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7)
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传统的侵权行为地法原则如今面临着两个挑战:一是侵权行为地的确定;二是多侵权行为地情况下准据法的确定。我国法律规范在解决距离性侵权行为案件的法律适用时,肯定了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的平等意义,但赋予了法院过大的自由裁量权,需要进行适当的硬化处理。作为冲突法“新宠”的最密切联系原则,不仅能够对法院裁量权进行限制,也有着更高的司法效率,符合我国当今司法实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2)
环境侵权是重要的特殊侵权责任类型,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的法律适用问题,应从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出发,寻找到环境侵权责任法律适用的思路。厘清《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规范的关系,进而建立起环境侵权责任法律的适用原则,环境侵权中无过错责任原则与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其中,一是无过错责任不具有法律责任本来的含义,而只具有回复权利的性质。二是举证责任倒置实质上表现为原告(受害人)举证责任的减轻,被告(加害人)举证责任的加重。当然,在研究环境侵权责任法律适用问题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抗辩事由及明确环境侵权损害的赔偿方式和赔偿范围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8)
未成年人由于其意思能力尚未健全,其主观方面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侵权案件屡见不鲜。本文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未成年人侵权行为的主体数目、行为发生地、行为方式等因素,对未成年人侵权责任的承担,作出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8)
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法官倾向于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对于停止侵害的适用,在理论界、司法界存有较大争议。阐述我国著作权领域停止侵害适用的现状,分析我国出现停止侵害适用泛化的原因,提出在司法实践中应当遵循利益平衡原则,并可以对限制适用进行类型化处理,区分为有违公共利益、法律或事实上不能以及履行费用过高等类型,以期能够更好地解决著作权侵权案件中的停止侵害适用限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8):197-198
适用等同原则专利侵权行为经常引发对公知技术抗辩的争议,而我国《专利法》并未给出公知技术的认定标准,这给了庭审法院法官足够的自由裁量权,但是由于专利中的公知技术通常是在专利技术、现有技术和被控侵权技术三者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较为复杂,这种主观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公知技术的认定。本文从公知技术和等同原则的概念出发,给出了可以适用于公知技术抗辩原则的典型情况,并分析了如何针对适用等同原则专利侵权行为建立公知技术认定的辅助规则,为提高公知技术认定的准确性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6):114-115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提高,当今社会的竞争已变为知识经济的竞争,知识产权纠纷也越来越多,所以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三大部分阐述了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第一部分介绍了侵权行为归责原则概述,从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概念和体系展开;第二部介绍了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比较,分别从国外和国际知识产权立法中比较了选择各种侵权归责原则的优缺点;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我国的立法选择,在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方面主要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并且比较了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4)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传播逐渐向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条件。但是与此同时,网络侵权行为愈演愈烈,网络侵权法律也在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根据网络侵权的特征分析,结合我国现行网络侵权立法的不足,本篇文章将结合网络侵权法律的实际内容,详细介绍如何构建和完善网络侵权法,以实现快速发展的时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从而为后续完善网络侵权法律,促进社会的进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278-279
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刻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隐私侵权问题尤为突出,微博凭借其内容简练,传播广,发布快,数量多,现场性以及跟随功能等特点,成为备受广大网友关注和欢迎的信息交流形式。本文通过分析以微博形式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进而分析责任主体以及责任承担,探讨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之构成、网络隐私侵权行为违法性之阻却及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探讨以微博形式侵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5)
手机软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受高额利润的诱导,一些盗版软件严重侵害了软件开发者的知识产权。这种恶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在手机App领域非常多见,App面临的法律风险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我国APP知识产权目前还存在开发者维权意识淡薄、侵权成本低、侵权界定复杂等问题,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立法分析,文章提出了针对不同侵权行为的应对方式,以期解决APP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6)
国际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最早确立于合同领域,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从国际立法发展趋势来看,新近的国际私法立法中,意思自治原则已大大跃出合同领域延伸到侵权、婚姻家庭、继承等传统冲突法严禁意思自治的领域。本文以法律适用法中关于赋予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相关条款及意思自治原则的基本原理,参照外国之规定,从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意思自治原则与一般民事意思自治原则的异同以及法律适用法中意思自治原则适用的限制等方面,对于我国法律适用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