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8)
随着当今社会深度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学习和生活中。人们在享受科技发展进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科技给我们人类在生活当中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侵权责任难以断定就包含在其中。因为人工智能的侵权并不能直接适用于民法之中的侵权责任法,所以很有必要对于AI侵权的归责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正是从AI工作原理的角度解释多种侵权责任的归责情形,进而得出AI侵权的设计者以及生产者最终的责任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6):22-26
公平责任原则作为处理侵权责任的一种归责原则,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从研究公平责任的来源分析出公平责任原则在侵权责任法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归责原则,并且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司法实践中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对于公平责任原则的存废,学术界至今仍然讨论激烈,但并不能否认它为我国法治社会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为了避免公平责任的滥用,在目前这个需要公平责任的时代,我们不得不对其做出一定的限制,以期望其可以在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7)
不合格血液致人损害所产生的侵权责任,是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一种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9条对血液损害责任进行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59条在适用中的具体问题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本文从血液的法律性质入手,认为血液属于准产品,适用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相关规定,并对血液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1)
知识产权侵权是属于民事侵权范畴,而就知识产权侵权归责问题来说,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本文就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的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为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等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随之而来的侵权案件也对我国尚未完善的产品责任制度提出了新要求。由于人工智能产品具有不同于普通产品的自主性,需要在法经济学视阈下重构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产品责任制度。依据科斯定理分析产品责任制度的必要性及制度目标选择,运用生产者责任—创新理论和消费者剩余理论,分析产品责任制度对市场主体权益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应当明确以过错责任而非严格责任作为我国人工智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这既符合司法中的保障主体权益要求,又能最大化人工智能发展阶段的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6.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人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进步,而专利技术这一领域很快也渐渐地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专利侵权纠纷也不断增加,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作者对侵犯专利权归责问题的思考。笔者重点对专利侵权归责原则进行详细论述,以期我的一些建议能够促进我国专利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5)
当旅游者权益受到第三人侵害时,旅游合同的特殊性使得依照《合同法》来进行类推处理无法达到完全公平,往往不能对旅游营业人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第三人侵权时旅游营业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及归责原则、旅游营业人赔偿责任及责任形式、合同义务及违约责任,并对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进行了竞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6):114-115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提高,当今社会的竞争已变为知识经济的竞争,知识产权纠纷也越来越多,所以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三大部分阐述了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第一部分介绍了侵权行为归责原则概述,从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概念和体系展开;第二部介绍了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比较,分别从国外和国际知识产权立法中比较了选择各种侵权归责原则的优缺点;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我国的立法选择,在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方面主要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并且比较了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2)
本文通过对高空抛物侵权责任进行分析,从而准确界定其性质,确定此类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抗辩事由、责任主体以及责任承担的法理依据。笔者以期通过对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研究,对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有关问题从理论上予以研究和探讨,从而对我国的现行立法提出完善之策,尽可能地使法律规定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6)
环境损害的归责原则对于环境损害赔偿法律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环境损害赔偿司法适用的案例分析和检视,现行民事,行政,刑事法律体系不足以解决环境赔偿的问题。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作为一种新型的责任方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生态效益,但在适用中面临着法律依据不足、司法裁量不当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制度来完善和保障。其核心问题还是对其归责原则的选择和适用,基本上与学说梳理的结论一致但诉讼请求的设计、举证责任的分配等对理论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