过的4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复查结果。结果:6组新生儿每组有680例,A组中110例初筛不通过,且81例假阳性;B组95例初筛不通过,57例假阳性;C组67例初筛不通过,40例假阳性;D组78例初筛不通过,62例假阳性;E组49例初筛不通过,24例假阳性;F组37例初筛不通过,18例假阳性;试验组新生儿出生42 d后349例进行复查,复查率为80.1%,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听力障碍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新生儿复查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
小学阶段孩子虽接受的是义务教育,但因为竞争激烈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在学校学习之余仍然有诸多的学习任务,繁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孩子承受了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和心理压力。这使得部分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产生了倦怠思想,从而产生了"假学"现象。从"假学"现象的表现、成因及转化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现象,只有教师加强重视,了解并积极去转化这种不良行为,才能及早地将孩子们从学习倦怠中脱离出来,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增强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