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1)
随着智能手机制造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逐步提升,其中电话实名制成为应然,由此引发个人信息泄露不可避免。本文结合我国电话实名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电话实名制推行中导致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从立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针对电话实名制提出个人信息保护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36)
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网络环境下个人的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紧跟技术的发展,普及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知识,从中甄选出适合普通用户使用的、系统的和有效的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方便普通用户构筑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商群体的兴起,网购逐渐成为人民消费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个人信息网上记录,而网络的安全性存在诸多问题,相关机制不健全,这就为信息的泄露留下了巨大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漏洞,窃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甚至商家倒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屡见不鲜。针对这一现状,作者从三方面着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6)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整个社会范围内的人类联系起来,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互通性,公民的个人信息也在多种渠道进行使用,而其使用时遭到泄露的风险系数也在不断增加。如今我国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工作目前仍然不够扎实和全面,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够详细和明确,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造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8)
本文首先通过定义网络购物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对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主要分类进行了梳理,保护在线信息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参考欧盟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制度,在保护个人信息权利方面更加完善,提出加强对网络信息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5)
网络的飞速发展,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在网络环境下出现了个人信息泄露、被窃取,导致公众在被侵权的时候,不仅承担着经济损失,还承受着人格侵犯。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要重视对人信息权的侵权问题的研究,分析当前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现状和不足,并从立法角度思考完善我国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措施,为民众提供一个安全可靠、有法律保障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3)
我们处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普及程度很高,在日常生活中,网民获取网络信息常需要进行实名认证,按照提示要求完善个人信息,网民个人信息便随之流入网络,形成网络信息资源。个别服务商为牟取非法利益,将网民个人信息作为商品进行非法交易,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环境令人担忧。我国对于网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仍处在探索阶段,在新出台的民法总则中,虽然对个人信息权、取得方式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但仍存在较大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建设。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6):191-192
信息社会中,对于公民个人而言,个人信息是进行决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信息的流动更加便捷、快速,其经济价值也日益显现出来,但同时也面临着被泄露和滥用的危险。我国目前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大都是一些纲领性的、概括性的、附属性的指示,在司法实践中操作性不强,因此当务之急是出台一部能够适应我国国情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4)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的使用愈加频繁多样,用户个人信息因此有了史无前例的发展,紧跟其后的是日渐增多的网络侵权事件。垃圾邮件及短信泛滥、盗取和泄露网络用户个人信息事件频出,各式各样的侵权行为层见叠出,令人防不胜防。我国个人信息的网络安全已岌岌可危。因此,研究建立个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和救济制度已成为当下学界和立法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从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受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入手,讨论探究了个人信息网络环境下的立法现状,着重对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机制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4)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危险。虽然个人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已经被《民法总则》明确承认,但是关于此的制度还未得到完善。例如,在个人信息的搜集规范方面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的预防机制。本文以指纹这一个人信息入手,着重讨论了个人信息和隐私的联系,分析了指纹的法律性质,最后尝试找出对个人信息的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