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
宪法修改是在一定程序下对国家根本法的变更,实质上是各种力量为了在最高法层面支持其利益实现而进行的博弈过程。为了能使宪法内容更能体现人民权利扩展、权力服务民众的要求,必须在修宪程序中融入更多的协商民主制度。通过实证分析可知,美国修宪是联邦与州共同参加,联邦议会主导的过程,其制度安排有着不少体现平等协商、审慎对话、民众参与等协商民主制度。这些制度为完善我国修宪程序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我国宪法自生效以来,历经多次修改,其稳定性一直为大量学者诟病。但宪法规范的稳定性与社会现实恒动性之冲突客观存在,作为上层建筑的宪法不能一成不变,我国修宪的时间及频率与我国国情及发展相适,亦符合成文法特点,且修宪前后宪法基本原则以及价值取向等等并未改变,所以我国宪法并非修改过于频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9)
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大法,是该国全部国内法的"母法"。其他所有的法律法规均要受合宪性规制。因此修改宪法是国家大事,事关国体和政体。宪法修改基本可以分为全面修改或部分修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宪法经历了3次整体大修和8次的部分修改。从历史实践和社会发展现状来看,这几次的修改都是符合历史轨迹和人们期盼的。本文以总结几次宪法修改的推动因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比较全面修宪和部分修宪的区别,希冀厘清宪法修改的相关理论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4)
大学章程是实现大学有效治理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的"宪法"。大学章程不仅对内部成员具有约束力,而且对政府的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明确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规范大学章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保障大学章程的有效实施,对完善我国大学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2):1-3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宪法监督制度,但是现有的监督制度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完善的宪法监督制度应建立专门宪法监督机关,即在全国人大之下设立宪法委员会,赋予其立法监督、宪法诉讼、宪法解释的职能。立法监督采用事前审查与事后审查的监督方式,事前监督采取主动审查与特定机关提请审查,对规范性文件的事后监督采用合宪性审查优先移送程序。宪法诉讼由公民依特定程序提起。宪法解释采用由宪法委员会主动解释和被动解释相结合的解释方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法体系中居于最高位置。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这就要求宪法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否则会制约经济社会向前发展。2018年第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自1982年宪法实施以来,第五次对宪法的修改,实现了我国宪法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7)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宪法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几次修改与完善,都同当时的改革成果具有密切的联系。在本文中,将就宪法发展与深化改革的良性互动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5)
宪法是我国根本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现行1982年宪法,经由五次修改成为我国制定最成功、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学习和贯彻我国宪法,应该长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旗帜,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宪法保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7)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早已在法律体制系当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虽然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具备诸多的优点,但在经济和社会不断变革的形势下,其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包括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法律法规与诉讼程序缺乏完善性以及公民取得宪法权益有较大的难度等。所以,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宪法监督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7)
我国现行的八二宪法是在汲取五四宪法精华的基础上,对五四宪法的国体、政体以及宪法性质等内容进行吸收、重塑、提升。八二宪法与五四宪法之间,不论是立宪原则还是宪法性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五四宪法是八二宪法的基础,八二宪法是五四宪法的回归~([1])。对五四宪法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对八二宪法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对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治发展进行剖析,进一步推进宪法体制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